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济工作相融合,是党组织的性质以及企业自身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将党小组和生产班组的工作进行深度的融合,可以让国有企业在政治工作方面以及生产工作方面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得到解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让党建优势能够转化成为企业发展方面的优势,这既是当前时代下国有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更是国有企业的职责所在。本文将对西南油气田四川宝石花鑫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开展的党小组与生产班组“两组”融合的意义以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浅谈如何在当前时代下做好三基融合工作,让三基融合的成果延伸到基层班组上,让党建工作和生产工作能够更好的融合。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痰涂片以及痰培养检测对肺结核病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0例肺结核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将全部患者设为A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设为B组,对两组分别采用痰涂片以及痰培养检测,观察对其检测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痰涂片的检测阳性率,A组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痰培养的检测阳性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肺结核病患者采用痰涂片检验的检出率更高,尤其是对抗酸菌检测存在较高的特异性。但是,敏感染性相比痰培养要低。所以,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对其检测方法,从而保证对其检测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2021年11月,收治1例左手挤压伤患者,行左侧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SAPF)修复创面中遇到腓肠内侧动脉穿支(MSAP)和隐动脉穿支两组血管供养,但MSAP细小,夹闭试验发现以此血管供血,皮瓣颜色苍白,皮缘无渗血,保留隐动脉穿支,皮瓣顺利成活,术后1个月随访,修复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收集我科2021年220例痰培养标本质量现状,分析影响痰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痰培养的合格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干细胞移植患者痰培养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并找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9年09月至2021年08月我科室送检痰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处理,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491例痰培养标本中,发现不合格标本134例,不合格率为27.29%。不合格痰标本为混有唾液99例,混有卫生纸15例,开单重复、开错医嘱17例,留错标本、痰标本盒内标本不是痰液3例。结论:制定留取痰标本的标准化流程,提高护患双方对留取痰培养的重视程度,强化护理宣教,规范化留取痰标本,严格把控痰培养标本的采集及送检环节以提高痰培养的合格率,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痰涂片镜检及痰液罗氏培养检验诊断结核病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结核病病人共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病人实施痰涂片镜检、痰液罗氏培养检验,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罗氏培养法检查特异度为83.3%(5/6)、灵敏度为94.4%(102/108)、准确度为90.7%(107/118)均高于痰液涂片法检查特异度为50.00%(9/18)、灵敏度为67.86%(19/28)、准确度为77.12%(91/118),P<0.05。结论:运用痰液罗氏培养检验方式对结核病诊断,诊断效能较高,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肠道菌群脂多糖合成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并选取同期遗传背景匹配的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及粪便样本,提取肠道细菌DNA,采用Illumina novaseq进行宏基因组学测序。基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数据,分析脂多糖合成过程中的同源基因簇(KEGG orthology,KO)、合成酶的编码基因及含有这些酶基因的细菌的丰度。基于LASSO分析,筛选与房颤相关的参与脂多糖合成的关键因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中介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其在房颤发病中可能的作用。结果房颤组50例,年龄66.0(57.0,71.3)岁,男性32例(64%)。对照组50名,年龄55.0(50.5,57.5)岁,男性41例(82%)。有20个参与脂多糖合成的KO、7个脂多糖合成酶的编码基因和89个同时可编码9个脂多糖合成酶的肠道细菌在对照组与房颤组间存在差异。LASSO回归分析显示,有5个KO、3个酶基因及9个种层级物种被筛选为关键因子,其中富集在房颤组的因子包括:2个KO(K02851和K00972),3个酶基因(LpxH、LpxC和LpxK),7个种层级物种(Intestinibacterbartlettii、Ruminococcussp. JC304、Coprococcuscatus、unculturedEubacteriumsp.、Eubacteriumsp. CAG:251、Anaerostipeshadrus、Dorealongicatena)。基于上述关键因子构建回归模型,ROC曲线分析示:KO、酶基因、物种分值识别房颤的曲线下面积(AUC)和95%CI分别为0.957(0.918~0.995)、0.940(0.889~0.991)和0.972(0.948~0.997)。中介分析的结果显示,参与脂多糖合成的肠道细菌的变化可影响房颤发病,其中有35.17%是通过富集相应的KO所介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O分值绝对值增大,房颤的发生风险增加(OR值<0.001,95%CI:<0.001~0.021,P<0.001)。结论房颤患者肠道内富集了参与脂多糖合成的细菌,其通过编码脂多糖合成酶基因,使得房颤患者脂多糖合成功能有所上调。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和转录组学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病变组织的活动性生物标志物筛选并进行初步临床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9例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发现组,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20~57岁,平均36岁,术前均行PET-CT扫描,术后将切除的标本按照术前PET-CT表现分为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增高区域[标准摄取值(SUV)max>3]和FDG代谢基本正常区域(SUVmax≤3)。样本处理后先对不同区域组织进行总RNA的提取,然后行全基因转录组测序。对两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两个区域全基因转录组数据差异的表达谱,并筛选出候选生物标志物。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80例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验证组,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20~62岁,平均39岁,分为SUV增高组(40例)和CT影像无病灶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外周血浆中候选生物标志物的蛋白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生物标志物进行效果评估。使用student t检验来判断两组之间蛋白水平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1QB、CCL19、CCL5和HLA-DMB的表达水平与痰菌阴性肺结核病变组织的代谢活性相关。通过验证组进一步筛选验证,证实SUV增高组患者外周血浆中C1QB蛋白水平高于CT影像无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5±0.34)mg/L比(2.75±0.21)mg/L,t=4.12,P<0.001]。ROC曲线显示,C1QB蛋白水平的曲线下面积为0.731,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结论C1QB蛋白水平可用于评估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病变的活动性,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以EICU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抗感染治疗前后痰细菌培养结果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EICU收治的38例重症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并进行多次痰细菌培养。观察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分布特点。结果:患者入住EICU时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5.26%,治疗1周、2周、3周、4周时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3.68%、84.21%、94.74%、100.00%。组间比较,治疗2周、3周、4周时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入住EICU时(P<0.05)。从痰培养病菌分布情况上看,早期多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等,后期主要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等。结论:EICU重症感染患者早期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偏低,随着病程延长其阳性率有明显升高,且病变早期及晚期的病菌分布有所差异,可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取样方式痰培养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同时继发肺部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检查,针对同一患者采取不同取样方式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将A组(常规取样法)、B组(气管内分泌物)及 C组(肺泡灌洗液)对比三组标本痰培养阳性率。结果:在应用的三种取样方式中,标本阳性率最高的是肺泡灌洗液法,该取样方式阳性率占比为75%;阳性率第二高的取样方式为气管内分泌物取样法,其占比为55.43%;三种方式中阳性率最低的为常规取痰的标本,仅占39.13%,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肺泡灌洗液取样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另两组,三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取样时能够显著提高痰培养样本的阳性率,在医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临床可推广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进行取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00例,均采集尿液标本,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和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00例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228株,革兰阴性菌较多,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达75.00%以上,对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高达100%,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0;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均大于60.0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均为100%,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大于90.00%;二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结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存在多重病原菌感染情况,且不同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应结合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提高抗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