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莎士比亚把喜剧原作《李尔王》改编成为一出杰出的悲剧,创造性地增添了一些场面和人物,如暴风雨中的荒野,有关葛罗斯特及其两个儿子的副情节,弄臣等人物的出现等等。莎翁之原意是这样更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剧情更为生动感人。对这个剧本改编,历来有不少争议,有人不赞成莎翁的某些改编,尤其是托尔斯泰,对改编及上述增添持全面的否定态度。笔者不赞成托翁的这种态度,文中试图说明托翁否定之失当及其否定态度之根源,并论述了莎翁悲剧结尾的重大意义;暴风雨一场对塑造李尔性格的必要性;副情节说明此类悲剧事例无独有偶,起着重要的陪衬作用;弄臣以卑贱的身份厮混于上等社会,可以对上等人冷眼旁观,起着生活评论员的作用,对李尔的醒悟有不小的启发教导之功,在剧中实际上是个十分严肃的人物。
简介:“识人”是莎士比亚《李尔王》的核心主题,认识的获得来源于“目视”。目视的角度划定了可视与不可视的界限,规定了言说活动的禁忌,与禁忌的互动便是可视与不可视的博弈。阐明剧中不同人物处理禁忌的不同方式是解读《李尔王》的关键。本文以福柯的认识型为研究进路,探讨以高纳里尔姐妹和爱德蒙、考狄利娅与肯特、弄人与爱德伽为代表的三组人物分别以何种策略调和可视与不可视的矛盾。本文指出,高纳里尔等人以谎言遵守了父辈的禁忌,考狄利娅与肯特以直言僭越了禁忌,李尔与葛罗斯特在弄人与爱德伽的引导下以“失智”和“失明”消解了禁忌,旨在说明对禁忌的遵从、僭越、消解是一个不可视转化为可视的过程,李尔与葛罗斯特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转换目视的角度,深化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
简介:摘要:复调理论最早由20世纪西方和俄国重要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M·M·巴赫金 (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 于1963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 用以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话语。复调小说是指“多声部性”“全面对话”的小说。《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长期以来, 莎剧学者们对该剧的解读多停留在分析“悲剧性”、“人物性格”、“疯癫形象”、“父权与女权意识”等方面, 却未留意剧中内容和结构还融入了大量的复调因素。因此, 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 引入复调理论对剧本进行重新解读, 探讨莎剧的复调叙事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