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慢性咽炎属中医的“喉痹”及“梅核气”的范畴。历代医家有较多的发挥,对其病因病机从不同方面作了探讨,笔者对慢性咽炎的认识在传统医学中归纳为痰凝血瘀、虚火上炎、津不上承等。针灸方中应用八脉穴之一的列缺、照海,其中列缺为肺经络穴,在手腕上,通于任脉;照海为肾经腧穴,位于足部,通于阴跷。肺经与肾经,任脉与阴跷,皆循咽喉,故临床所见之咽痛、咽干,取此二穴相配使用,有清金壮水之功,能起较好疗效。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用药,主张以饮茶的方式慢饮、含化,这样使药物能充分作用于咽喉,采用茶剂型给药,从而起到局部与全身治疗的双重作用,用以治疗慢性萎缩性、干燥性咽炎及变态反应性咽炎效果最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胃脘痛患者中实施针药并用方案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我院近两年时间治疗的76例胃脘痛病例分组,对照组38例单纯予中药四逆散加味方治疗,观察组38例选择针药并用方案治疗,连续施治满4周后,针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施治后的临床总治愈率是92.1%,相比对照组的73.7%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前,两组的胃脘疼痛、嗳气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相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观察组的平均积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更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针药并用方案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总体疗效更加理想,更利于缓解临床症状,适合加强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男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加中药组(观察组,n=25)采用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针灸加西药组(对照组,n=12)采用针刺配合口服克罗米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精液常规指标和血中睾酮(Testosterone,T)、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液密度、1h后存活率、活力得分、正常形态率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精液量减少(P〈0.05),其余各项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T、LH均有显著升高(P〈0.05),FSH也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三项指标变化均不明显。结论:针灸加中药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疗效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论治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主观性耳鸣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注射用甲钴胺治疗[1];治疗组4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热侵袭型、肝火上扰型、痰火郁结型、脾胃虚弱型和肾精亏损型,结合针灸辨证施治。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治疗周围性面瘫55例痊愈52例(94.5%),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有祛风通络,止痉牵正的功效。
简介: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心悸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24h动态心电图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24h心律失常次数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24h心律失常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心悸疗效优异,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优于西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