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个性,在我国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从“不重视学生个性培养,便无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不重视个性培养,就是对人类资源的巨大浪费”、“不重视个性培养,很难有效地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等高度来评述发展个性的价值。经过“八五”中末期学者们较为广泛且深入的探讨后,谈“个性”色变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构建更适合于教育操作的个性理论,并将理论成果更有效、更迅速地物化为教育实践的时代已经开始。笔者在此,仅从教育学的角度,就与个性有关的几个问题,略谈管见,以供大家参考。
简介:新课程努力实现的一个重要转变,即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本,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力求学生个性化地发展。可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不免困惑;在应试教育实际存在的背景下,个性化的学习被接受吗?有必要吗?何谓个性化学习?怎样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倡导学生的个性是否对发展教师的个性有碍?在整齐划一的新课程培训和考评下,教师还能有个性吗?如何实现与学的个性的和谐统一?诸如此类,亟待我们思考、探究并设法解决。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否则,新课程就难以真正深入,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就难以真正提升。
简介:新的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培养对象的素质构成上更加注重塑造个性品质,倡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形成的孕育环境,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多元的个性品质。尊重、信任学生,搭设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青年学生有较强的求异思维和自我意识。他们希望获得承认,获得尊重与信任,而一旦拥有这一尊重和信任,就会变成强有力的心灵催化剂,激发、膨胀个性发展的欲望,为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奠定内在动力。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把尊重和信任奉送给学生,把自己的教学行为置立于尊重和信任的平台上,从而确立起激发学生个性发展的稳固基础,让学生在所受尊重和信任的氛围中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