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药子的止咳功效及其毒性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的变化。方法:将黄药子进行不同炮制处理,包括清炒、酒炙、甘草煎汤炙和当归煎汤炙,然后将其连续灌服给小鼠7天。通过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实验来评估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药子止咳功效的作用。检测小鼠血液和肝脏的指标,来评估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药子毒性的作用。结果:与未炮制的黄药子组相比,甘草煎汤炙和当归煎汤炙组使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更长且咳嗽次数更少。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降低,T-SOD、GST、CAT、GSH和GPx水平显著增加。与当归煎汤炙组相比,甘草煎汤炙组的咳嗽次数更多。清炒和酒炙组使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更短且咳嗽次数更多。对血清AST和ALT、肝组织MDA、T-SOD、CAT、GSH和GPx等指标无明显影响。酒炙处理后,仅对肝组织中的GST水平有显著逆转作用,而清炒处理后对GST水平无显著逆转作用。结论:当归煎汤炙和甘草煎汤炙处理能增强黄药子的止咳功效并降低其对肝脏的毒性。这可能是因为它们能抑制肝脏的氧化损伤并增强抗氧化能力。而清炒和酒炙处理对黄药子的止咳功效只有一些效果,没有增强或减少毒性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学检测指标结合核素扫描(骨三相显像)作为低毒性感染性骨不连术前诊断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八人民医院骨科的265例进行骨不连治疗的患者资料,男151例,女114例;年龄19~64岁,平均39.7岁;骨不连部位主要为胫骨(113例)和股骨(72例)。收集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术前核素扫描结果。以术中病理观察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项血液学检测指标与核素扫描的敏感性、特异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Youden指数,以及核素扫描结果结合单项及多项血液学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AUC及Youden指数。结果核素扫描与术中病理比较敏感度80.7%,特异度73.3%,AUC 0.770,Youden指数0.540。核素扫描若结合1项血液学检测指标,最大AUC是核素扫描与CRP结合,为0.683,此时敏感性为98.0%,特异度为70.3%,其Youden指数0.848。核素扫描若结合2项血液学检测指标,最大AUC是与WBC、ESR结合,为0.895,此时敏感性为94.3%,特异度为67.3%,Youden指数0.616;三组数据AUC均超过0.880。核素扫描结合3项血液学检测指标后,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79.7%,AUC为0.925,Youden指数为0.762。结论血液学检测指标结合核素扫描可作为低毒性感染性骨不连诊断的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低毒感染指骨骨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低毒感染指骨骨髓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手术清创以及抗感染治疗;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药内服外敷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消肿止痛所需时间、切开愈合以及感染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3d内急性症状消失的发生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发生感染的概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概率为30%,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低毒感染指骨骨髓炎采用在常规治疗上联合中药进行内服外敷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显著治疗效果,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时间,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2011年以来海安县畜牧兽医站推广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ZM10株),开展免疫效果比较试验等研究工作,制定出综合免疫程序、疫苗免疫操作规范、消毒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等鸡新城疫综合防控技术,并在全县范围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新城疫的动态免疫密度一直保持在100%,六年来全县鸡新城痍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