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种检测方法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区病情监测中的检测结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某传播控制区≥6周岁的常住居民作为检测对象,共514人。选择的检测方法分别为ELISA法、DDIA法、集卵孵化法、Kato-Katz法,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对514例监测对象的血液和粪便进行检测,发现四种不同方法的阳性率分别是3.31%(17/514),3.50%(18/514),0.39%(2/514),0.39%(2/514),这意味着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与个体的抗体水平有一定关系。结论: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区,先使用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过筛,之后对其中的阳性者再使用病原学检测确定体内是否存在活虫,有更准确的检测效果,对于疾病防治意义更加突出。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省历年环境控制区洁净度的各项指标检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文收集2001-2005年6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98家食品企业、制药企业、医疗单位、科研部门共949间洁净度的尘埃粒子(≥0.5um,≥5.0um)、沉降菌、浮游菌、风速、噪声、照度、温度、相对湿度、静压差等10项指标的检测数据,应用灰色关联法从级别、类型、地区、年份等四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以求得关联度,评价质量优劣。结果各级别中以10万级、各类别中以医疗单位、各地区中以厦门市、各年度中以2003年为最优。结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较为准确、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环(D-loop)的突变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瘢痕疙瘩患者216例,提取患者外周血总DNA及25例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旁正常组织的总DNA。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无瘢痕疙瘩的健康体检者299例外周血样本数据作为对照。对mtDNA D-loop区进行PCR扩增及Sanger测序,并与修正后的剑桥参考序列(rCRS)比对,获得每个样本的突变位点。根据Phylotree-mtDNA tree Build 17,对2组人群进行单倍型类群划分。比较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旁正常组织及自身外周血mtDNA的D-loop区突变。使用network 5.0软件制作中介网络图,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单倍型类群频率与瘢痕疙瘩发病的相关性,χ2、t及t′检验分析临床数据。结果216例瘢痕疙瘩患者mtDNA可划分为10个单倍型类群:A、B、D、R9、G、M*、M7、M8、M9、N9,其中R9分布频率最高(21.3%,46/216),M9分布频率最低(0.9%,2/216)。瘢痕疙瘩患者的单倍型类群M7和N9的分布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人群(P=0.040,OR=0.248,95% CI:0.066~0.937;P=0.048,OR=0.191,95% CI:0.037~0.986)。中介网络图显示,瘢痕疙瘩患者和对照人群的单倍型类群M7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单倍型类群M7患者的发病部位数比非M7患者少(P=0.000 1),且发病年龄比非M7患者小(P=0.045)。结论单倍型类群M7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可能是瘢痕疙瘩发生的潜在保护性因素。
简介:摘要线粒体作为独立存在于细胞核外唯一具有DNA的代谢性细胞器,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结直肠癌与线粒体DNA(mtDNA)的相关性研究亦层出不穷,mtDN控制区(D-loop)作为其转录与复制的起始位点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试从D-loop区的突变、多态性、甲基化、微卫星不稳定以及拷贝数改变等方面综述其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证明肿瘤D-loop区突变的存在与不良预后相关,且可作为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效应的预测因子。高变区段1(HV1)中核苷酸16290T的次要单倍型和核苷酸16298T的频繁单倍型与结直肠癌的高生存率相关,其中16 290位点的多态性被认定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该区域的去甲基化可能参与到mtDNA拷贝数和NADH脱氢酶亚单位2(ND-2)表达的调节,且其微卫星不稳定(mtMSI)与基于氟尿嘧啶的辅助化疗的耐药性及不良预后相关。D-loop区作为mtDNA的重要转录起始区域,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势必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在结直肠癌的发病以及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核电厂个人剂量和控制区出入口管理辐射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核电厂的同类系统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各项目中的优缺点及关键点,对以后工程中个人剂量和控制区出入口管理辐射监测系统设计的优化作出了考虑。
简介:摘要:本文从国内某三代核电站电气厂房四通道设计入手,提出了电气厂房非控制区通风系统划分的原则,对系统功能进行阐述,从核安全角度详细描述系统的设计,结合核电站各种运行工况,详细说明系统的运行方式。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以为其它核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简介:根据mtDNAD-loop基因对钦州茅尾海尖鳍鲤群体(n=34)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通过PCR技术进行了mtDNAD-loop基因扩增,检测到变异位点共计18个,占全部的1.97%.其中:3个是颠换位点,14个是转换位点(C-T,A-G),1个转换位点与颠换位点同时存在.34尾个体分属14种单倍型.尖鳍鲤线粒体DNA(mtDNA)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30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747.单倍型多样度(H)为0.911,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04.用单倍型间遗传距离构建的NJ系统树由4个支系组成.尖鳍鲤茅尾海种群线粒体(mtDNA)D-loop基因多态性较低,表明该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因此,保护尖鳍鲤种质资源刻不容缓.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和分析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长控制区(LCR)甲基化与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CIN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等,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27日。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研究对象共1 4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PV16 LCR甲基化与CIN2+关系的合并效应OR值为1.56(95%CI:0.70~3.4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5'端、增强子区和启动子区甲基化与CIN2+均未显示相关性;4个E2结合位点(E2BS)中,E2BS1、E2BS3和E2BS4甲基化增加CIN2+的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3.92(95%CI:1.92~7.99)、10.50(95%CI:3.67~30.04)和3.65(95%CI:1.58~8.41),由于文献篇数限制,未对E2BS2进行亚组分析;在不同地区人群来源中,中国人群CIN2+的发生风险与HPV16 LCR甲基化具有相关性,OR值为2.14(95%CI:1.31~3.50);对HPV16 LCR进行焦磷酸测序的人群CIN2+的发生风险与HPV16 LCR甲基化具有相关性,OR值为1.75(95%CI:1.03~2.98)。结论CIN2+的发生风险与HPV16 LCR E2BS的甲基化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