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登临五台山,徜徉在寺庙集群区,或晨曦初萌,或暮霭低垂,和着山泉伴着风铃,你会听到一种不似仙音胜似仙音的曲乐,令你久久神往,如醉如痴。这就是佛山圣境的庙堂音乐。庙堂音乐最初源于印度的梵音佛曲,随着历代佛教事业的兴起,逐步吸取了中国唐宋曲牌,元代杂剧、散曲,以及昆曲、民歌、民间器乐曲等发展而来。翻开有关记载,我国庙堂音乐分南北两个系统,北系统又分东西两路流派。五台山寺庙音乐属北方系统,又独立于东西两路流派之外,自成风采。而五台山寺庙又分青庙与黄庙两个派别。青庙讲究“入法”,即规矩,风格幽雅、静谧。黄庙不拘一格,曲调明朗、自如,富有民间色彩。青庙使用“管调”,黄庙使用“角调”,青黄庙都用工尺谱记乐曲。
简介:按语:2012年4月27-28日,“山——人类学的视野”国际学术工作坊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公馆老街民族志展览馆举办。此次学术工作坊由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召集,活动由安仁镇公馆老街民族志展览馆承办,由北大蒙养山学社和西南民族大学他山学社协办、,工作坊旨在开拓和深化人类学关于山的研究,基于理论方法和个案考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拓展人类学视野作一次讨论。工作坊的核心部分,由三个讲话构成。,工作坊召集人王铭铭教授,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教授、韩国文化人类学学会会长文玉杓及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日本学国际研究中心访问教授大贯惠美子,分别就中、韩、日的山形象作了论述。这些讲话涉及东亚文明中的山之历史民族志与比较研究,颇具新意。三个发言由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菲菲、马浪、贺乐、兰婕、胡冬雯根据录音整理、汤芸副教授校对,现刊发于此,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由词作者玉镯儿和作曲家张超合作的流行歌曲《上春山》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音乐特点以及社会文化意义。《上春山》的创作受到了贵州春天美景和当地民俗节日的启发,融合了传统诗词与贵州各民族音乐元素,展示了现代与传统、民族与流行音乐之间的和谐融合。歌曲不仅得到了广泛好评,还促进了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东西、融合多元的重要桥梁。通过各种形式的二次创作和创新编曲,以及短视频APP上的创意翻唱,使得《上春山》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承和音乐创新的典范,向社会传达了文化自信和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信息。通过对《上春山》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流行音乐领域以及跨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简介:裘山山是当代文坛著名女作家,1958年5月出生于杭州,从小成长于西子湖畔,使得她具有江南女子的柔婉和灵秀。1976年入伍,到青藏高原从军,两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可以说她的文学创作就是在青藏高原的军营里起步的,其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