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问题。方法对门诊口腔科器械进行病原学监测。结果灭菌器械合格率100%,消毒器械合格率100%,治疗台上备用消毒精细器械(车针、扩大针等)合格率88%;结论口腔科器械易受污染,因而造成感染的机会也相对增多。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探究消毒监测技术对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了采样检测的方式,依据相关医疗卫生消毒标准和规范,对某院口腔科室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医护人员手部、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以及蒸汽压力灭菌锅等方面进行了消毒监测,并现场采样对消毒效果分析评价。结果:通过采样调查以及实验检测后,口腔科室内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口腔器械以及压力蒸汽灭菌锅的监测结果的合格率分别为58.3%、94.0%、97.5%、100.0%、90.0%、98.0%、94.7%。结论: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其中环境空气、紫外线消毒灯以及医护人员手部的消毒效果并不是很高,合格率相对较低,需要口腔科室进一步加强消毒工作。
简介: 【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科器械予以消毒灭菌,分析其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口腔患者使用的口腔器械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5-7月口腔患者使用的口腔器械为对照组,2022年1-7月口腔患者使用的口腔器械为观察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消毒灭菌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消毒灭菌方式,对比两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消毒灭菌工作前后护理人员知识技能水平。结果:观察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P<0.05);医护人员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前的知识技能的评分接近(P>0.05);经相关管理后,对照组各项评分均远比观察组低(P<0.05)。结论:消毒灭菌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有助于管控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科诊疗器械在清洗消毒以及灭菌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来帮助预防医院中出现感染的现象。方法:于2020年7月对山西省医科大学口腔科诊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情况的检查,并在检查过后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诊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卫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本院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检查后,发现当前本院口腔科的部分诊疗器械仍然存在着消毒技术不规范、器械清洗不彻底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结论:当前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就需要加强器械在清洗、消毒以及灭菌工作的管理,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以此来最大化的降低医院内的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采用规范化管理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之间的患者使用的诊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为规范化管理前,选取150例患者使用的诊疗器械,只进行常规管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抽取150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将两组患者所用的诊疗器械消毒管理质量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清洗、消毒以及包装合格率的对比中,管理后的合格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数据有对比性;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中,经过管理后发生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P<0.05),数据对比意义明显。结论:规范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卫生质量,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降低,管理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口腔科常用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 方法 于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这一期间,本院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 12 名,医师 62 名, 本院从 2018 年 1 月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常用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医师满意度评分与工作人员压力指数。 结果 实施前常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 94.55% ,明显低于实施后的 99.69% ( P<0.05 );实施前医师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实施后低( P<0.05 );实施前工作人员压力指数明显比实施后高( P<0.05 )。 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中的清洗消毒效果较好,可提高医师的满意度,减少工作人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