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中风后遗气虚患者时采用补阳还五汤的有效性。方法:在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中风后遗气虚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前1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后1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实施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75.00%,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使用NIHSS量表再次测评后发现观察组的得分比对照组更低,表明神经功能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在当前来看,治疗中风后遗气虚患者时采用补阳还五汤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 补阳还五汤 治疗有效率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中风后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80例中风后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进行额外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气虚中风后遗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气虚血瘀证中风后遗症 临床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虚中风后遗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气虚中风后遗患者54例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电针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病情均有所缓解,通过比较,观察组的神经缺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结论将温针灸治疗方法应用于气虚中风后遗治疗之中,其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也能降低神经功能的缺损状况,保证患者的恢复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气血血瘀 温针灸 中风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气虚中风后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病例90例,经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均属于气虚中风后遗康复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选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选用温针灸治疗,研究两组疗效差异性。结果经过每周一疗程的4个疗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病残程度及肌力评估等方面分析,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1.11%)高于对照组(84.4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χ2=11.06,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气虚中风后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气虚中风后遗病例的疗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型 温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中风后遗气虚型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气虚型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44例并对其采用电针治疗, 其余44例为研究组例采用温针灸治疗,比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中风后遗气虚型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疗效极为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必要大力推广。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型 温针灸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中风后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80例气虚中风后遗患者分组。对照组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用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气虚中风后遗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FAM肢体功能、FIM独立生活能力、SF-36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气虚中风后遗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AM肢体功能、FIM独立生活能力、SF-36生存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FAM肢体功能、FIM独立生活能力、SF-36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中风后遗的临床效果肯定,可促使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温针灸 电针 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中风后遗的价值。方法 自2022年8月-202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气虚中风后遗患者中选出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8例。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中医症候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治疗气虚中风后遗患者时,选择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可以收到显著成效。

  • 标签: 气虚血瘀 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加味
  • 简介:摘要缺血性中风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寿命和生存质量,临床上以益气活血通络为治疗法则应用补阳还五汤体会对进入后遗期患者进行纯中药治疗,在改善缺血性中风后遗,降低致残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

  • 标签: 益气活血通络法 气虚血瘀型 缺血性中风后遗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中风后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 2015年 3月 -2017年 3月本院收治的气虚中风后遗患者,共 94例。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补阳还五汤加味, n=47)与对照组(常规西医, n=47)。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7%( 45/47)、 83.0%( 39/4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6个月,研究组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气虚中风后遗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气虚血瘀型 中风 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加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风气虚型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间收治的中风气虚型患者61例,西药组为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中药组为31例以补阳还五汤治疗为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西药组愈显率为63.33%,中药组愈显率为86.67%,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前SOD、LPO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中药组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对于中风气虚型患者,补阳还五汤不仅能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愈显率和血清SOD、LPO水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中风气虚血瘀型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风气虚型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间收治的中风气虚型患者61例,西药组为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中药组为31例以补阳还五汤治疗为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西药组愈显率为63.33%,中药组愈显率为86.67%,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前SOD、LPO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中药组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对于中风气虚型患者,补阳还五汤不仅能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愈显率和血清SOD、LPO水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中风气虚血瘀型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虚中风后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气虚中风后遗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每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透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及总体有效率进行比较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虚中风后遗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针灸 中医定向透药 气虚血瘀 中风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补气活血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中风后遗气虚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116例中风后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气活血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候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30,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IL-1β、IL-6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55/58)、对照组为81.0%(4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46)。治疗后,观察组中医候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1、5.21,P值均<0.01),FMA、ADL、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61、3.13、9.38,P值均<0.01)。治疗后,观察组NO[(87.61±19.18)μmol/L比(77.93±17.26)μmol/L,t=2.81]、EDHF[(21.14±6.14)μmol/L比(16.61±4.52)μmol/L,t=4.4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sVCAM-1[(309.58±30.11)μg/L比(354.16±33.04)μg/L,t=7.46]、ET-1[(50.07±18.23)ng/L比(66.31±17.89)ng/L,t=4.7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IL-1β、IGF-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66、8.14、7.43,P值均<0.01)。结论自拟补气活血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中风后遗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自拟补气活血方 脑卒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虚型脑中风后遗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研究时间自2021年4月到2022年6月,将此阶段医院收治的72例气虚型脑中风后遗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双号分组法,划分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治疗方法依次包括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两组疗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该组临床总疗效更高,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气虚型脑中风后遗患者,可以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有良好改善,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气虚血瘀型 脑中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气虚中风且出现后遗患者的治疗当中,温针灸的具体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76例气虚中风后遗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分别给予其电针治疗与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且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具体数据在比较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气虚中风后遗患者的治疗来说,让患者接受温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中风 气虚血瘀 温针灸 后遗症 疗效 电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虚中风后遗采取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2例气虚中风后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1例,使用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为75.61%,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中风后遗采取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身体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虚血瘀型中风 后遗症 三七补阳还五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虚型脑中风后遗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研究时间自2021年4月到2022年6月,将此阶段医院收治的72例气虚型脑中风后遗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双号分组法,划分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治疗方法依次包括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两组疗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该组临床总疗效更高,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气虚型脑中风后遗患者,可以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有良好改善,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气虚血瘀型 脑中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在中风后遗气虚型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曲靖市中医院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30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的补气活血方),各15例。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虽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比之下,有所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在中风后遗气虚型康复治疗中,补气活血方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治疗有效率,为中风后遗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型 中西医结合 康复治疗 补气活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