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李太白全集校注》(精装全八册)是李白研究大家郁贤皓教授毕生治学经验之结晶。在前贤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上,郁教授用“竭泽而渔”的方法搜集资料,以认真审慎的态度,通过实证研究的工夫,对李白的全部诗文重新整理编集,删除伪作,补入遗诗逸文,并进行校勘、注释、评笺,从而为学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李白全集校注本,堪称当代李白研究的最新总结。

  • 标签: 校注本 全集 李白研究 治学经验 搜集资料 实证研究
  • 简介:韩拙的《山水纯全集》是北宋时期一部系统探究山水画理论的著作。其画论主张规矩格法,在绘画创作、笔墨运用、绘画鉴赏这几个方面都深刻体现着一个“理”字。本文通过对韩拙的绘画美学思想所体现出的“理”的概念进行整理分析,将其概括为“物理”和“画理”两方面来阐释。

  • 标签: 韩拙 《山水纯全集》 物理 画理
  • 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 标签: 青春期 健康教育 教育方法 青少年
  • 简介:面对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芥川龙之介全集》,便是面对一颗纯粹、深邃的心灵。煌煌五大卷,洋洋三百万言,乳白色封面,装帧设计朴素大方。他是迄今唯一的一位能在中国出版全集的日本作家。由主编高慧勤、魏大海以及陈生保、郑民钦、罗兴典、林少华等十五位合译,个个都是日本文学翻译界的佼佼者。

  • 标签: 文艺出版社 芥川龙之介 全集 感言 装帧设计 文学翻译
  • 简介:《郑君里全集》包含有许多有趣的、隐秘的以及令人惊讶的电影文献内容,也涉及到默片女性表演内涵。某些默片女性表演研究似是而非的问题,可以从这部全集中得到印证、纠正以及补充和丰富,可以确立一些基本的史学概念以及结论。本文涉及到默片女性演员的由来、电影与戏剧女性表演的观念纷争、默片女性表演与生活的重叠部位和默片女性演员的表演导师等相关研究内容。

  • 标签: 《郑君里全集》 默片女性表演 表演基本概念 史学结论
  • 简介:鲁迅的杂文里,曾多次谈论过照相,其中1924年写的《论照相之类》是鲁迅论照相的名篇。鲁迅自幼生长在绍兴,年轻时赴日本东京留学,归国后又随民国教育部迁入北京,由于鲁迅有两个国家三段不同地域的生活经历,他对照相的所见所闻要比一般人多一些,加之他用社会学的视角观察照相,所论的照相具有相当高度。尽管文章是透过照相揭示社会深层问题,但谈论的照相部分,仍丰富了中国摄影史的内容。

  • 标签: 《论照相之类》 鲁迅论 日本东京 生活经历 深层问题 社会学
  • 简介:鲁迅这一生,与当官也沾了一点边的,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始在南京临时政府,进而到北京北洋政府,担任教育部部员。1912年8月21日,时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任命32名教育部佥事,据专家考证,相当于今天的正处长,其中就有周树人、许寿裳。

  • 标签: 鲁迅 南京临时政府 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 教育部 袁世凯
  • 简介: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及史料抢救整理的需要,中国现代作家全集的出版成为新的文化热点。在四部已出版的湖北籍现代作家全集的编纂中,不同程度存在佚文失收情况。《胡风全集》的缺收存在意识形态考量;《闻一多全集》及《聂绀弩全集》的补遗有待搜集整理工作的进一步发掘;《叶君健全集》中外国语作品的缺收主要出于对读者市场的考虑。

  • 标签: 湖北籍 作家全集 佚文
  • 简介:鲁迅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9月21日的《答文艺新闻社问》,直至1936年他逝世前的《半夏小集》《"立此存照"(七)》,历时五年多,贯穿于《二心集》的九一八事变以后部分和此后的《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七本文集中,即除《三闲集》之外的《鲁迅全集》第4卷、第5卷和第6卷。从《"友邦惊诧"论》《文章与题目》《"有名无实"的反驳》到部分内容涉及抗日的各类文章,总数不下60余篇。

  • 标签: 《鲁迅全集》 《南腔北调集》 九一八事变 抗战 《伪自由书》 抗日战争
  • 简介:近日,笔者受龚明德之托找到了艾芜的三封信,在201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艾芜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中均未见收入。这三封信是艾芜写给张效民的,发表在《温江师专学报》1984年第l期(总第3期),出版时间是1984年6月。在该期学报目录里题为《关于年谱的三封信》,在文内题为《艾芜同志关于年谱编写的三封信》。原刊当时才出三期,赠阅范围有限,至今已逾三十年,估计现存该期刊物也不多,且“中国知网”尚未收录。现特将原信转录,略作说明,以给研究者提供一份参考文献。

  • 标签: 艾芜 全集 四川文艺出版社 书信 师专学报 出版时间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能力,以集成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地铁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管理和技术的集成,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系统过程全面整合,实现全要素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运营安全集成管理。地铁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模式依托不同类型的枢纽节点,实现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组织整合、信息协同和资源统筹。研究表明地铁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多系统、多部门的协调集成能力。

  • 标签: 地铁 运营安全 集成管理
  • 简介:作为重大文化工程、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具有特殊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意义的《刘海粟全集》编撰启动仪式10月24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启动仪式由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助理、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李超主持。

  • 标签: 刘海粟美术馆 仪式 编撰 全集 文化工程 社会意义
  • 简介:鲁迅在早期论文《破恶声论》中提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观点,一方面批判了近代唯科学主义的偏至,另一方面则肯定了民俗存在的价值,提出了独特的民俗观。它的形成根源可以追溯到鲁迅儿童时代参与民俗活动的经验与记忆,其中既有温暖明亮的一面,也有幽暗深沉的一面。绍兴地方戏中"无常"和"女吊"的形象在鲁迅的精神发展历程中不断生长、升华,成为最能概括其思想内核的象征物。虽然经过西方新学洗礼后成长为启蒙者,但是鲁迅仍将自己置于旧时代过来人的位置上,在文学创作中着力描绘他所熟稔的故乡风俗与底层人物,展示了启蒙理想难以实现的时代困境。在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民俗革新的问题上,鲁迅采取开放的"拿来主义"态度。

  • 标签: 鲁迅 民俗 童年经验 《破恶声论》
  • 简介:在《无常》里,鲁迅有意摘取记忆材料进行加工,塑造出了一个深受他自己和"下等人"喜爱的无常鬼。从散文内容上看,无常的外貌、来历及其情理矛盾均展现出无常与鲁迅"立人"思想所呼应的正面品质;从行文形式上来看,鲁迅使用杂文笔法,寓批判于抒情,借记忆之无常砭现世之事,使散文具有了独特的艺术张力。无常的身上凝聚着独特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是鲁迅笔下一个不可替代的鬼物形象。本文试从无常的外貌形象、内在品质以及其价值意义着手,来解读这个亦人亦鬼的形象,丰富对于鲁迅文学中鬼魂世界的研究。

  • 标签: 无常 鲁迅 朝花夕拾 鬼形象
  • 简介:“天堂”我不愿意去,“地狱”我不愿意去,幻想中的“黄金世界”我更不愿意去。我甘愿面对黑暗的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哪怕“仿徨于无地”。

  • 标签: 鲁迅 天堂 地狱 幻想
  • 简介:鲁迅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美术收藏和鉴赏家,中国现代新兴版画的倡导者.他一生收藏原拓中国现代版画2000多幅、原拓外国版画约2000幅、碑拓及汉画像6000多件;购藏中外艺术类书刊600多种;创办“木刻讲习班”,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现代版画家,举办多次版画展览,支持和指导10余个美术社团,编辑出版中外美术书刊10余种,设计书刊封面60多个,题写书名30多种,发表大量论中外美术的文章,翻译多种国外艺术理论书籍和论文.鲁迅收藏、阅读、编辑的图画书很好地体现了他与美术的亲密关系.

  • 标签: 鲁迅图画书
  • 简介:摘要在经济和人们物质需求的快速增长下,物流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铁路作为最大众化运输工具的一种,货运量占到国内总货运的55%左右。为了保证货检安全的快速实施,建立货检安全集中监控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利用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收集和监控,可以对货运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和发现,从一定程度上保障铁路货运的安全进行。本文简介了太原北站铁路货检安全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监控系统”)的构成和优越性,并针对目前铁路货检作业流程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之后的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