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华佗夹脊穴其定位为“以背部正中线为基点,从第1胸椎棘突下起至第5腰椎脊突下止,从正中线两侧各旁开 0.5寸处是穴,每侧 17穴,左右共 34穴,并归入经外奇穴,现多将“华佗夹脊穴”简称为“夹脊穴”。其临床运用中范围较广,如腰椎间盘突出,腰痛,颈椎病,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吉兰巴雷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硬化,呃逆,强直性脊柱炎,失眠,冠心病,过敏性鼻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疗效卓著,以往研究以华佗夹脊穴治疗疾病分类进行了总结,但往往不同的治疗方式带来的治疗效果不经相同,本研究就近 10年华佗夹脊穴的不同针刺方法以及不同的治疗方式在临床的应用做一个综述。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胃溃疡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对象为我院在2021年 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74例胃溃疡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A组(37例,保守治疗)、B组(37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A组(78.38%),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A组(16.22%),B组胃溃疡复发率(2.70%)更低(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5.40%)明显低于A组(24.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胃溃疡在临床疗效上优于保守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避免复发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食管异物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确诊为食管异物的246例患儿。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及手术组,收集整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镜组222例,手术组24例,手术率约为9.75%;两组患儿在性别、异物滞留位置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患儿年龄(2.92±2.67)岁,小于内镜组(4.12±3.3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手术组食管异物滞留时间中位数29.10 h,长于内镜组中位数11.8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组锐性异物占比(50.00%)高于内镜组(16.22%),且手术组腐蚀性异物占比(45.83%)高于内镜组(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组重度并发症占比(83.33%)高于内镜组(0.90%)(P<0.001)。结论手术组食管异物患儿发病年龄更小、异物滞留时间长;锐性异物及纽扣电池更易造成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食管异物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确诊为食管异物的246例患儿。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及手术组,收集整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镜组222例,手术组24例,手术率约为9.75%;两组患儿在性别、异物滞留位置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患儿年龄(2.92±2.67)岁,小于内镜组(4.12±3.3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手术组食管异物滞留时间中位数29.10 h,长于内镜组中位数11.8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组锐性异物占比(50.00%)高于内镜组(16.22%),且手术组腐蚀性异物占比(45.83%)高于内镜组(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组重度并发症占比(83.33%)高于内镜组(0.90%)(P<0.001)。结论手术组食管异物患儿发病年龄更小、异物滞留时间长;锐性异物及纽扣电池更易造成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疤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停经时间及病灶大小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停经>3月,病灶>4cm以上,子宫较大,分别给予开腹手术(A1组)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开腹行剖宫产疤痕妊娠切除修补术(A2组);B组患者停经<2月,病灶<3cm以下,分别给予单纯药物保守治疗(B1组)及阴式剖宫产疤痕妊娠切除修补术(B2组),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A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40.3±5.4)mL、住院时间(3.2±0.4)d明显低于A1组患者,A2组患者的β-HCG水平下降比为89.2%明显高于A1组患者的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1±0.8)d、恢复时间(15.8±1.4)d明显小于B1组患者,B2组患者的病灶清除率、β-HCG水平下降比为87.5%明显高于B1组患者的31.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进行早期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对于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内胆管结石采取不同方式治疗的长期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3月~2004年3月接收治疗的12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6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肝门胆管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门胆管成形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将其作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Ⅲ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对5年总生存(OS)率和5年无瘤生存(DFS)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普通外科二病区治疗的209例0~Ⅲ期TNB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与患者5年OS率和5年DFS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TNBC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患者5年OS率(χ2=52.615,P<0.001;χ2=17.329,P=0.001)和5年DFS率(χ2=55.112,P<0.001;χ2=18.816,P<0.001)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TNBC患者DFS(HR=3.637,95%CI为2.146~6.164,P<0.001)和OS(HR=3.545,95%CI为2.091~6.009,P<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TNBC(n=118),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97.6%、97.7%、91.4%、100%,5年DFS率分别是97.3%、94.3%、85.8%、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369,P=0.338;χ2=3.868,P=0.276)。行新辅助化疗患者(n=106)与行辅助化疗患者(n=80)5年OS率分别为74.5%、91.1%,5年DFS率分别为73.6%、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P=0.034;χ2=4.683,P=0.030)。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分期更晚(χ2=35.314,P<0.001)。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5年OS率和5年D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部分缓解(PR)和病情稳定(SD)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00%、75.8%、57.1%,5年DFS率分别为100%、74.5%、5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6,P=0.006;χ2=10.399,P=0.006);pCR患者和PR患者相比,5年OS率(χ2=4.238,P=0.040)和5年DFS率(χ2=4.525,P=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8.163,P=0.004)和5年DFS率(χ2=8.509,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3.931,P=0.047)和5年DFS率(χ2=3.896,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分期是0~Ⅲ期TNB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行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以及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预后相当。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预后没有明显差异,但新辅助化疗获得pCR或者PR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儿童慢性鼻-鼻窦炎通过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4月至2016年04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儿童患者,将所有患儿根据不同类型分为3组,分别是A组不伴鼻息肉伴腺样体肥大患儿20例,经药物系统治疗并联合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治疗;B组不伴鼻息肉患儿20例,采用系统药物疗法;C组伴鼻息肉患儿20例,采用系统药物疗法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不同类型的慢性鼻-鼻窦炎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首选系统药物治疗,对于不伴鼻息肉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可用鼻内镜腺样体切除,对于伴鼻息肉的患儿可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宫外妊娠的治疗方式,对宫内宫外复合妊娠(HP)患者及其宫内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3例需在处理宫外妊娠时,仍然保留宫内妊娠的宫内宫外H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宫外妊娠的治疗方式,分别将其纳入期待观察组(n=4,采取期待观察治疗),开腹手术组(n=7,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及腹腔镜手术组(n=22,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成组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开腹手术组及腹腔镜手术组HP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以及3组HP患者的宫内妊娠结局(活产儿分娩率),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结果①开腹手术组及腹腔镜手术组HP患者的术中所见及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例宫外妊娠为宫角妊娠,其余27例为输卵管妊娠。②腹腔镜手术组HP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6.0 min (40.0~62.5 min),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80.0 min (60.0~105.0 min),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6、P=0.007)。这2组HP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盆、腹腔积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腹痛及阴道流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HP患者的活产儿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宫内宫外HP患者宫外妊娠的诊断,以及进行宫外妊娠治疗,同时保留宫内妊娠具有一定优势。该术式是否能改善HP患者的妊娠结局,则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简介:背景与目的:肺癌多发脑转移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全脑放疗(WBRT)和X刀(SRS)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总结分析肺癌脑转移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肺癌多发脑转移病例,比较其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结果:肺鳞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6.7%,高于腺癌及其它类型癌(P=0.020)。转移瘤数目≤3个者的有效率为71.9%,明显高于>3个者(P=0.031)。SRS+WBRT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77.8%,显著高于WBRT+SRS组及单纯WBRT组(P=0.026)。结论:低剂量X刀(SRS)治疗+WBRT对肺癌多发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优于WBRT+SRS和单纯WBRT,特别是副作用轻,患者耐受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7例)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药物治疗,B组(8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组(6例)采用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疤痕修补术治疗,D组(8例)采用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对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四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各具优势弊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其中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方式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并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针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我院共收治了40例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依据随机化原则进行分配,划分为对照组(含20例,接受常保守治疗)与研究组(含20例,实施McDonald宫颈环扎术)。收集并对比分析了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展现出更低的流产率与早产率,同时足月分娩率则更高。两组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中,相较于保守治疗,McDonald宫颈环扎术展现出了更为卓越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足月分娩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