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责无旁贷要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融入党校教学培训的课堂。为了深入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提高党校教员在这一领域的教学科研水平,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于2014年1月10日召开了以“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小型研讨会,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委党校和广州市委党校的专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本刊现以笔谈的形式编辑部分专家在会上的发言,以期进一步推动这一学术话题的深入探讨。
简介:"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语言艺术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揭示人性和人的心灵世界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仅此三者就足以解说莎士比亚戏剧何以成为世界性的文学经典。尤其是他的作品对人性之善与美的歌颂,以及由此而生的向善、向上、向美的感召力,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是一种丰厚的人文滋养与艺术陶冶。2014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在这样重要的年份,我们无疑应该说说莎士比亚这位"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为此,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特别推出了典藏版《莎士比亚全集》,学报本期也刊发一组"笔谈",对莎士比亚"现象"作了多角度的解读。陆建德的《莎士比亚:叫我如何形容你?》在大量
简介:通过技术进步不一定能够找到替代资源,而且即使能够找到,也要将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承载力之内,如此,就应该大力发展稳态经济;通过技术进步肯定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利用,但是,如果不改变消费主义文化和市场经济资本逻辑,技术进步只可能增加资源消耗,加剧资源危机,鉴此,应该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资源危机并不必然带来技术进步,只有进行制度变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资源危机的解决;在解决资源危机这一问题上,技术进步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比制度变革更有利。总之,对于资源危机的解决,制度设置及其贯彻比技术进步及其应用更重要,应该更加重视通过制度变革而不是单纯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资源危机。
简介: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矛盾的显性化,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失序问题也日渐显露。2011年四至五月间,《人民日报》曾连发五篇评论,提出心态培育是执政者的一道考题,而“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为此,本刊就焦虑、物欲(拜金)、浮躁、暴戾与炫富等五种消极同时又十分流行的社会心态展开讨论,以期揭示在中国人心态失衡的表象背后潜藏的社会动因。我们深信,社会心态既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社会转型或变迁的制约和推动力量;而我们对自身的反观自照愈深,我们的民族才愈有可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变得成熟和理性。
简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范畴逐渐成为美学研究的新生长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研究便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如何才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中,对其做出既符合历史又有益于当前的现代阐释,已经成为当代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研究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为此,本栏目邀请了中国古代关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推出四篇笔谈。张法教授的文章以礼乐文化中的旨、甘、味范畴为核心,在引经据典中考证了它们产生的历史根源;邱晔的文章以游美范畴为中心,在追溯其产生的原点时,探讨了它虚实相涵的美学特征;王赠贻的文章以巨丽范畴为对象,在辨析其与大美范畴的区别中,解释了它与魏晋时期文艺自觉意识之间的某些关联;晏晨的文章以中隐范畴为目标,在考察其不同时期的关学主题时,揭示了它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审美变迁。上述讨论,虽然未必深刻,但的确讲出了许多新意,可以看成是上述问题意识下对中国美学范畴研究的新尝试,本刊特将其编辑发表,也是希望能以此为契机,把中国美学范畴的研究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