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论文方法产科护理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2011年2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论文分别对不良事件的原因、不良事件发生与护理人员的产科工作年限、职称的关系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23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由于“三查七对”落实不到位的构成比例高,占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78.26%;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与护理人员在产科工作年限和职称密切相关,其中在产科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例最高,占35.73%。结论严格制度的落实,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培养,保持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依此提出相应改善方案。方法:选取在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妇产科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而后选取在2021年9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妇产科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为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人员违规操作、护理人员能力、护理人员沟通不足是妇产科护理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而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妇产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妇产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良事件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妇产科60名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对其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另选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改进后的措施,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违规操作、沟通不良、能力不足、评估不足等是妇产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给予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医院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出台二胎鼓励性生育政策后,社会各界对产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在分析不良事件的成因和解决对策后,帮助有效规避纠纷,进而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服务的满意率。探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年 1月 至 2019年 12月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有效护理对策。结果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有护士沟通方式单一,欠缺技巧、评估不足、沟通不良、管理不当、违规操作、护士能力不足等,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加强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等相应的防范措施 ,从而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论科室通过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有效的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发生的产科护理不良事件48例进行分析,利用分类、整理、统计,分别从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编制类型、作业时间段等方面分析影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三查七对”落实不到位的占比例为35.4%;护士专业水平欠佳的占比例为31.3%;产妇及家属沟通不良的占比例为14.6%;宣教不到位的占比例为18.7%。另外,工作年限少、职称低、学历低的护士发生产科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结论引起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管理,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个人能力欠缺、管理不善以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其比例分别为36.7%、23.3%、20.0%、13.3%;其中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编制类型等不同因素引发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大,机率分别为63.3%、53.3%、56.6%、46.7%。结论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 2015年 2月 ~2016年 11月期间收治的 12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 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4.83%< 12.90%)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1.61%< 8.06%)相对更低,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率( 93.55%> 82.26%)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的治疗恢复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用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充分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简介:摘要:在医疗护理领域,不良事件的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护理不良事件的识别、报告、分析及预防策略,旨在减少医疗差错并提升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本文提出的综合管理体系不仅强调了护理人员培训、风险评估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还特别指出了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以确保护理团队能够及时响应并处理不良事件。有效的不良事件管理不仅能够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还能显著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坚实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要素计点法考核模式在降低妇产科手术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在宁德市闽东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 796例,其中妇科手术3 173例,产科手术5 623例。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 31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 481例作为观察组,给予要素计点法考核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情况、专业水平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以要素计点法考核模式后妇产科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室护士的理论水平、医德与服务、值班工作的质量、器械工作的质量、巡回工作的质量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护士的三基理论、三基操作、专科护理分数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手术室环境、护理操作、宣传教育、服务的态度、治疗的效果及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实行以要素计点法考核模式可降低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