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黄刚今天是星期四,这是我醒来时想到的第一句话。我在午睡前就晓得今天是星期四。女儿玲玲出门时嘀咕了句:又是星期四,我最讨厌星期四了。玲玲讨厌星期四,是因为星期四的下午有两节她不喜欢的作文课。玲玲读高三,尽管已放寒假了,但每天要补课。玲玲的作文常常写得猫屁不通,且错别

  • 标签: 老彭 三角刮刀 派出所 新青年 卫生间 镇长
  • 简介:1989年生,重庆大学艺术硕士毕业,现居重庆。部分参展经历:2012年作品《巴山秋雨》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重庆市美术作品展览”。2012年作品《仿龚贤山水卷》参加“第三届黄原书画奖学金作品展”。2012年作品《庭院》参加“重庆大学写生作品展”。

  • 标签: 美术作品展览 新青年 延安文艺座谈会 黄蓉 重庆大学 毛泽东同志
  • 简介:又名李鸣。祖籍山东,2008年考入重庆大学艺术学院,2012年本科毕业并被保送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主攻当代中国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导师为熊显林。参展经历:作品《春风又吹》入选“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获得中国美协入会资格(中国美协举办)作品《晚风秋月》入选“丝绸之略一翰墨通溜首届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举办)。

  • 标签: 新青年 油画作品展 李明 艺术学院 重庆大学 2008年
  • 简介:新青提名展”栏目自推出以来,为广大读者推荐了不少优秀的青年绘画作品,然而通过拥有物质性的实体,在三维空间中塑造形象的艺木——雕塑却极少被提及。雕望创作与绘画等艺水形式有很大区别,如果说绘画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记忆模式和表现模式,并使之恒久化,那雕塑创作更多来自于一种创构生命的冲动,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他们手中,无论是石头、水头.还是钢铁、

  • 标签: 新青年 提名 绘画作品 雕塑创作 塑造形象 三维空间
  • 简介:一在五四开放大潮中,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挪威伟大剧作家易卜生,颇得《新青》杂志的殊遇。早在1918年6月出版的《新青》第四卷六期上,便有“易卜生专号”。第六卷二期(1919.2)又刊有震瀛(即袁振英)翻译美

  • 标签: 易卜生 《新青年》同人 专号 鲁迅 写实主义 易卜生主义
  • 简介:易卜生的作品不仅影响了我国现代作家及广大读者,还影响了鲁迅、曹禺、冰心、茅盾、叶圣陶、周作人等大作家的创作意识,显示了优秀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 标签: 易卜生戏剧 现代中国 文学 殊遇
  • 简介:拿到这套《新青文丛》,首先想起的是我的导师王瑶先生逝世之前为纪念“五四”七十周年写的《“五四”精神漫笔》。文章强调“现在我们规定‘五四’为青年节,特别重视青年的创造性和历史使命,这确实是‘五四’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新文化运动和文学

  • 标签: 喜读 新青年文丛 读新青年
  • 简介:今年是著名的《新青》杂志创刊整整100周年。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亦即《新青》的发刊词是一篇带有纲领性的政论,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和强烈愿望。其所述"六义",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时代的鲜活意蕴。以《新青》创刊为标志开启的新文化运动为此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打下最初的思想基础。当代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要在以往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获得新的发展。而这,也正是我们纪念《新青》创刊100周年的意义所在。

  • 标签: 《新青年》期刊 《敬告青年》 民主与科学 时代意蕴 教育实践与研究
  • 简介:上海群益书社是近代中国一家有着相当文化影响的出版社,群益书社创办人的日本留学背景以及早期出版物显示,该社创办人具有较好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视野,无论在选书和营销方面,都有相当的现代眼光。在《青年杂志》问世的过程中,该社承担了助产婆和赞助人的角色,并非偶然。

  • 标签: 《新青年》 书社 中外文化交流 《青年杂志》 近代中国 留学背景
  • 简介:一文体是独立成篇的文章的体裁或样式,是文章构成的一种规格和模式。它反映了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文体的本质在于表达思想,选用何种文体样式表达思想,是由社会生活表达需要决定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思维活动的发达,人们从社会生活实践的需要中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文体样式。在我国历史上,文体样式经历了若干次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我们姑且叫它文体革命吧!

  • 标签: 文体革命 《新青年》 文体样式 社会生活实践 科学文化 思维活动
  • 简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责无旁贷。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硕果累累。那么,中国青年群体在这一剧烈变革时期的状况如何?对这一群体应给予怎样的评价?这一群体中有哪些新的特征,有哪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刊编辑部对话曾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的郗杰英,请他就当代青年的现实状况和今后发展等谈谈看法。

  • 标签: 改革开放 新青年 经济社会发展 青年群体 青年一代 中华民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们的中国每天都在进步,一天一个新中国,这是我们做出来的,也是我们努力出来的。而中国的进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为了中国发展献言计策的每一个中国人。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青提出了新要求,有了新期望,时代召唤我们,勇于实践,做新时代的新青

  • 标签: 新时代 新青年 新要求 新方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与欧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五四”带给我们众多命题中绕不开的一环,如果说前者侧重的是文化民族区域性差异,后者侧重的则是文化时间性差异,在“五四”先驱们以《新青》为阵地热烈甚至偏激地重建中国人与一切事物的想象性关系时,这些名词屡见报端。他们是冲动的,拿来即用,有时候甚至是矛盾模糊的,这也使我们当下一些学者在评述此段历史时存在模糊性的说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五四”人反传统是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而非西方化,宣扬西方是手段不是目的,这场以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为目的的运动充满着“中国方法”。文本试图从《新青》杂志入手,谈一下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五四”人在打破一切,构建中国新的意识形态时,充满着怎样的“中国思维模式”。

  • 标签: 《新青年》 思维模式
  • 简介:创刊于上海的《新青》,因陈独秀受聘于北京大学而迁至北京,《新青》也因之成为北大同人刊物。在同人轮值编辑中,如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所说:'你、我、独秀、适之,四人,当自认为‘台柱’。'这四大台柱,在文学革命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陈独秀: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陈独秀在创刊《新青》时,通过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认识了在大洋彼岸的留学生胡适。1916年2月3日,胡适致信陈独秀:'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

  • 标签: 四大台柱 新青年四大
  • 简介:1898年6月,光绪帝下"明定国事"诏,颁行新法,京师大学堂应运而生.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1916年9月第二卷第一号起更名为.这一南一北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客体,由于偶然的历史因缘被定格在一起,实现了一校一刊的完美结合.以北京大学为依托,使得革命家的理想与勇气,得到学问家的性情及学识的滋养.

  • 标签: 《新青年》 北京大学 陈独秀 杂志 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