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产妇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围术期综合保温的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月对有产后大出血的20例产妇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保温,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气、及术后寒战发生率、住院天数、抢救成功率等。结果全组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颈内静脉穿刺及有创动脉穿刺,麻醉操作均顺利,效果满意,围术期均采取综合保温,其中有1例因腹膜后血肿转院住ICU。其余患者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结论围术期综合保温能够对产妇失血性休克患者体温保持相对恒定,从而减少低体温带来的很多并发症,提高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利用不同麻醉方式对其纤溶功能和失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共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GA),对两组患者的纤溶功能和失血量。结果:两组产妇围术期输血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ct校正失血量显著减少(P<0.05)。手术前不同两组纤溶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24h、2d的D-D水平和FDP高于手术前(P<0.05),且术后24hFDP水平又高于术后2d(P<0.05),术后观察组24h、2dD-D水平和FD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时间和麻醉方式之间存在相互效应。结论:给予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实施不同麻醉方式,CSEA临床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降低产妇术后早期血液纤维溶活性,保证手术安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4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失血性休克产妇48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另外给与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各2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及纠正休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出血量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再出血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再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失血性休克产妇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30例,按照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高达100%,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93.33%。血气剩余碱低于对照组,凝血酶还原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分值下降幅度更大。护理满意度100.00%,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67%。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促进各病情指标恢复正常,改善负性情绪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全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性血液稀释对孕产妇术中循环、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孕产妇失血性休克患者,观察组实施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照组除了外血液稀释,其他处理措施同上。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T1的HR降低,观察组T1的各项生命体征均明显好转,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T1的Hb、Hct、PLT降低,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T1的FiB降低,观察组T1的TT、APTT、PT均明显提高,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晶体液明显更多、HES明显更多、输血量明显更少,P<0.05;对比两组出血量,P>0.05。结论:孕产妇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性血液稀释,可以迅速缓解患者休克生命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以及NICU危重病人检验性失血量以及失血ICU及NICU危重病人检验性失血量及其失血原因探究的原因。方法对ICU以及NICU危重患者采血量及理论采血进行比较,对内外科ICU患者的失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由于ICU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平均失血量达到了177.2mL,总的失血量所占比例为4.4%,而NICU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检验性的失血量不多,为21.3mL,总失血量所占比例为6.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要合理安排医嘱的治疗时间,提高医疗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减少采血次数,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一血多用,不但能减轻工作量,还能为患者减少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