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认知我国COVID-19疫情发展规律,分全国、湖北省、中国其他地区(以下简称"湖北域外地区")三类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方法使用传染病动力学中的分块房室模型对现有数据进行拟合并估计参数,用定参后的模型对未来疫情发展进行模拟。结果湖北省与湖北域外地区模型拟合参数及在不同人群中的转移模式具有一定地理差异性,湖北域外地区显示出更好的态势。预测湖北省和湖北域外地区现有确诊病例降至0人的时间分别为2020年5月和2020年4月。结论预测疫情可于2020年5月下旬结束,充足的医疗资源投入和对疑似人群进行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排查,对控制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同全体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六大、贵州省工会十三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总工会党组于2013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由党组7名成员和1名巡视员带领8个调研组,深入全省9个市(州)、17个省级产业(行业)、30余个县(市、区)工会、100多个基层单位,就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状况和作用发挥情况,采用听、看、访、问、议等方式,与1000余名来自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会干部、一线职工、先进模范、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个别访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616份,了解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各调研组形成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召开了由调研组全体成员、省总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等参加的为期两天的以“深化解放思想、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工作创新”为主旨的大调研交流研讨点评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袁周全程出席会议,并针对事关工会工作的重要事项和创新发展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调研成果。
简介:摘要:随着贵州省振兴战略的实施,贵州省各项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环境日益提升改善,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本文以贵州省交通对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为例,对贵州省区域经济结构的内涵、要素进行了阐述,对区域经济空间布局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交通的基本情况、自然条件、人文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确定了公路沿线开发的原则与措施,设计了沿途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提出了科学指导、加大投资、培育人才等优化策略和发展规划,为贵州省区域经济开发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可能性,也可为其他省区域经济提供一种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制定农村换卫生与健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等,选取28个县的560个行政村,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进行入户调查。结果560个村,公厕拥有率为41.07%,农户卫生厕所拥有率为41.36%,57.05%的农户使用非卫生厕所,1.59%的农户无厕所。农户户厕清洁率为55.28%,户厕不清洁率为44.72%。农户户厕粪便直接施肥的占61.27%,直接排入下水道的占24.32%,排入沟塘河道的占6.46%,用土掩埋后施肥的占4.10%,高温堆肥处理的占3.85%。调查的560个村,生活垃圾定点堆放的占50.00%,随意堆放占36.79%,统一收集占13.21%,生活垃圾42.32%是焚烧处理,34.11%是填埋处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占64.64%,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农田占40.71%,直接排放至河流占30.71%。讨论我省农村户厕粪便多数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多采取焚烧或填埋方式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多直接排放至农田或河流,这极易造成空气和土壤河流的污染,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容易引发相关的疾病,应加以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省喀斯特地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方法选取我省2个典型喀斯特地区,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常规指标的检测,并对供水点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查。结果438个监测点,水源水为地下水的占64.84%,地面水的占35.16%,其中安顺市供水水源地下水占82.01%,黔西南州供水水源地面水占65.00%。438个监测点未进行水处理的占77.63%,其中安顺市91.37%的监测点未对水进行处理。438个监测点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常规指标合格率在22.83~38.36%之间,其中丰水期出厂水常规指标合格率高于末梢水。438个监测点,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33.79%,毒理指标合格率为88.70%,微生物和毒理指标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黔西南州监测点丰水期的出厂水、末梢水常规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安顺市,毒理指标合格率全年均高于安顺市。结论我省喀斯特地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绝大多数未进行水处理,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较低,其中微生物指标超标的比例较大,毒理指标合格率较高。调查结果提示,喀斯特地区水源水易受污染,应加强水的处理及对管网的管理工作,同时在这些地区开展健教干预,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以达到安全饮水的目的。
简介:贵州省资源丰富,其中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0MW以上河流)1584.37亿kW·h,居全国第6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及西电东送工程的启动,贵州省水电迎来了开发热潮,全省水电开发形成了以大型为主、中型为辅、小型补充的格局。但是,随着水电建设力度加大,其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社会关注程度加大。尤其是流域梯级水电建设影响范围广、因素复杂、周期长,有些影响具有累积和滞后效应,甚至还有一些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在大力发展水电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做好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保护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以促进我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