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对69份创新种质和具有200个单株的RAPD分析分离群体进行甘薯茎线虫病侵入和扩展鉴定,结果表明:可作为抗性亲本的材料仅占创新种质的23.2%,福薯13为高抗侵入和高抗扩展特异资源,泉紫薯1号、烟紫薯176、徐01-2-5、徐01-25-8具有高抗侵入、扩展特性,可作为双亲本加以利用。另对甘薯茎线虫病扩展性鉴定方法的研究表明:采用室内接种200条线虫,25℃室温下培养45d,以薯块的横切和纵切面的平均防效进行评价最为有效。

  • 标签: 甘薯 茎线虫病 抗侵入 抗扩展
  • 简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超家族是介导细胞反应的重要信号系统,主要由MAPK、MAPK激酶(MAPKK)、MAPKK激酶(MAPKKK)等3类保守的蛋白激酶组成,通过级联反应不断磷酸化下游靶蛋白而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辐射损伤使细胞膜受体和其他感应分子激活细胞内的MAPK信号通路,产生一系列应答反应。简要介绍MAPK家族中各条通路在辐射应答中的作用。

  • 标签: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酸化 辐射
  • 简介:对蝉拟青霉进行UV诱变处理,比较诱变前菌株3L和诱变后M1、M2、M3及M4各个菌株对白粉虱的致病性和菌生理特性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的几丁质酶活性、孢子萌发率及生长势与致病性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产孢量、蛋白质酶活性则与致病性的关系不大.

  • 标签: 蝉拟青霉 诱变 致病性
  • 简介:倒伏是严重影响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阐述了小麦茎秆形态和结构特性、茎秆化学成分与抗倒伏关系以及倒性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株高、基部节间长度与倒性呈负相关;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单位长度干重与倒性呈正相关。茎秆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厚度,维管束数目、面积以及髓腔大小与倒性密切相关。茎秆化学成分中纤维素、木质素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硅、钾元素含量与倒性呈正相关。小麦倒性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除受多对主基因控制外,可能还受微效修饰基因作用。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已将倒性以及与倒性相关的茎秆形态性状进行了QTL定位。

  • 标签: 小麦 茎秆 形态结构特性 化学成分 遗传 抗倒性
  • 简介:利用、感青枯病的花生品种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中花5号×远杂9102,构建重组近交系,以其F6为研究材料,分析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花生青枯病抗性是由两对主效基因控制的遗传,并且主效基因的遗传力较高,为84%;同时采用AFLP技术和BSA分析方法,获得两个与花生青枯病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标记与抗性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12cM和11.46cM。利用获得的分子标记对抗、感青枯病的花生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定,证实了标记P3M59与青枯病抗性的符合率为70%,标记P1M58的符合率为50%,从而为花生青枯病抗性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花生 青枯病 AFLP 重组近交系
  • 简介:研究人员将野生植物中的一种基因移植到病害风险大的西红柿和土豆中,结果增加了这些植物抵抗农业病菌的能力。新成果发表在3月的《自然一生物技术》期刊上,如果这一结果能广泛地复制,那么它将在减少作物大量损失的同时,避免杀虫剂使用所造成的环境、健康和成本问题。

  • 标签: 转基因作物 能力 病菌 农业 野生植物 病害风险
  • 简介:您想知道在研发实验室中如何进行基因测试吗?您是否想过在器官移值之前,确保捐赠者和接受者的DNA相容性测试的复杂性?

  • 标签: 实验室 生物领域 光技术 紫外 标准 分子
  • 简介:目的探索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法对巩膜织张力和强度的影响。方法交联组和对照组皆选右眼为实验眼,交联组采用波长为(370±5)nm、辐射强度定为3.0mW/cm2的紫外线和0.1%核黄素为光敏剂对豚鼠赤道部巩膜面进行胶原交联,对照组不进行交联处理。术后一个月取交联组交联区巩膜条带和对照组相应区域的巩膜条带,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对眼球各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交联组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赤道部交联组巩膜试件断裂时的极限应力增加了147%,弹性模量显著增加了193%,极限应变降低了21.9%;后极部交联组巩膜试件断裂时的极限应力增加了108%,弹性模量显著增加了191%,极限应变降低了40.42%。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显示形态学无病理改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交联组交联区的巩膜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结论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巩膜组织的张力和强度,有望作为治疗高度病理性近视的一种方法。

  • 标签: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 巩膜 生物力学
  • 简介:甘薯线虫病是危害甘薯的主要病害,危害甘薯的线虫种类主要是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甘薯生产上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其中选育抗病品种最为经济有效.本文综述了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病的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的遗传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甘薯线虫病育种.

  • 标签: 甘薯 线虫病 遗传育种 根结线虫 抗源筛选 主要病害
  • 简介:目的:设计靶向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保守区的人工microRNA(amiRNA),考察其对HBV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比对HBV全基因组现有序列,选择保守区设计amiRNA,定向克隆到pcDNA6.2-GW/EmGFP-miR载体,将amiRNA载体与HBV复制载体pHBV1.31共转染HepG2细胞,72h后收取细胞上清,ELISA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g)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amiRNA可显著抑制细胞上清HBsAg、HBeAg和HBVDNA的水平。结论:amiRNA作为防治HBV感染的潜在有效手段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人工microRNA RNA干扰
  • 简介:通过分离培养斑马纹病病原菌,人工接种鉴定不同龙舌兰麻种质的斑马纹病的特性。结果表明,番麻、东368、墨引6、墨引12、墨引7、墨引5、假7、马盖麻、东109、金边弧叶龙舌和兰墨引4号11份种质为高抗种质,病斑扩展速度和病情严重度可作为龙舌兰麻抗病性快速鉴定技术手段。

  • 标签: 龙舌兰麻 种质资源 抗性 斑马纹病
  • 简介:采用人工对种子饱和接种的方法,对来自我国14省(区)的6526份黍稷种质资源进行了黑穗病鉴定。筛选出高抗种质11份,占0.17%;抗病种质574份,占8.80%;这些种质均可作为我国黍稷种质遗传改良的亲本材料应用,有些丰产性和品质性状优良的种质,黑穗病高发地区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

  • 标签: 黍稷 种质资源 抗黑穗病 鉴定 评价
  • 简介:舍他康唑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谱微生物作用及炎活性。该文就近年来有关舍他康唑炎活性的体内外试验和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舍他康唑 抗真菌 抗炎活性
  • 简介:小麦纹枯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土传病害。培育、推广纹枯病小麦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普通小麦中源匮乏,严重制约纹枯病小麦育种的进展。为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纹枯病新源,本试验通过人工接种、抗病鉴定方法,在江苏省和北京市两地,对来源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102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系,进行4年的纹枯病抗性的多环境鉴定。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品系间对小麦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在其中进行小麦纹枯病源的筛选是有效的。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扬麦12相比,这102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大部分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或中水平,其中一些品系在多年多点鉴定中表现稳定抗性,如ZC93、ZC111、ZC112、ZC123、ZC172、ZC206和ZC221表现为抗病水平,病情指数低于目前最好的普通小麦源,可作为纹枯病小麦育种的新源。

  • 标签: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小麦纹枯病 抗性 病情指数
  • 简介:选取19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对8个小麦育种亲本进行成株期和苗期叶锈病鉴定及基因推导,同时利用与24个叶锈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31个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检测。推测出L83#-5与L83#-6含有Lr1,可能含有Lr2c和Lr42;L/PL2003-1含有Lr1,可能含有Lr2c、Lr28和Lr42;贵农13号可能含有Lr28;92R137可能含有Lr2c和Lr28;L201含有Lr1,可能含有Lr2c、Lr16和Lr28;TM可能含有Lr41和其他叶锈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的8个小麦育种亲本中TM的叶锈性最好,具有很好的叶锈病应用潜力,可作为小麦叶锈病育种的重要源。

  • 标签: 小麦育种亲本 抗叶锈基因 基因推导 分子检测
  • 简介:黑星病黄瓜材料HX1为试材,接种黑星病菌(Cladosporiumcucumerinum)2h、8h、20h、32h和72h的叶片作为试验方(Tester),相应的未接种叶片作为对照方(Driver),利用SSH技术,构建了黑星病菌侵染初期的正向和反向cDNA-SSH文库。用巢式引物PCR检测插入片段,获得了200个阳性克隆,通过测序,除去重复序列,共得到105个UniqueESTs,其中50个为singleton,55个为contings。与非冗余蛋白数据库进行BLASTx比对,结果显示,17条ESTs未找到同源序列,88条非重复序列和已知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占全部ESTs序列的83.8%,其中86条ESTs与非冗余蛋白数据库已知功能的蛋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结合高密度点阵膜杂交差异筛选,阳性率为75.0%。经初步分析这些序列的功能,差异表达的ESTs功能涉及能量和基础代谢、信号转导、蛋白和核酸代谢、光合作用及逆境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等方面,为研究黄瓜黑星病基因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黄瓜 黑星病 抑制性消减杂交 差异表达
  • 简介: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对183份小麦品种进行了麦红吸浆虫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抗、中、低、感虫、高感的小麦品种,分别占参试品种的24.59%、16.94%、18.58%、14.21%、25.68%。不同抗性类型的小麦品种其穗被害率、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抗性指数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类型45份,中类型31份。这些品种既可作为麦红吸浆虫发生区控制麦红吸浆虫危害的主推品种和后备品种,也可作为亲本材料提供给育种单位利用。

  • 标签: 小麦品种 麦红吸浆虫 抗性分析
  • 简介:稻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是一种单食性水稻害虫,根据其对水稻品种的危害,可分为生物型1、2、3、4等类型。它对亚洲各国水稻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实践证明,利用虫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稻褐飞虱的生物学特征和分布、生物类型,着重介绍稻褐飞虱基因的研究和利用现状,并对今后开展稻褐飞虱基因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水稻 稻褐飞虱 抗稻褐飞虱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硼酸对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菌株的生长状态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加入0%、0.1%、0.15%硼酸(w/v)的Lee’sglucose培养基于25℃和37℃分别培养8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观察各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状况。结果25℃培养条件下,0.1%的硼酸明显抑制白念珠菌生长,其中对HJ065的抑制效果最明显,0.15%的硼酸进一步抑制白念珠菌生长,并且SC5314、HJ058菌株的菌丝生长能力随硼酸浓度增高而减弱。37℃培养条件下,硼酸对白念珠菌生长状态和菌丝生长能力的抑制效果较25℃更明显。相同培养条件下,硼酸对不同CAI重复数的白念珠菌的抑制效应存在差异。结论硼酸对白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菌株的差异性。其抑制作用与培养温度有关:表现为生理温度下抑制作用更明显。硼酸对8株白念珠菌抑制作用与CAI的重复数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白念珠菌 硼酸 耐受性 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