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高端电子设备在使用性能上和在安全范围内正常运行的要求在逐渐增高。电子设备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多余、无用的热量,如何将其释放以及维持工件的正常温度等问题需要认真对待。电子元件内部温度控制可以从必要与非必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电子设备维持自身正常运行温度是必要的。电子设备内部包含较多的发热芯片,其发热功率多数是不相同的,这将导致设备表面的热应力分布不均匀,由于热量不会及时排出,这会导致电子设备运转不正常,甚至对电子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元件在持续高温状态下工作会聚集越来越多的热量于元件芯片局部,这将导致电子设备的寿命不断缩减直至不能满足正常的工作需求。所以,电子设备内部热量分布不均衡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难题。均温板利用气-液相变过程大幅提升了散热效率,可以有效避免热点现象的发生,均温板散热在各类仪器设备中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 标签: 均温板 传热性能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寒冷地区建筑门窗的保温性能对建筑节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门窗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 45%~50%甚至更高,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大连市绿色建筑门窗的现状,结合实际施工项目中的案例,总结出一套门窗传热检测的方法以及提高门窗传热的手段,对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门窗传热的检测与施工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门窗 传热系数 检测
  • 简介:应用藁升华传质/传热比拟技术,对单个圆形射流在不同喷嘴到被冲击表面距离(1≤H/D≤12),在7×10^3≤Re≤1.9×10^4时,进行了局部传质/传热实验,研究了不同喷嘴到被冲击表面距离和不同Re对单个圆形射流局部换热特性的影响。单个圆形射流局部传热系敷随着Re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Re是影响局部换热系敷的主要因素。在同一Re下局部换热系数沿轴向非单调变化,在驻点处当H/D≌6时换热系敷达到峰值;H/D〈6时,局部换热系敷沿径向有两个峰值;随H/D的增加,中心区局部Nu减小,但影响范围变大。

  • 标签: 冲击射流 空气 强化换热 萘升华实验
  • 简介:摘要通过热流计法对5个竣工建筑进行测试,获得被测墙体的保温性能试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得出被测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而评价不同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性

  • 标签: 保温墙体 热流计法 传热性能
  • 简介:摘要: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新建建筑能效将提高20%,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而建筑能耗的40%消耗在玻璃门窗上,所以提高玻璃的隔热性尤为关键。

  • 标签: 玻璃涂层 传热性能 提升技术
  • 简介:建立无润滑油实验台,以R22。R134a和R410A为工质。测试新型铜管Turbo-DWT和常规内螺纹铜管Turbo—A的冷凝传热,并进行比较。从实验数据可知。新管型Turbo-DWT的冷凝传热系数高于Turbo-A约42%,且压降低于Turbo-A约65%(R134a)。三种制冷荆相比,R22的传热系数最高,R410A的压降最小。Turbo-DWT是一种更高效的冷凝传热管,且适用于各种冷媒。

  • 标签: 高效 冷凝传热 内螺纹铜管 实验研究
  • 简介:利用R22单管传热试验台,对相同工况下不同结构参数的内螺纹强化管进行蒸发冷凝换热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发现改变齿形参数对内螺纹管换热系数影响较大,且Tube-NEW换热性优于其他管型。

  • 标签: 内螺纹强化管 蒸发 冷凝 换热系数 齿形 制冷
  • 简介:空调机的高效节能及小型化的发展,促进了空调两器传热的不断强化,使得已广泛应用的内螺纹铜管和高效铝翅片也不断推陈出新以提高其传热.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瘦齿内螺纹铜管在R22工质下的单管试验传热系数曲线图,并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标准规格作了较为全面的对比,简要分析了强化传热的因素.

  • 标签: 内螺纹铜管 齿型 单管 空调机 传热系数 试验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能源的日益短缺及环境保护政策的大力实施,空温式气化器以其清洁、能耗低的优势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简称LNG)气化站内得到广泛应用。空温式气化器的传热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性工作,可为空温式气化器的合理选型及经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作为工程设计的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LNG 空温式气化器 传热性能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LNG气瓶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检验。其是一种储存可燃性与危险性高的化学品的压力容器,LNG气瓶的绝热性与安全性要有高效可靠的使用保证,对其进行各部位的漏热量、无损储存的压力、绝热结构的研究有非常实用的的价值与意义。

  • 标签: LNG气瓶 传热性能 实验研究 分析
  • 简介:摘要:热工系统的热传导涉及到热量在材料内部传递的过程,通常由导热材料的性质、温度差和时间来描述。传热分析则关注如何通过对流、辐射和传导等方式传递热量,以满足工程和应用的需求。这项研究对于改进能源系统、提高能源效率以及解决环境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热工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热传导原理、传热分析方法以及热工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我们还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特别关注新材料和可持续性的影响,以及热工系统研究的前沿和创新方向。热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工程效率、节能减排,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热工系统 热传导 传热性能
  • 简介:实验选用外径为4mm、内径为2mm的铜质脉动热管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对以去离子水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的影响。实验分别采用加有少量氧化石墨烯的去离子水溶液(简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简称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均为0.03%。实验发现:氧化石墨烯对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具有强化作用,对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的影响较差,但都和脉动热管的加热功率密切相关。对于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在加热功率低于20W时,氧化石墨烯对脉动热管的强化作用较弱;当加热功率在30-60W时,氧化石墨烯对脉动热管的强化作用较强,达3.71%-11.33%,且强化作用随加热功率的增大呈逐渐增强趋势;但随着功率继续增大,氧化石墨烯的强化作用逐渐减弱,当加热功率达到80W后,热管传热减弱,原因可能是氧化石墨烯颗粒出现了沉降现象。

  • 标签: 脉动热管 氧化石墨烯 强化传热 沉降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振荡热管内两相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其传热,并且根据仿生学原理对单向阀结构进行改进。对其进行传热的研究,最终获得振荡热管温度场和双叶单向阀结构。所得计算结果可为振荡热管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振荡热管 数值计算 动脉瓣 单向阀
  • 简介:【摘要】从实际发挥的基本作用角度展开阐释分析,空调新风技术系统实际具备和展现的传热技术性能,对现代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温度参数项目控制技术活动实施质量,发挥着极其深刻且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文章将会围绕基于热管与热电技术的新风系统传热,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创造并且提供扎实且有效的经验参考支持条件。

  • 标签: 热管 热电技术 空调新风技术系统 传热性能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汽车产业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纵观整个汽车业的变迁,车灯灯具一直都是汽车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照明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车灯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灯光的作用是识别交通障碍和交通信号,简单来说,就是将汽车前面的路和指示牌点亮;第二项是展示交通的特性。在两个汽车相撞时,这个信号表示汽车在安全状态,以便与邻近的司机和其它车辆进行即时通讯,以防止发生事故。在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下,车灯也在不断地升级,从最初的乙炔灯到现在的高档LED汽车前大灯。

  • 标签: LED汽车前大灯 传播性能 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高效节能蒸发器的设计与传热优化,涵盖整体结构设计、换热管材质与流体流动优化、传热提升策略等。通过扩大换热面积、减少冷媒压降及引入高效传热系统,旨在提高蒸发器传热效率,降低能耗。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蒸发器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

  • 标签: 高效节能 蒸发器设计 传热性能
  • 简介:摘要:PTC是正向温度系数的一种热敏材料,因PTC材料自身热控效应比较独特,对主动加热整个系统可起到简化作用,并不需要控制软件及元件,促使主动热控整个系统重量得以减少,实践研究及应用拓展前景比较乐观。把PTC材料制作成除冰系统及电热防等所用加热元件,则除冰系统及电热防总体可得到简化,也可赋予二者智能化的功能优势。本文主要探讨PTC材料应用之下柔性加热膜与其加热组件总体传热,旨在为业内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 标签: 加热膜 PTC 加热组件 柔性 传热性能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铁水冶炼过程中的温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热耦合的控制策略。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传热条件下铁水温降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实际工况优化了温降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传热对铁水温降具有显著影响,该耦合策略能够实现更精准的温降控制,提高冶炼效率。本研究为铁水冶炼过程中温降控制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铁水冶炼 温降控制 传热性能 耦合仿真分析 冶炼效率
  • 简介:基于k-ε模型,针对一种非对称横槽管换热元件,对高温高压工况下管内氦气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比较了非对称横槽管与对称横槽管的综合传热。同时,应用"中心复合设计"(CCD)方法对非对称横槽管的三个基本结构参数(槽间距a、槽宽b、槽深e)进行了优化设计,考察了不同结构对非对称横槽管传热的影响,并对其内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非对称横槽管传热优于传统的对称型横槽管,最优结构参数为a12-b8-e0.6。

  • 标签: k-ε模型 非对称横槽管 综合传热效率 中心复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