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毒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PICU收治的2例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儿均经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明确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病例1以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主。病例2以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主,病例1虽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最终患儿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抢救无效死亡,病例2患儿经抗病毒及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除了常见的发热、皮疹表现,亦可引起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损害等表现,且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亦可引起严重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毒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PICU收治的2例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儿均经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明确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病例1以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主。病例2以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主,病例1虽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最终患儿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抢救无效死亡,病例2患儿经抗病毒及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除了常见的发热、皮疹表现,亦可引起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损害等表现,且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亦可引起严重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疱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 HHV)-6A、B和核糖核酸酶P/MRP 30 kDa亚基(RPP30)的三重芯片式数字PCR(chip digital PCR,cdPCR)方法确定HHV-6A与HHV-6B感染的病毒载量,及高病毒载量的HHV-6是否由病毒整合到染色体导致。方法根据已建立的HHV-6A、HHV-6B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方法,建立HHV-6三重cdPCR方法。分别使用HHV-6A、HHV-6B病毒培养物进行敏感性检测,并与其他疱疹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随后,使用127份全血样本进行三重cdPCR方法验证。结果HHV-6 cdPCR与RT-qPCR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2>0.97),且与其他疱疹病毒无交叉反应。对经RT-qPCR与cdPCR检测均为阳性的14份样本,经三重cdPCR方法检测,得到HHV-6A和HHV-6B的最低检测病毒载量分别为50拷贝/ml和105拷贝/ml。并且14份样本中HHV-6病毒载量与(RPP30拷贝数/2)的比值均小于1。结论建立的三重cdPCR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HHV-6三重cdPCR方法可以定量检测HHV-6A、HHV-6B的病毒载量以及RPP30的拷贝数。通过检测样本中HHV-6病毒载量与(RPP30拷贝数/2)的比值,可以确定高病毒载量的HHV-6是否存在染色体整合。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生在中国的首例疑似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者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痘疱液、鼻咽拭子、结痂涂抹、唾液等标本以及密切接触者的痘疱液、口咽拭子、血清等标本后,利用4套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猴痘病毒和正痘病毒。结果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高通量测序结果检出285个猕猴α疱疹病毒样序列读数;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和唾液标本为阳性,疑似感染者的其余样本及密切接触者的样本均为阴性。水痘带状疱疹、猴痘和正痘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样本均为阴性。结论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和唾液标本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核酸检测为阳性,结合病人的临床特征、动物接触史及高通量测序结果,确诊该患者为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
简介:目的:观察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7例住院的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DNA载量.并用ELISA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IgM和HHV-6IgG。结果:127例药疹患者中15例(11.8%)患者有HHV-6活动性感染,其中以药物超敏综合征(DIHS)最多见,占46.7%,还可见于发疹型(EE)、多形红斑型(EM)、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剥脱性皮炎型(ED)。HHV-6感染组男性的药疹发生率高于无HHV-6感染组(P〈0.05);HHV-6感染组DIH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HHV-6感染组(P〈0.01);HHV-6感染组较无HHV-6感染组更易发生发热(P〈0.05)、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嗜酸粒细胞增多(P均〈0.01);HHV.6感染患者药疹发病潜伏期和病情控制时间均显著长于无HHV-6感染组(P〈0.01):药疹患者入院时和恢复期的HHV-6/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起一定作用;HHV-6活动性感染最常见于DIHS,也可见于EE、EM、SJS和ED;HHV-6感染与DIHS的发生密切相关:有HHV-6活动性感染的患者病情重、系统损害多、潜伏期长、治疗所需时间长;药疹患者有较高的HHV-6潜伏感染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所致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N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9年3月确诊的1例HHV-6感染所致的ANE患儿,总结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患儿1岁7个月,感染发热后出现急性脑病,有反复惊厥、意识障碍,血清转氨酶升高,脑脊液细胞数正常,蛋白升高。脑脊液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示人类β疱疹病毒6B型。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双侧丘脑、脑干、小脑等处多发斑片状异常信号,应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抗炎、血浆置换、控制惊厥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ANE是一种罕见的急性、暴发性重症脑病,其特征性影像学改变为对称性多灶性脑损害、双侧丘脑受累为主,对于病毒感染后出现频繁惊厥、意识障碍的婴幼儿应警惕ANE的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我院不育门诊患者的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情况。方法用FQ-PCR对156例不育患者进行检测HSV-Ⅱ。结果①156例不育患者单纯疱疹病毒Ⅱ阳性患者91例,阳性率58.3%。生育组46例,DNA阳性7例,阳性率为15.2%。②不育组中少精子症、无精子症、及精子低活动率者HSV-2阳性率均大于阴性率,其中精子液化异常患者与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比较HSV-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育患者中HSV-Ⅱ感染率高,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可对精液质量有所影响,FQ-PCR在检测单纯疱疹病毒中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已经有35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