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心率情况下64排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月1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A组)和低剂量组(B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冠脉CTA检查,对两组不同心率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有效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降低了70%以上的有效辐射剂量,两组辐射剂量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心率偏慢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降低更明显。心率偏慢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更高。【结论】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心率偏慢患者减少的有效辐射剂量更多,图像质量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性压力-应变环(PSL)评估不同心率青年力量型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10月收集青年摔跤运动员35例,根据静息状态心率快慢分为运动员1组20例(心率40~59次/min)和运动员2组15例(心率60~80次/min),选取同期体检健康青年30例(对照组)。利用无创性PSL获得三组左室心肌应变及做功参数: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纵向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左室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WI)、整体心肌有用功(GCW)、整体心肌无用功(GWW)及整体心肌做功效率(GWE),比较三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员1组、2组GWE减低,PSD、GWW增加,运动员1组GWI、GCW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运动员1组比较,运动员2组PSD、GWI、GCW、GWW增加,GWE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SL能定量评估不同心率青年力量型运动员左室心肌做功,进而评价心率对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简介:探讨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源对血压、心率影响的差异。被试为本科生48人,采取干预方式、应激源、实验间期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干预方式为放松训练和预知,应激源为心算和恐怖影片。实验间期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应激期、恢复期。实验的因变量为每个实验间期的血压和心率。结果显示,心算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升高显著高于恐怖影片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升高:放松训练组和预知组其干预期的血压和心率值都低于基线期:干预方式和应激源在血压和心率两个指标上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与恐怖情绪引起的紧张相比较,智力操作紧张更容易影响血压和心率;放松训练和预知对于对抗应激时血压和心率升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同干预方式对于不同性质的应激源作用没有差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死亡5例,围产儿死亡3例,早产儿20例,P均<0.01。15例妊娠前行心脏手术组,无早产儿、无小于孕龄儿,无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不同心功能对妊娠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非常大。心脏手术后妇女妊娠对母儿较安全,心功能I级和II级孕妇对其妊娠结局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心理干预策略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到2024年7月本院产科接收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一组和研究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研究一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心理干预策略,研究二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疗法(MBSR)心理干预策略。观察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一组和研究二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个研究组间比较,研究一组和研究二组在心理状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BT和MBSR心理干预策略在产科护理中均能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两种心理干预策略具有相似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心率及心率变异改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心肌炎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小时全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其分析心率以及心率变异(HRV),其中包括24h内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50ms的心搏次数占总心搏次数的百分比(PNN50)、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结果随这患儿年龄的增长,心率会越来越慢;SDNN、SDNNindex、rMSSD、PNN50的数值均会增加,但SDANN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4小时全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炎患儿,对病情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相关提示。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心室程序刺激致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室性早搏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测定,观察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进而评价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参数的可信度.方法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选取右室心尖部(RVAP)和右室流出道(RVOT)作为早搏的刺激部位,分别通过Holter行自发性HRT检测和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HRT检测,比较心室不同部位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差异.结果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TO:(-1.71±1.36)%比(-2.29±1.47)%,P=0.12;TS:(7.12±4.68)ms/RR比(10.14±5.71)ms/RR,P=0.75].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TO:(-7.16±1.74)%比(-8.82±2.16)%,P=0.14;TS:(20.9±4.38)ms/RR比(18.8±3.67)ms/RR,P=0.36].不同部位诱发的心率震荡参数TO和TS自身之间亦有较好的相关性(TO:r=0.674,P<0.01;TS:r=0.816,P<0.01).结论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具有一致性,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动态心电图记录中,由心室不同部位的室性早搏所计算的心率震荡参数值均有较高的可信度.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心理状态企事业员工血尿酸水平。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体检的企事业单位员工中选择200例在职员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心理压力、焦虑与抑郁程度量表分值,3种心理状态由轻到重各分为4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与Speraman相关性分析,研究对象基线资料、血尿酸水平、肌酐水平和尿素氮水平,探讨不同心理状态与血尿酸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依照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程度分组比较,心理压力较小、正常、偏高、较大,血尿酸水平分别为(198.52±30.24)μmol/L、(256.52±10.33)μmol/L、(354.20±15.54)μmol/L、(399.20±20.20)μmol/L,4组间有显著差异(F=694.662,P<0.001);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10.42±30.20)μmol/L、(256.50±12.33)μmol/L、(355.21±15.16)μmol/L、395.10±16.20 μmol/L 4组间有显著差异(F=338.096,P<0.001);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00.42±30.45)μmol/L、(258.50±12.35)μmol/L、(356.21±15.14)μmol/L、(395.20±16.21)μmol/L,4组间有显著差异(F=411.244,P<0.001)。不同心理状态的员工血尿酸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且随心理状态变化程度加重致血尿酸水平呈现由低向高逐渐升高的趋势。企事业员工不同心理状态分值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85、0.780、0.794,P<0.05),且血尿酸水平变化与肌酐、尿素氮水平无相关性(r=1.869、3.887、5.798,P>0.05)。结论不同心理状态的企事业员工血尿酸水平不同,且心理压力越大,抑郁、焦虑程度越重,生理指标血尿酸水平亦越高,且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肌酐、尿素氮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病人的心脏构型、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5-6月份收治的高血压病人191例,入院后统计其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合并疾病,并作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改变。结果心脏超声表现为左房增大病人为87例(45.5%),心脏结构正常为75例(39.3%),表现为左室心肌肥厚为17例(8.9%),左室扩大12例(6.2%)。心脏超声正常病人表现为心脏顺应性减低,而超声表现为左房增大及左室心肌肥厚常出现舒张功能不全,左室扩大常出现收缩功能不全。糖尿病病人左房增大例数增多,但未达统计学意义。左室心肌肥厚与心肌梗死有明显关系(P<0.05)。而左室扩张与性别(P<0.01)及病程有关(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左房增大常见,伴舒张功能不全,而左室心肌肥厚、左室扩大少见,但左室扩大常出现收缩功能不全射血分数(EF)<50%。应积极控制糖尿病,冠心病等,预防心功能不全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