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们在近几年的内审工作中,发现有些单位和部门,他们违反《会计法》和“两则”等有关财政法规的规定,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瞒上欺下,弄虚作假,以确保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考核指标,其结果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经营风险。这应当引起各级有关单位、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且不可等闲视之。归纳起来,电力企业潜亏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库存燃煤严重亏吨。据审计调查,大部分电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燃煤亏吨现象,少则几百吨,多则几千吨。如某发电厂,因管理上出现严重漏洞,1997年9月出现了财务帐面有煤,而供煤场几乎无煤的怪现象。2.“呆帐”电费额度巨大。据调查资料表明,某电力集团公司截止98年8月末,欠缴电费累计金额
简介:企业改革的关键是扭亏为盈,但现在许多企业隐瞒亏损,虚增利润,形成潜亏的问题比较严重,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企业缺乏发展后劲的现象,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企业潜亏的成因1、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严重后果。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国有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赋于厂长(经理)人、财、物、产、供、销的一切大权,把一个企业的荣辱兴衰寄托在厂长(经理)一个人身上,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凡事一个人说了算,有的厂长(经理)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奖金、收入,不惜弄虚作假,掩盖企业的真实情况,搞潜在亏损,欺骗国家和职工。2、为了享受某些政策而搞潜亏。以前实行的税前还贷政策,承包人的承包奖励政策,企
简介: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特别是对利润的真实性审计时,我们常常用到潜在亏损这一概念,对此理解,一是指应进未进损益的费用,应摊未摊的费用、成本等,例如应在本期进入损益的利率,人为调节利润故意压单不入帐等。我们对山西省某一石油公司审计时发现有压单利息318万元不入帐;应在本期摊销的保险费不摊销等形成潜亏因素。同理以少转销售成本的方不地使期末库存成本保留单价过高,导致单价不实同样也是潜亏。二是应提的费用不提形成的潜亏,较有代表性的是不提或不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不提或少提,表明企业固定资产的无法通过折旧这一方式给以补偿,无法通过实现盈利途径形成积累,则认为是潜亏因素,所以说企业的潜在亏损就是指可以具体量化的,抵减当期利润的因素。
简介:企业潜亏是指潜在的、陷含在企业内部的,没有披露出来的损失。它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党四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在三年内使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今年是三年脱困的最后一天。笔者认为,解决潜亏是当务之急,如何对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实施审计监督,是摆在我门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一、企业潜亏现状潜亏使企业停产乃至破产例子很多,而现在潜亏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更令人担忧,目前国有企业潜亏因素五花八门,如坏帐损失多,有些企业三年以上应收帐款数额较大,会计既不作帐务处理,也没有按规定提取坏帐准备金;物资盘亏或损坏严重,原料、工具、产成品丢失、变质、坏损、报废严重;待摊费用不按规定分摊,把待摊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