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红火蚁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利用其相互清洁和交哺行为等社会性昆虫特有的生活习性,使杀虫剂在巢群内传导,可以达到全巢药剂控制的目的。然而,有关茚虫在红火蚁巢群内的传导效应尚未见有详细报道。[方法]采用供药蚁/受药蚁模型,研究了药剂剂量、供药蚁—受药蚁比例、处理时间对茚虫在红火蚁工蚁间横向传毒的影响。[结果]剂量越高,受药蚁的死亡率越高,25ng·头-1处理组受药蚁死亡率为14.1%~70.0%,而50ng·头-1处理组的受药蚁死亡率最高可达100%;供药蚁—受药蚁比例显著影响茚虫的传毒,比例为1∶1时,50、100、250、500ng·头-1处理组受药蚁死亡率可达100%;随着时间延长,受药蚁的死亡率升高,但在12h后,供药蚁死亡率最高仅为8.0%,表明茚虫具缓效特性。[结论与意义]本研究明确了在红火蚁工蚁间茚虫横向传毒的剂量、时间和供药蚁—受药蚁比例的效应,为应用该药剂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红火蚁 茚虫威 横向传毒
  • 简介:通过1例16岁女孩由申孢子丝菌导致的皮下孢子丝菌病,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有效,回顾申孢子丝菌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以此来提高孢子丝菌感染的诊断水平。

  • 标签: 申克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病 伊曲康唑
  • 简介:人类在血型检测中遇到的年难题,终于破解。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人ABO血型纳米磁珠检测技术与试剂开发”,在理论、技术与工艺三方面获得突破,解决了红细胞不能长期保存的国际性难题,并将结束我国血型检测长期以来只能测定一半血型的局面。

  • 标签: ABO血型 检测技术 破解 基金项目 企业创新 长期保存
  • 简介:2006年10月30日重阳节于上海,有来自北京的邓希贤、张人骥,广州的孙桂芬,与当地的郑则慧、张玉砚及亲人,魏乃森、于宗瀚以及海外归来参与的黄晔及亲人等新(1949年三校合并后)北大校友相聚一堂,为我国著名的脑科学专家张香桐教授祝贺岁寿辰。

  • 标签: 重阳节 脑科学 专家
  • 简介:孢子丝菌是孢子丝菌病的致病真菌,作为一种双相型真菌,室温培养为菌丝相,37℃则为酵母相。哪一种生长状态的药敏试验结果更准确可靠、并能指导治疗尚有争议。就此对其体外药敏试验的影响因素、试验方案的改良以及试验条件的探索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申克孢子丝菌 体外药敏试验 综述
  • 简介:对重庆地区的野生合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合资源17种(含变种);分析了野生合资源在重庆地区的分布特征和资源现状;初步评估了重庆地区野生合资源受威胁情况及其综合价值,并提出保护和利用建议。

  • 标签: 野生百合 资源调查 受威胁现状 综合价值 重庆
  • 简介:我国人常说,“一笑治病”,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笑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这句话做出了科学证明。科研小组通过实验发现,欢笑能刺激血液流向心脏,而悲伤则减缓血液流动。由此进一步证明,笑能通过刺激血液流动起到增强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 标签: 验证 医学 血液流动 马里兰大学 实验发现 身心健康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他莫司对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70~85g,随机等分为三组。A组大鼠为他莫司加五脂胶囊组,每日给予他莫司(普乐可复AstellasIrelandCo.,Ltd生产)2mg/kg和五酯软胶囊(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粒/kg;B组为他莫司组,每日给予他莫司2mg/kg;C组为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均在空腹时灌胃给药,用药1h后喂食。用药时间为5个月。每月监测大鼠他莫司血药浓度和空腹血糖。结果在用药的1~5个月期间,A组大鼠他莫司血药浓度均明显高于B组。在用药的第1个月和第2个月,三组大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第3个月后,A、B两组大鼠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组大鼠血糖略高于B组,二者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4、5个月后A、B两组大鼠的血糖持续升高,并且A组大鼠血糖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的胰岛素分泌指数和敏感指数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他莫司通过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大鼠血糖升高,这种升血糖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

  • 标签: 他克莫司 不良反应 血糖 胰岛素 移植后糖尿病 大鼠
  • 简介: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联合组织开展了“100位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150位候选人中有近五分之一为奋斗、或曾奋斗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科技工作者。

  • 标签: 新中国 人物 袁隆平 联合组织 科技工作者 评选活动
  • 简介:[背景]研究昆虫体色不仅在昆虫系统学中,而且在生物学、生态学和害虫防治等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取食植物叶片的幼虫体色表现为绿色,该绿色是由类胡萝卜素与蓝色四吡咯色素结合所形成,叶绿素又属于四吡咯化合物.但目前尚未见昆虫体内含叶绿素的报道.[方法]在田间套笼饲养玫瑰三节叶蜂幼虫,饲养至5和6龄时,借鉴植物叶绿素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并在6龄时用杀虫剂茚虫处理,观测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5和6龄玫瑰三节叶蜂幼虫均含有叶绿素,且5龄幼虫含量高于6龄幼虫.其中,5龄幼虫叶绿素a含量为1.6780mg·g-1,叶绿素b为0.6847mg·g-1,类胡萝卜素为0.4797mg·g-1;6龄幼虫叶绿素a含量为1.2726mg·g-1,叶绿素b为0.5187mg·g-1,类胡萝卜素为0.4863mg·g-1.剔除幼虫消化道后,5龄幼虫叶绿素a含量为0.4008mg·g-1,叶绿素b为0.2618mg·g-1,类胡萝卜素为0.2444mg·g-1;6龄幼虫叶绿素a含量为0.4299mg·g-1,叶绿素b为0.3826mg·g-1,类胡萝卜素为0.2859mg·g-1.用茚虫处理后,6龄幼虫体内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含消化道)显著下降,其中,叶绿素a下降约48%,叶绿素b下降约34%,类胡萝卜素下降约37%;而对于剔除消化系统的6龄幼虫,茚虫处理后,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小.[结论与意义]玫瑰三节叶蜂幼虫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杀虫剂能降低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且其体色可能与叶绿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玫瑰三节叶蜂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茚虫威
  • 简介:目的:基于大肠杆菌质粒pMMB207,构建贝氏柯斯体穿梭载体,建立贝氏柯斯体转化系统。方法:利用PCR分别扩增eGFP基因、Kan~R抗性基因、贝氏柯斯体组成型表达启动子P311和P1169等4段序列,然后用融合PCR技术将4段序列融合为P311-eGFP-P1169-Kan~R串联序列,经KpnⅠ和XhoⅠ酶切后,连接至经同样双酶切的pMMB207骨架上,构建穿梭载体p207-GK;将穿梭载体电转化至贝氏柯斯体,用ACCM-2培养基进行传代培养或感染BGM细胞;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基因的表达,传代至eGFP基因高表达时,用半固体平板培养法克隆分纯贝氏柯斯体转化株。结果:构建了贝氏柯斯体穿梭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eGFP的贝氏柯斯体转化株,并完成了克隆分纯。结论:建立了完整的贝氏柯斯体转化系统,为后续用遗传学方法研究贝氏柯斯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贝氏柯克斯体 Q热 穿梭载体 转化 RSF1010质粒
  • 简介:通过对云南省内11个区系野生合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了云南11个区系中有9个区系分布有野生合资源,云南野生合的地理分布特点和种群数量,以及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野生合资源的建议。

  • 标签: 云南 野生百合 分布现状 保护
  • 简介:目的:观察低剂量敌虫对高脂模型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A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加敌虫清晨空腹灌胃(18mg·kg^-1·d^-1);B组:单纯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检测喂饲饲料前和喂饲后5周、10周、15周血清PON1、胆碱酯酶(CHE)、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和血糖(GLU);实验第5周、第10周每组处死5只免,第15周处死全部剩余兔,取主动脉全段,苏丹Ⅳ染色,Photoshop系统测定粥样斑块面积占内膜面积的分比;检测肝PON1活性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RR)。结果:喂饲高脂高胆固醇后,A组和B组动物的TC、TG、HDL、LDL、CRP、GLU水平明显增高,但A、B组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PON1、肝PON1活性降低,但A组PON1活性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动物主动脉EDRR均降低,A组EDRR降低大于B((P〈0.05);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各组动物主动脉均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但A组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内膜面积分比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敌虫加速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ON1活性有关。

  • 标签: 敌百虫 动脉粥样硬化 对氧磷酶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 简介:目的对北京市肿瘤研究所及本实验动物学部保存的$180进行了克隆培养,根据克隆细胞的腹水生长特性,从中选出8株克隆,对不同克隆$180细胞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免疫组化法测不同克隆细胞的蛋白质分布,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克隆细胞的DNA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克隆细胞表面结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克隆细胞的电泳图谱。结果其中3株克隆从uJ见腹水之日起,腹水即为血性;1株微显血性;4株在接种腹腔7日内腹水无血性。扫描电镜观察6株克隆细胞表面结构,各具特点,有所不同。流式细胞仪测定6株不同S180隆细胞DNA含量,分别为8.5,9.3,7.9,8.5,8.6,8.3pg。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不同克隆与11种抗体反应有所不同,一旦与某抗体反应阳性,则阳性细胞比率均在97%以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克隆细胞s1H10及S2D9的电泳图谱,S1HIO克隆细胞有33条带,S2D9隆细胞有30条带。结论8株克隆细胞各具特点。

  • 标签: 克隆细胞 腹水 血性 S180 流式细胞仪 DNA含量
  • 简介:小GTP结合蛋白属于Rho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抗逆和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筛选非亲和条锈菌小种CYR32侵染诱导的抗条锈病基因Yr5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5)cDNA文库,分离获得1个Rop家族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TaRop2(TriticumaestivumRop2)。TaRop2包含1个591bp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编码含19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1.52kD,理论等电点为9.49。通过在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发现TaRop2分布于细胞核内和细胞膜上。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盐处理、非亲和条锈菌小种CYR32和亲和混合白粉菌菌株侵染时,TaRop2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但被干旱、高温、低温和ABA处理抑制。说明TaRop2可能参与小麦防卫和抗逆反应过程。

  • 标签: 小麦 条锈菌 小GTP结合蛋白 防卫反应 胁迫反应
  • 简介:在对黄萎病菌胁迫处理的海岛棉Pima90-53根组织全长cDNA文库分析中,筛选到一个与黄萎病胁迫相关的杂合富含脯氨酸蛋白(hybridproline-richprotein)基因,将其命名为GbHyPRP1。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747bp,开放阅读框945bp,编码一个由3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包含信号肽、N端富含脯氨酸域及C端PollenOleeI域。同源序列分析显示,GbHyPRP1与来自雷蒙德氏棉、陆地棉和亚洲棉的HyPRP1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5.95%、93.87%和91.34%。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受黄萎病菌胁迫后海岛棉根部GbHyPRP1表达显著下调。将GbHyPRP1基因克隆至植物超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获得转基因植株。病指统计分析表明GbHyPRP1过量表达显著降低了拟南芥对黄萎病的抗性。据此推测GbHyPRP1参与棉花抗黄萎病,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负调控因子。

  • 标签: 海岛棉 GbHyPRP1 克隆 拟南芥 黄萎病
  • 简介:孢子丝菌是一种重要的双相型真菌,其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皮肤感染.研究该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对于深入了解其致病性及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申孢子丝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申克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病 毒力因子 抗感染免疫
  • 简介:目的研究灰黄霉素、霉唑及灰黄霉素、霉唑与地塞米松组合成的联合药物对红色毛癣菌在体内、外活性影响。方法在体外分别应用灰黄霉素、地塞米松、霉唑、灰黄霉素:霉唑:地塞米松=5:5:1联合药物的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红色毛癣菌,确立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和联合药物的分数抑菌浓度(FIC);制作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皮肤癣的豚鼠动物模型,根据豚鼠用药部位分成四组,对豚鼠皮疹进行疗效的评估。结果体外实验联合药物的MIC小于单药的MIC,且联合药物起协同和次协同作用;体内实验中联合用药组对动物受损局部皮肤给药后,对红色毛癣菌所致皮损积分为(1.89±0.68),与对照组(3.33±0.69)比较,可明显减轻局部皮肤损伤病变程度,该药优于霉唑组(2.33±0.69)、灰黄霉素组(2.11±0.58)。结论短期内灰黄霉素、霉唑与地塞米松组合成的联合药物有较强的抗红色毛癣菌和抗炎作用,其抗菌活性强于单独药物的灰黄霉素和霉唑。

  • 标签: 灰黄霉素 克霉唑 地塞米松 红色毛癣菌 抗真菌活性 联合应用
  • 简介:目前,柔念珠菌(Candidakrusei)因能引起多种感染如真菌血症,眼内炎和心内膜炎,且多发生于住院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而受到广泛重视。实验室研究显示柔念珠菌比白念珠菌(C.albicans)毒力弱,其致病力与其强大的凭借细胞表面疏水性附着于非生物表面而繁殖的特性有关。此外,柔念珠菌与其他医学上重要的念珠菌在结构、代谢特点上均有显著不同,并在对宿主的防御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认识。

  • 标签: 克柔念珠菌 黏附性 毒力 细胞表面疏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