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也是中日关系近年来经过较大曲折后两国关系逐渐回暖的时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5月初应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邀请对日本进行了堪称“暖春之旅”的正式国事访问,对两国关系继续朝好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简介:1971年至1979年,我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工作将近8年,了解并经历了很多事情。虽然已过去30年,但很多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现将我所知道的关于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写出来。
简介:
简介:美古复交是奥巴马政府重要的外交“遗产”,既是其“伸手外交”的重要成果,也与美国选举政治息息相关。不足美国人口0.6%的古巴裔,发挥族群特点并利用佛罗里达“摇摆州”的地位,在冷战后成功推动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对古巴的制裁。近年随着古巴裔年轻人口的增多和老一代的不断萎缩,制约美古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开始移除,为奥巴马推动美古复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在这一历史趋势下,长期主张维持强硬政策的共和党出于选举需要也可能逐渐转变对古巴的态度。如果不发生重创两国关系的政治事件,美国制裁古巴的法案有望大幅修改,但两国关系正常化尚需时日。
简介:1971年的南亚危机是冷战时期一次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此次危机不仅改变了南亚次大陆的政治格局,而且对中、美、苏等国的对外战略及大国关系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南亚问题与中美关系正常化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南亚问题不仅成为中美双方多次会谈的重要议题,而且中美关系的缓和也通过此次危机得到了验证。
简介:摘要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可以看作中国在一段历史时期(1969-1979)对外行为的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看作对外行为的因变量。在这一前提下,本文首先对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变化过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进行事件梳理,然后试图在美国学者詹姆斯·罗斯诺提出的“预理论”的层次分析框架下,通过分析找出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外交行为变化的自变量因素,最后并对各因素按照对行为变化影响力的强弱进行排序。
简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长期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还与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并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但随着美国深陷越南战争难以自拔和美国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美国被迫调整其对外战略,其中一个重大步骤就是于1972年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在此基础上,经过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1979年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可见,“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建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简介:发展民间外交实现关系正常化———缅怀周恩来总理对中日建交的贡献□陈都明中日建交的翌月,1972年10月23日晚,人民大会堂灯火通明、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中日友好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在此举行盛大宴会,庆祝中日关系正常化。当周恩来总理出现在宴会厅时,来...
简介:2017年中日关系迎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安倍积极利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盟系列峰会等多边外交场合与中国领导人会见,显示中日关系有所趋暖。然而,趋暖的走势能否使中日关系走出低谷,实现"再正常化"则取决于安倍政府内政外交政策剑指何方。安倍在国内经济和民生领域面临压力迫使其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但安倍政府推行俯瞰地球仪外交、近期又大力推进所谓美日印澳四国联手的印太战略,
简介: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毛泽东不断努力的结果,其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对美的外交战具有丰富的内涵,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既有宏大的世界观又有灵活的方法论.通过对毛泽东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整体战略思想研究,有助于加深理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领导人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中重视和谋划图谋中华民族的生存、拓展外交空间、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战略决策.同时也表明中国对美国外交战略的实施应具有哲学思维,应有自己的外交哲学.
简介:美国外交/中美关系/美国的中国研究/鲍大可,鲍大可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和中美关系的积极推动者,如果美国在目前情况下承认台湾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
简介:实现党的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关系(简称"两委关系")的正常化,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需要.实现"两委"关系正常化的基本路径:一是"两委"班子成员必须转变思维定势;二是必须按照法律和党章规定明确"两委"的具体分工;三是必须建立确保"两委"班子工作关系正常化的协调机制;四是必须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五是必须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作用和乡镇政府的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在国务卿约翰·克里看来,没有哪两个国家像美国和越南这样“积极致力于联合改变历史和未来”.1995年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和越南的关系在从政治、经济合作到军事、文化纽带扩展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跨越式发展.
简介:从中法建交的首创精神、中法建交后形成的国际客观局势以及中法建交的示范效应等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对史料的阅读,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思想对历史事件进行哲学解释,深化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掌握历史事物的发展特征和普遍规律,让学生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来洞察历史。
简介:本文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日本岛根县立大学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2002年10月4日-5日在岛根县联合举办的“东北亚的中国与日本”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文章比较全面地阐述了30年来中日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详细论述了中日贸易和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日本对华ODA和中日经贸合作发展的前景,作者认为,中日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中“双赢”效果最突出的领域,是长期稳定双边关系的关键和基础。
简介:20世纪50、60年代,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采取"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以发展中日民间贸易开路,为促使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简介: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两国人民在这悠久的历史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日益强盛,军国主义者却把对外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了一次次侵略战争。爆发于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未有的民族大灾难,在中国人民心里
简介:1972年9月25日中午时分,这是北京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天高云淡风轻。首都机场上,少先队员们高举鲜花,载歌载舞,迎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的到来。我紧随在周总理身后。当田中角荣走下舷梯时,周总理说:'欢迎你来.'他和田中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简介:摘要我们和日本人的关系是复杂的,古代的中国曾是强大的帝国,吸引了日本的眼球,漂洋过海前来拜师学习;但是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精明的日本又把目光投向了更先进的欧美,一旦强大就反过来欺负曾经的老师;此外,由于日方的右翼势力不断挑衅,使我们又不能抛弃旧日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平等和相互尊重主权是处理中日关系的要旨之一。
ODA——中日关系正常化后的日本对华援助
中南关系正常化前后
邓小平与中苏关系正常化
美国选举政治与美古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南亚因素
中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政策分析
“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等于“中美建交”
发展民间外交实现关系正常化——缅怀周恩来总理对中日建交的贡献
关于中日关系“再正常化”的思考
毛泽东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战略思想简论
鲍大可与中美关系正常化世界政治论文
村民自治背景下实现“两委”关系正常化的路径选择
美越关系中的新时代:20年关系正常化以后的关系深化
略论中法建交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启迪与促进作用
基于哲学视角建构历史解释——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教学为例
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经贸关系
民间贸易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坎坷历程
中日邦交正常化会谈亲历记
浅谈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