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和地氟烷在肥胖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肥胖患者,其中43例患者使用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作为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地氟烷进行麻醉维持,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在诱导前、拔管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无显著差异(P>0.05),在拔管后,观察组患者MAP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为2.10±1.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5%、11.63%,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和地氟烷对于肥胖患者均安全可靠,其中地氟烷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七氟烷对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需在麻醉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异氟烷麻醉,研究组予以七氟烷麻醉。将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完成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后产生躁动和哭闹比例仅为10.00%,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0)。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应用七氟烷实施小儿临床麻醉,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单纯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行短小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单纯七氟烷麻醉,研究组50例予以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1、T2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1、T2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3、T4、T5时HR、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T3、T4、T5时HR、MAP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T5时HR、MAP显著高于T1时(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躁动发生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行短小手术患儿中应用可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过程中采用七氟烷效果,为了提高小儿麻醉安全提供借鉴。方法104例手术治疗患儿,通过抽签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麻醉时应用异氟烷,而试验组患儿麻醉时选用七氟烷,比较不同麻醉方案对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的影响。结果试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7.2±3.0)、(12.5±4.6)min,而对照试验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2.2±4.6)、(17.5±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醉过程中选取七氟烷进行静脉诱导插管麻醉,有利于患儿苏醒和拔管,副反应轻,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作者主要探讨眼科(外眼)手术中使用 七氟醚进行麻醉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 2017 年 1 月 -10 月在我院就治的 85 例小儿眼科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通过实施七氟醚实施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 氯胺酮实施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以及患者在麻醉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实验组患者中,显效人数为 29 例,有效人数为 12 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人数为 18 例,有效人数为 13 例,无效人数为 11 例,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使用七氟醚对小儿眼科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简介:目的研究地氟醚与七氟醚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血糖和乳酸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颅脑肿瘤切除的患者64例,年龄21~62岁,ASA分级Ⅰ~Ⅱ级,体质指数20-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氟醚组(GroupDes,n=30)与七氟醚组(GroupSevo,7z=34),分别采用地氟醚、七氟醚吸入麻醉。分别于手术前(T0)、手术1d,Fg(T1)、手术2小时(T2)、手术结束(L)取动脉血1mL,检测血糖和乳酸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均升高,在四个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在各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乳酸无明显升高,在各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各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均增加颅脑肿瘤患者血糖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手术麻醉应用七氟烷、异氟烷分别联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腹部手术患者,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成七氟烷组与异氟烷组,每组均为43例,七氟烷组应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异氟烷组应用异氟烷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七氟烷组的丙泊酚用量大于异氟烷组,术毕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均短于异氟烷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的阿曲库铵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七氟烷组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异氟烷组稳定,对比差异显著(P>0.05)。七氟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异氟烷组为23.3%,七氟烷组低于异氟烷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部手术麻醉应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于异氟烷联合丙泊酚,对患者术中心率、血压的影响较小,术毕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氟醚与七氟醚用于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6月,选取期我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7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5例,气管插管后,对照组患者采取七氟醚维持麻醉,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地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的呼之睁眼时间、第一次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指令应答名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七氟醚,使用地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的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苏醒时间明显较短,安全性好,二者在临床应用上各具优势,就麻醉效果来说,地氟醚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麻醉应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的情况。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实施下腹部手术的患儿85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吸入七氟醚的麻醉方式,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骶管麻醉。统计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HR、MA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时段HR、MAP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与躁动发生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麻醉应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患儿各时段的HR、MAP变化情况较好,患儿苏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較不同浓度的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效果、副作用、苏醒质量和安全性有无差别。方法60例3~12岁在实施手术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4%、8%、12%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连续检测呼吸循环等相关参数,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复合氯胺酮用量。结果B组与A、C组比较诱导平稳(P<005),氯胺酮的复合用量明显低于A、C组(P<001),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少于A、C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8%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兴奋躁动等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的理想浓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喉罩吸入七氟醚麻醉的应用与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5月90例剖宫产术产妇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实施喉罩吸入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剖宫产术麻醉总有效率;麻醉起效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平均苏醒时间;干预前后产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新生儿阿氏评分和NBNA评分;苏醒期躁动和咽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术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平均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相近,P>0.05;置入导管后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和NBNA评分相似,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和咽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喉罩吸入七氟醚麻醉的应用与价值高,起效快、术中生命体征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有效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肿瘤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麻醉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麻醉干预后,临床术后认知功能异常、常规社交能力变化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情况比较。结论采用MMSE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术后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研究组患者麻醉术前与麻醉术后其认知功能异常、常规社交能力变化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麻醉术前与麻醉术后其认知功能异常、常规社交能力变化有所下降。MMSE量表评估显示,对照组患者麻醉干预后6小时认知功能恢复至麻醉术前,研究组患者麻醉干预24小时后认知功能恢复至麻醉术前,且两组患者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临床上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麻醉干预均会引起患者短暂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且均会增加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但临床表现具备可逆性,值得注意的是七氟烷吸入麻醉相较于常规麻醉干预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时间长,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要更加注意用量。以免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术麻醉诱导中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0月90例小儿手术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2%浓度七氟烷吸入,观察组进行8%浓度七氟烷吸入。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体动等的发生率和对照组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动力学体征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反应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8%浓度七氟烷吸入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麻醉的效果,缩短疼痛反应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