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比较结直肠手术下腹正中切口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技术应用的切口愈合能力差异。方法回顾性比较1998-2000年和2007-2008年间两组各65例患者,分析丝线分层缝合关腹和可吸收双股缝线全层关腹组的数据源,比较两种材料和方法条件下切口愈合率和并发症。结果全层缝合组手术耗时明显比分层缝合少(6.31±0.58minvs9.58±0.95min)。切口一期愈合和甲级愈合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脂肪液化(3.07%vs15.38%)、切口感染(3.07%vs9.24%)和切口裂开(1.54%vs13.85%)等近期并发症和慢性窦道(1.54%vs7.69%)等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层缝合组无切口疝发生,分层缝合组2例切口疝,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层连续缝合技术较之分层缝合对预防结直肠手术下腹正中切口感染和裂开等效果显著,“宽对合”是防止术后切口急性和后期并发症的关键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共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切口手术的方式,治疗组患者采用腹部正切口方法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耗时(146.9±22.8)min、术中出血量(108.4±44.3)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9.7±32.9)min、(168.2±61.9)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肠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腹部正中切口比采用腹直肌切口安全性更高,在临床上普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胃肠手术治疗中应用腹部正中切口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收治起止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按照手术位置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手术部位为腹直肌切口,观察组手术部位为腹部正中切口,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差异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分别为(169.62±4.36)mL、(91.68±3.52)min、(9.02±1.13)cm、(125.47±3.74)mL、(86.37±2.69)min、(7.13±1.24)cm,组间对比差异较大,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21%、5.13%(其中,对照组感染共4例、裂开2例、血肿5例,观察组感染共1例、裂开0例、血肿1例),对比结果为P<0.05,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临时医生给予胃肠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时可优先考虑于腹部正中切口,术中出血量更低、手术时间更短、切口长度较小,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右胸外侧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9年3月期间,常见先心病患者行经右胸外侧小切口手术97例,与同期行正中切口进行同类先心病手术129例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对比研究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胸液量、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鸡胸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均无住院死亡;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右胸组与正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与正中组比较:平均总胸腔引流量分别为(223.9±127.1)ml,(379.4±203.9)ml;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248.5±74.4)min,(293.1±122.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7±1.2)d,(9.4±0.86)d;鸡胸发生率分别为0%,2.3%(3/129);右胸组均低于正中组(P〈0.05)。结论右胸外侧小切口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部分心内直视手术,与正中切口手术相比,明显缩短术后气管插管及住院时间,切口隐蔽,美观效果好。
简介:摘要正中孤立中切牙是一种罕见的牙齿发育异常,可发生于上颌和(或)下颌、乳牙列和(或)恒牙列。本文报道2例正中孤立中切牙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治疗过程,以供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不同外科方法治疗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行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伤口不愈的58例病人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入实验组(30例)、参照组(28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进行治疗,评比两组治疗效果、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病人的治疗情况相较,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显效率更高,引流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对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病人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且有助于缩短伤口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多侧孔引流,实验组行负压封闭引流,对比切口愈合情况及经济指标。结果:实验组切口愈合率(X2=8.5241,P=0.0000)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换药次数(t=8.5412,P=0.0000)、总住院时间(t=14.2521,P=0.0000)、因切口住院费用(t=22.5241,P=0.0000)等经济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促进患者切口的快速愈合,减少患者的治疗经济费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骨切口手术治疗双侧肺尖部大泡破裂并气胸的疗效。方法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手术切除双侧肺尖部大泡,术后经8~1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本组30例病例临床症状消失,胸部透视及胸部CT扫描无气胸及肺大泡征象,复查肺功能正常。结论通过对国内外双侧肺尖部大泡破裂所致双侧气胸的治疗研究表明,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切小切口、VATS同期开胸对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方法简单,不影响呼吸功能,对患者创伤小,愈合好,痛苦小,在基层医院无胸腔镜的条件下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SCs)向腱细胞分化在腹正中切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ASCs,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12(BMP-12)诱导其向腱细胞分化。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建立腹正中切口愈合模型,实验组将分化的ASCs涂抹至白线切口两缘,对照组未实施ASCs干预。1个月后利用生物力学测试及Masson染色评价切口愈合效果。结果成功分离大鼠ASCs,BMP-12诱导其向腱细胞分化,体外证实其特异性标志物Scx表达增加,I型胶原纤维(CollagenI)表达明显增多。实验组切口愈合后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2±0.4)N,显著高于对照组(3.63±0.46)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提示实验组胶原纤维生成增多、致密,排列秩序显著改善。结论ASCs向腱细胞分化可增加CollagenI的生成,促进腹正中切口的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中应用经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择2021.1~2024.2在我院救治的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展开探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3人。对照组采取胸骨正中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经右腋下小切口,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出血情况和胸腔引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而在手术结束术后的辅助通气时间以及患者最终的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经右腋下小切口的治疗措施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手术切口较小,而且手术中的出血量和胸腔引流量也比较少,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比较短,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