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将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的设为研究组(15例),将采用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15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远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面肌痉挛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纤维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案,采取面神经干压榨及分支切断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63.2%;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组19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5%;对照组19例患者中有6例,复发率为31.6%;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手术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面肌痉挛病人是否有颅内责任血管压迫,为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处理提供手术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MVD治疗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面神经是否存在责任血管,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面神经出脑干端面神经根区(REZ)至进内听道全程,在压迫点放置Teflon减压垫棉。结果术中发现单纯面神经REZ区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88例,既有REZ区压迫又有面神经桥前池段被责任血管袢推拉成角6例,单纯面神经桥前池段被责任血管袢推拉成角5例,动脉血管与面神经之间蛛网膜黏连增厚但未见血管压迫或推拉神经9例。术后抽搐症状立即消失92例,症状明显缓解16例,3个月后延迟治愈,总有效率100%。结论血管压迫面神经REZ区是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但血管袢直接推拉桥前池段或者间接通过蛛网膜牵拉面神经主干也可引发相关症状,术中责任血管的准确辨识、面神经全程减压松解,才能达到手术疗效。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责任血管 面神经根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患采取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耳鸣、1例头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耳鸣、1例头痛、2例周围性面瘫,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 简介:目的评价和总结开颅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策略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853例颅神经疾病病例,其中三叉神经痛532例、面肌痉挛295例、舌咽神经痛26例,从患者的选择、骨窗与硬脑膜切开的改良、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小脑及岩静脉与听、面神经的保护等方面总结和分析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本组无死亡病列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愈率为97-31%、面肌痉挛手术治愈率为96.35%,舌咽神经痛100%,手术策略和技巧的改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的同时也明显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根治颅神经疾病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手术策略和技巧对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微血管减压 并发症 手术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的手术配合护理。方法运用手术室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完成15例梗阻性无精症病人的手术配合。结果无一例因术前准备不充分或术中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展。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和显微镜的操作,严格的无菌操作、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 标签: 梗阻性无精症 显微镜 输精管附睾吻合术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通过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活体检测患者眼睑黑眼圈颜色最深处的真皮内微血管数量的变化。方法60例黑眼圈女性受试者和10名正常对照女性受试者入选本研究。根据年龄,分为A(21~30岁)和B(31~40岁)两组;每组又根据眼圈皮肤颜色分为青紫色组和棕黑色组两亚组,每亚组含4个小组:正常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检查。结果棕黑色和青紫色黑眼圈受试者在体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中度组和重度组微血管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眼睑微血管数量增加,与黑眼圈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提示新生血管数量增加可能是黑眼圈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黑眼圈 微血管 共聚焦激光 在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5例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术后重视病情观察和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疼痛消失23例(92%)疼痛缓解2例(8%)。结论优质护理可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5例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术中责任血管、术后疗效、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现责任血管为椎动脉4例,小脑后下动脉13例,小脑前下动脉25例,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术后34例(75.6%)症状即刻消失,11例(24.4%)仍有不同程度面肌痉挛症状。术后出现面瘫3例,听力下降2例,脑脊液耳漏1例。随访1~4年,症状消失41例(91.1%),仍有面肌痉挛症状3例(6.7%),症状消失后复发1例(2.2%)。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式,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疗效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对66例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各33例的观察组(使用显微手术)与对照组(使用非显微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76%)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0%),死亡率(18.18%)明显高于观察组(0.00%),并且其并发症发生率(57.58%)也比观察组(15.15%)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显微手术 非显微手术 内测型 蝶骨嵴脑膜瘤 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83-02
  • 简介:目的探讨面肌肌电图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2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仔细辨别并处理责任血管,通过实时记录面肌的肌电反应了解减压效果。结果60例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6例单纯性蛛网膜粘连或增厚,6例存在隐匿性责任血管。术后异常肌电图波形完全消失54例,基本消失16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7例,部分消失14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8.6%(71/72)。结论面肌肌电图监测可实时了解术中减压效果,对面肌痉挛的MVD,尤其是隐匿性责任血管所致面肌痉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肌电图监测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荟萃分析对异常肌反应(AMR)监测在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手术(MVD)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治疗的33例典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关于AMR监测与面肌痉挛MVD术后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5.3荟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优势比(OR)对术中AMR变化程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AMR消失组,显著变化组,未消失组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6.6%,50%,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荟萃分析显示AMR消失组的术后治愈率是AMR未消失组的2.94倍[OR=2.94,95%CI为(2.03~4.27)].结论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进行AMR监测可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应将AMR作为面肌痉挛MVD术中常规电生理监测项目.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异常肌反应监测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诊断腕管综合征(CTS)可行性。方法选择10例(18腕)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CTS患者(CTS组),其中男性2例(4腕),女性8例(14腕);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8.22岁。2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男性2例(4腕),女性19例(38腕);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4.43岁。行超声检查,在豌豆骨与舟状骨水平测量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采用SMI技术对正中神经内血流半定量评分并测量峰值血流速度,将CTS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不同方法的诊断阈值,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S组正中神经CSA、血流半定量评分和峰值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0.13±0.03)cm^2vs(0.10±0.02)cm^2,(3.17±0.71)vs(1.50±0.55),(5.71±4.86)cm/svs(2.74±0.44)cm/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的诊断阈值为≥0.12cm-2,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83%,曲线下面积为0.84(P=0.000)。血流半定量评分的诊断阈值为≥3,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8%,曲线下面积为0.95(P=0.000)。峰值血流速度的诊断阈值为3.2cm/s,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83%,曲线下面积为0.88(P=0.000)。应用SMI对正中神经内血流进行半定量评分及测量峰值血流速度诊断CTS均优于测量CSA。结论SMI技术评价正中神经内部血流信号有助于诊断CTS。

  • 标签: 超声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血流 超微血管成像(SMI)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导航平均注册误差为(2.1±0.7)mm,病灶导航准确范围均控制在2mm以内,均一次找到病灶率100.00%,101例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全切率88.12%(89/101),未见导航相关并发症,所有症状均缓解或好转,高颅内压症状、癫痫均全部缓解,脑神经功能症状缓解率85.48%(53/62),语言、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缓解率75.00%(15/20)。结论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疗效肯定。

  • 标签: 神经导航 显微手术 颅内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技术在乳腺病灶大小测量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乳腺病变患者,对其病灶大小先后作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测量,对比二者的病灶大小测得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差值在2mm以内的患者,常规超声下有14例(26.92%),CEUS下有32例(61.54%),可见的诊断准确性要明显优于常规超声,统计学有差异(P<0.05)。有1例(1.92%)肉芽肿型乳腺炎患者的测定结果较术前有所增大。结论对乳腺癌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即其测定结果与病理结果的误差非常小,且可以清晰反映肿瘤血运。

  • 标签: 乳腺病变大小 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 测定结果 常规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