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乳磨牙龋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磨牙龋患儿50例,患牙105颗,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50颗)接受常规银汞合金填充治疗,观察组(55颗)接受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修复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继发龋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6.0%,观察组继发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磨牙龋治疗的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继发龋发生率,提高修复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目的比较非创伤性充填(ART)与传统车针法在乳牙龋治疗中的充填效果。方法选择105例双侧同名乳磨牙龋患者,共210颗患牙。同一患者一侧为传统车针法去龋银汞合金充填,一侧仅使用手工器械去除龋坏牙体组织,再用fujiⅡ玻璃离子充填修复牙体。观察充填体脱落,继发龋及牙髓炎发生情况。结果经过1年临床观察,ART法成功率达85.7%.传统车针法功率达90.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T方法是治疗乳牙龋简便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将非创伤性修复技术(ART)应用于乳磨牙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纳入两侧同时出现同名乳磨牙龋的45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备洞并采用银汞合金胶囊进行填充,治疗组患儿应用ART技术,填充剂为FX玻璃离子水门汀,对两组患儿的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修复半年后17例患儿修复成功,1年后16例患儿修复成功,2年后14例患儿修复成功,治疗组修复半年后24例患儿修复成功,1年后22例患儿修复成功,2年后21例患儿修复成功,两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时期修复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应用于乳磨牙龋患儿的修复当中能够使修复成功率获得有效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窝沟封闭剂、玻璃离子及流动树脂用于乳磨牙窝沟封闭的效果,探索适合乳磨牙的窝沟封闭材料。方法选取3所幼儿园儿童,每所30名,随机分为三组,即光固化窝沟封闭组、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分别用三种窝沟封闭材料对纳入者的第一乳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处理,观察6个月、1年封闭剂保留情况和龋坏情况。结果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窝沟封闭剂完整保留率均高于光固化窝沟封闭组(P<0.05),而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无差异(P>0.05);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患龋率均低于光固化窝沟封闭组(P<0.05),而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离子和流动树脂窝沟封闭效果一致,具有很好的防龋效果,但玻璃离子更适合在幼儿园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含氟玻璃子无创伤性修复治疗乳磨牙龋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口腔科对48例乳磨牙龋洞的患儿采用含氟玻璃子无创伤性修复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银汞合金修复48例乳磨牙龋洞的患儿作比较。结果治疗组48例共94颗龋牙成功87颗,成功率92.55%,失败7颗。对照组48例共96颗龋牙成功77颗,成功率80.21%,失败19颗,两组患儿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磨牙龋洞的患儿采用含氟玻璃子无创伤性修复治疗,其临床疗效较好,对牙齿刺激小,粘合性好,操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牙髓摘除术与牙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深龋露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确诊为乳磨牙深龋露髓的50例病例,患儿均于2021.10~2022.10期间就诊,将50例病例在研究前以双盲法分为甲乙组,对比时各纳入25例。甲组实施牙髓摘除术,乙组实施牙髓切断术。对比甲乙组疗效及随访病理改善情况,以评定效果。结果:经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并对比,乙组为92.00%略高于甲组88.00%,但差异较小(P>0.05)。经统计两组随访6个月时根管内外吸收、根尖根分叉暗影、牙周膜间隙增宽等占比并对比,乙组分别为12.00%、12.00%、12.00%,略低于甲组16.00%、20.00%、20.00%,但差异较小(P>0.05)。结论:应用牙髓摘除术与牙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深龋露髓的疗效相当,二者均可改善患者病理结果,但因牙髓切断术相对较为昂贵,所以还需结合患儿及家庭实际对手术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以兼顾疗效和经济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银汞合金,PolofllSupra复合树脂、自攻自断螺纹钉对磨牙邻面龋进行充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60岁门诊患者120例150颗邻面龋患牙,随机分2组,分别用银汞合金,PolofllSupra复合树脂+自攻自断螺纹钉按各自的洞型制备要求,备洞后充填,深龋者皆用氢氧化钙垫底。结果随机2-3年后观察治疗效果,发现用实验组的方法充填修复后,其边缘完整性、修复体的完整性、机械性能等临床效果好,继发龋少,成功率高,实验组成功率95.0%,对照组成功率84.7%。结论PolofllSupra复合树脂+自攻自断螺纹钉充填治疗磨牙邻面龋的效果可靠。
简介:目的对牙本质粘接系统在龋和无龋牙本质上的应用进行评估。材料和方法48颗龋坏乳磨牙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颗):去除全部龋坏牙本质、涂布粘接剂后复合树脂充填。实验组(24颗):去除部分龋坏牙本质,保留部分感染不可逆转的龋坏牙本质,再用粘接系统修复。术后每3个月复查直至12个月结束。在接近脱落期时拔除这些牙齿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组在固位率,边缘完整性及牙髓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中75%的病例X线片上的透射范围没有增加。在对照组,粘接系统形成混合层(HybridLayer),而实验组可见一种抗酸的“改建混合层”(AlteredHybrid)Layer),是由粘接剂在龋坏牙本质中交互渗透形成的抗酸结构。结论在感染不可逆转的龋坏牙本质上应用牙本质粘接系统不影响修复材料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磨牙浅龋冲天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期间诊断为浅龋的16例患者作为试验观察对象,经检查均属于磨牙合面窝沟龋,X线牙片显示,龋损仅限于釉质层。根据填充后疼痛感是否得到缓解进行分析并处理。结果16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在术后咬合疼痛症状在1-2周内得到缓解,7例患者在2周后症状仍未缓解,将填充物去除,再窝洞脱敏治疗,使用活化铜糊剂或丁香油氧化锌进行安抚,3个月后症状消失,重新对其填充。轻度咬合酸痛者占39.5%,重度咬合和刺激性酸痛者占60.5%。结论治疗时对龋损破坏度判断的准确性、正确判断患牙的牙髓状态及窝润制备原则的严格遵守,同时,填充时采取保护牙髓措施等都能极大限度的降低牙齿浅龋填充后的疼痛感。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小儿乳磨牙大面积缺损后,利于预成冠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并对其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自我院于2016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口腔科收治的42例小儿乳牙龋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树脂充填后预成冠修复,对照组则采用树脂充填治疗。分别对两组乳磨牙治疗后的6个月,一年,2年的疗效进行系统的评估。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在6月修复体的脱落率为0,一年的脱落率为4.76%,2年的脱落率为9.52%,对照组21例患者在6月修复体的脱落率为4.76%,一年的脱落率为19%,2年的脱落率为33.3%,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乳磨牙大面积龋坏时,预成冠的修复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解剖外形和咬合关系,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磨牙龋病治疗中使用Hall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22年1月~2023年2月于我院需行乳磨牙龋齿修复治疗的患儿83例,共133颗患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预成冠治疗组66颗,Hall技术治疗组67颗,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观察远期临床疗效。结果:6、12及18个月后Hall技术治疗组成功率为98.51%、98.51%和94.03%,传统预成冠治疗组成功率均为98.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Hall技术治疗组时间短于传统预成冠治疗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预成冠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乳磨牙患儿,采用碘仿糊剂根充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乳磨牙患儿100例,共110颗乳磨牙。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乳磨牙患儿分为A1组(治疗组55颗)与A2组(对照组55颗)。针对A2组患儿主要选择干髓治疗,针对A1组患儿主要选择碘仿糊剂根充进行治疗。此外采用螺纹钉对患者进行辅助固位,并且选择冠修复等系列方法实施保存治疗。结果对于A1组患儿的55颗患牙,治疗显效的患牙45颗,治疗有效的患牙9颗,治疗无效的患牙1颗;对于A2组患儿的55颗患牙,治疗显效的患牙15例,治疗有效的患牙5例,治疗无效的患牙35颗。对比A1组与A2组患牙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1组患儿高于A2组患儿极其明显(P<0.05)。结论针对乳磨牙患儿,采用碘仿糊剂根充进行治疗,临床获得的治疗效果极为确切,针对乳磨牙患牙髓以及根尖病的治疗表现了显著意义。此外乳磨牙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后,能够有效恢复正常功能。
简介:【摘要】冠根折在乳牙列中相对少见,发病率为2% ,乳磨牙冠根折更是罕见,临床通常选择拔除折裂患牙。本文报道1例下颌第一乳磨牙复杂冠根折的病例,经过完善治疗保存了患牙并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