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脱细胞牛心包补片联合板缩短术治疗麻痹性外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麻痹性外翻手术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脱细胞牛心包补片的内侧于内眦韧带和缘内侧进行固定,补片的外侧于缘外侧进行固定,并且均联合应用板缩短术。随访6~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术后存在2 mm或以上裂闭合不全者4例(13.33%)。巩膜暴露程度术前为(3.12±1.23)mm,术后减少至(-0.05±0.74)mm(t=13.54,P=0.001);裂闭合不全术前为(6.18±1.86)mm,术后减少至(1.96±2.16)mm(t=11.68,P=0.002)。结论脱细胞牛心包补片联合板缩短术治疗麻痹性外翻安全有效。

  • 标签: 睑外翻,麻痹性,下睑 缩短术,睑板 补片,心包,牛,脱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瘢痕性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瘢痕性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瘢痕切除、松解,设计面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瘢痕松解后皮肤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对皮瓣受区、供区外观及并发症进行随访,并以良好、一般、差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共22例瘢痕性外翻患者进行了该手术,男15例,女7例,年龄27~68岁,平均35.2岁。瘢痕松解后的皮肤缺损面积为3.0 cm×1.5 cm~4.0 cm×2.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3.1 cm ×1.6 cm~4.1 cm×2.1 cm。术后22例患者皮瓣均存活,血运良好,术区愈合良好。随访6~48个月,未出现下外翻复发、球分离、局部色素沉着等现象,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良好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改善,术后效果评价均为良好。结论面动脉穿支皮瓣穿支恒定、血供良好、旋转灵活,与位置邻近,颜色、质地、厚度相近,修复瘢痕性外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眼睑外翻 瘢痕 动脉 面部 穿支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颜面部烧伤受其烧伤深度的影响,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外翻.根据外翻发生的时段不一,可将其分为早期外翻(伤后2~24h)和后期外翻.对后者的治疗国内认识较统一,均提倡早期修复.笔者单位1992~2002年共收治颜面部深度烧伤后早期外翻21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睑外翻 颜面部 早期修复 深度烧伤 手术治疗 后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局部易位皮瓣修复治疗瘢痕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2例我院收治的瘢痕性外翻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局部易位皮瓣修复手术于常规植皮手术。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结论采用局部易位皮瓣修复手术治疗瘢痕性外翻病症能收获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积极采用。

  • 标签: 局部易位皮瓣修复 瘢痕性睑外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预防外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176例眶周软组织病损患者,男79例,女97例,年龄4~53岁,病损范围1 cm×1 cm~6 cm×10 cm。术前根据病损的部位及大小选择合适的扩张器;一期埋置扩张器,按期注水扩张;二期将扩张皮瓣转移覆盖眶周缺损创面,切除部分包膜,并将皮瓣固定于骨膜,恢复眼睑位置与形态,预防外翻;术后佩戴弹力头套3~6个月进行塑形。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176例患者埋置的扩张器容积为30~400 ml, 扩张时间1~6个月,所获扩张皮瓣大小为3 cm×3 cm~6 cm×9 cm。术后随访2个月至4年,皮瓣全部成活。其中出现裂轻度闭合不全13例,为皮肤扩张不充分所致,未影响眼睑功能,患者拒绝再次治疗;外翻8例,包括术后瘢痕挛缩5例,固定皮瓣的线结脱落1例,扩张器长期牵拉使支撑组织松弛2例,其中5例行皮瓣修整术后矫正,3例未再次治疗;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缝线固定皮瓣所留凹陷在术后1~6个月内消失。结论以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小或分散扩张皮瓣的回缩力,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外翻发生,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组织扩张 外科皮瓣 眼睑外翻 眶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因外伤、烧烫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眼睑及周围组织损伤,当瘢痕形成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眼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瘢痕性外翻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仍存在术后再次形成瘢痕的风险。该文报道了1例早期采用离子束药物导入治疗的外伤后瘢痕性外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眼睑外翻 离子束 透皮给药 瘢痕性睑外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局部易位皮瓣修复治疗瘢痕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9例瘢痕性外翻患者采用局部易位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中28例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有小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随访3~8个月,眼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局部易位皮瓣转移是治疗瘢痕性外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瘢痕性睑外翻 局部易位皮瓣 修复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内翻手术对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与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性内翻患者,共计40例48眼,行下眼睑皮肤轮匝肌瓣切除术矫正,观察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板腺脂质分泌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测定(Schirmer试验)、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术后一周与术前相比BU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观察指标未见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5) 。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板腺脂质分泌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功能测定、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内翻矫正术后,板腺酯情况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眼部症状会明显缓解。

  • 标签: 老年性下睑内翻 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 睑酯
  • 简介:摘要探讨个性化成形术治疗老年性内翻的效果。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句容市中医院眼科门诊诊治老年性内翻患者52例(86眼),男29例(48眼),女23例(38眼),年龄61~88岁,平均74.3岁。分为个性化成形术和传统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两组,每组26例(43眼)。术后随访18个月,两种方法比较,术后≤3个月有效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8个月,个性化成形术组有效率为90.70%,高于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性化成形术矫正老年性内翻,长期效果优于传统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术。

  • 标签: 老年 睑内翻 成形术 个性化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眉切口联合重切口矫正上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于患者疼痛评分的影响情况。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上皮肤松弛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眉切口,实验组采用眉切口联合重切口。比较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VAS疼痛评分及Lemperle评分。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VAS疼痛评分降低,Lemperle评分改善,P<0.05,差异显著。结论:眉切口联合重切口矫正上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是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上睑皮肤松弛 随机对照研究 不良反应发生率 VAS疼痛评分 Lemperle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板腺囊肿患者的板腺组织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的形态学改变及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板腺囊肿患者34例34眼以及无板腺疾病患者18例18眼分别作为板腺囊肿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IVCM检查,IVCM检查指标包括板腺开口面积、开口最短径、开口最长径、板腺开口附近腺管形态和板腺腺泡形态,分别对板腺囊肿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板腺囊肿组34眼板腺开口均呈不规则扩张,其中70.59%(24/34)开口处可见分泌物堆积形成的栓子,但开口边缘均平滑,板腺开口长径、短径和面积分别为(148.12±70.16)μm、(114.77±52.38)μm和9 239.11(5 506.96,24 111.36)μm2,较对照组的(59.35±16.78)μm、(41.98±11.77)μm和2 094.19(1 432.28,2 945.65)μm2明显扩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65,P<0.01;t=5.793,P<0.01;Z=8.000,P<0.01)。板腺囊肿组中61.76%(21/34)可见靠近板腺开口的腺管呈囊样结构扩张,其内伴有性状各异的分泌物积聚,扩张的腺管边缘平整,且与周边腺泡分界清晰。结论IVCM可在活体上观察板腺囊肿患者板腺形态学微观改变,板腺形态改变包括开口明显扩张伴栓子形成、临近开口的腺管呈囊样扩张伴分泌物积聚、边界清晰。

  • 标签: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开口 睑板腺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提肌前徙在修复重术后宽重伴上下垂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长沙美莱医疗美容医院的重术后宽重伴上下垂患者,在矫正宽重手术中,解剖复位各组织结构,并应用上提肌前徙矫正宽重患者的上下垂畸形。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让医生、患者和第三方对比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上照片,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三方都满意为显著有效,两方满意为有效,一方满意为一般,都不满意为差。结果共纳入98例患者,女性95例,男性3例;年龄18~49岁,平均24.5岁。双侧宽重同时矫正68例,单侧宽重矫正30例,共行166侧上眼睑手术,其中轻度上下垂102侧,中度上下垂64侧。术后效果评价:显著有效90例,有效5例,一般3例,无效果差患者,疗效满意度为96.9%(95/98)。结论在宽重修复手术中,上提肌前徙是宽重修复中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矫正宽重患者的上下垂畸形。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宽重睑 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前徙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6例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凹陷畸形的治疗体会及治疗凹陷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抽取患者腹部脂肪颗粒,经清离心后将绝化的脂肪颗粒以注射的方式,移植到凹陷处。结果:36例,32例一次治疗之后形态满意,另4例在半年内经二次注射后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其来源丰富,不留瘢痕、成活率高、无排异性等优点,是治疗凹陷畸形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 标签: 自体颗粒脂肪 移植 下睑凹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板条悬吊法在矫治中、重度医源性外眦畸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美容科收治的因外眦成形术所致中、重度医源性外眦畸形患者,均行外侧板条悬吊进行矫治。术后随访观察外眦形态、外眦角位置、裂大小、球分离等的改善情况。结果共纳入7例(14眼)因外眦成形术后所致中、重度医源性外眦畸形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48岁。本组7例外眦畸形完全矫正,恢复良好。患者术后获6~12个月随访,均手术效果良好,外眦形态及外眦角位置恢复正常、双侧裂大小对称、球分离改善,未发生眼睑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外侧板条悬吊法矫治中、重度医源性外眦畸形,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外眦畸形 睑板条 悬吊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提眉术联合缘切口中面部提升术治疗上下松弛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 2018.01-2020.02 这一时间段,从我院进行上下松弛治疗的患者之中,共选取 48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的时间展开随机分配,分别均为 24 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提眉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缘切口中面部提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5.83%(23/34)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70.83% ( 17/27 ),( P < 0.05 )。 结论 :对于上下松弛的治疗,提眉术联合缘切口中面部提升术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面中部,帮助患者整体性恢复面部年轻化,值得推广。

  • 标签: 提眉术 下睑缘切口中面部提升术 上下睑松弛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23例(42足)拇外翻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行第1跖趾关节囊外侧松解,第1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跖骨头颈斜形截骨,术后“8”字绷带包扎,生活可自理。结果优20例37足,良2例4足,差1例1足,优良率976%。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 标签: 足拇外翻 微创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拇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结论拇外翻畸形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结构性畸形,呈进行性加重,并经常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大多数病人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多达130种以上,比较常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有骨赘切除术、肌腱移位术、近节趾骨部分切除术、近节趾骨截骨术、跖骨远端截骨术、跖骨近端截骨术。由于畸形情况不同,这些手术可相互组合。

  • 标签: 拇外翻 手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