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度他雄胺对大鼠附睾精子和生育的影响,探索调节雄性生育的睾丸后作用靶点.方法使用度他雄胺20和40mg/(kg·d)大鼠灌胃给药,连续2周.给药结束后雄雌鼠按1∶2合笼,计算生殖指数;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力和形态;采用SYBR-14和PI双重荧光染色计算精子存活率;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睾酮(T)和双氢睾酮(DHT)血清浓度;采用HE染色法对各组睾丸、附睾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度他雄胺低、高剂量组双氢睾酮浓度均显著下降,分别为0.54和0.28nmol/L(P<0.01),精子活力明显降低,分别为39.0%和28.7%(P<0.01),畸形率分别增加为10.3%和15.6%(P<0.05),最后受孕率分别降为62.5%和38.4%.而睾酮水平和交配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睾丸和附睾亦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度他雄胺通过抑制DHT生成,影响附睾精子成熟而导致大鼠不育,为今后男性避孕和不育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度他雄胺 附睾 精子成熟 生育力
  • 简介:花脸香蘑是一种尚待开发的野生食药用菌。发酵料、室外荫棚熟料覆土和室内可控出菇试验房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可以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周年栽培,培养条件为菌丝最适培养温度22~25℃,子实体原基形成温度18~22℃,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18~26℃;菌丝适宜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空间相对湿度以60%为宜,子实体原基形成和发育的空间相对湿度90%~98%,要求通风良好,覆盖富含腐殖质且透气性、保湿性良好的土壤有利于花脸香蘑子实体原基形成和生长发育。

  • 标签: 花脸香蘑 发酵料 熟料覆土 可控出菇试验房 周年栽培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于本院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13例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观察总结其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经治疗,45例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术期,1例出现轻度尿路感染,无假体松动与脱位发生,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8.67±4.85)分,优良率为95.6%。结论:创伤骨科中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骨科 人工关节治疗技术 效果
  • 简介:通过茶树品种、叶片龄期及叶片化学成份对茶树内生真菌分布影响的研究,发现:(1)在供试的4个荼树品种中,黄旦的内生真菌分离频率达100%,而福云六号只有7.5%,表明茶树品种不同或遗传背景不同,其叶片中内生真菌的发生存在明显差异。(2)随着茶树叶片的成熟,叶片中内生真菌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与叶片龄期呈正相关,叶片龄期影响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3)不同龄期叶片水浸提液对Colletotrichum、Pestalotiopsis、Guignardia三种茶树上的主要内生真菌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添加15%的茶多酚,对此3种内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有所不同,表明茶树叶片的化学成份是影响内生真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茶树 内生真菌 品种 叶片龄期 化学成份
  • 简介:采用无菌子宫摘取术,在隔离器中剥离子宫取仔16只,生存15只,在我国首次采用每24小时插胃管灌胃5-6次的人工哺乳方法,哺乳15只.离乳6只。粪便、垫料、棉拭子经无菌检查,均无细菌生长。同时对人工乳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比较了人工乳灭菌温度与时间对各营养成分破坏情况,比较了人工乳、豚鼠母乳与小鼠母乳之间的差异。

  • 标签: 无菌检查 小鼠 子宫 插胃管 首次 灌胃
  • 简介:【背景】植食性昆虫对产卵场所的选择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寄主植物的发育阶段和被同种其他个体利用程度是影响其产卵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方法】采用野外罩笼的选择性试验,观察了广聚萤叶甲成虫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被取食程度、不同落卵量的豚草植株的产卵选择行为,分析产卵选择频次,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识别期以估计产卵选择偏好性。【结果】开花期豚草被选择产卵的风险(瞬间概率)仅为生长期的16.5%,苗期豚草被选择产卵的风险为生长期的34.1%;成虫对3种被食程度豚草的产卵选择频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n=20,P〈0.01),在3级被食程度豚草上产卵次数最多(12次),而在5级被食豚草上产卵次数最少(2次),表明成虫明显偏好将卵产于已被中等程度取食的植株上;成虫对不同落卵量植株(0、4、8个.株-1)未表现出显著的产卵偏好,对不同密度(高、低)斑块的豚草的产卵选择亦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豚草生育期和被取食程度影响广聚萤叶甲雌虫的产卵选择,而植株上的落卵量和豚草密度对产卵选择没有影响。

  • 标签: 产卵选择 取食为害 植物密度 落卵量 寄主专一性
  • 简介:目的:设计靶向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保守区的人工microRNA(amiRNA),考察其对HBV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比对HBV全基因组现有序列,选择保守区设计amiRNA,定向克隆到pcDNA6.2-GW/EmGFP-miR载体,将amiRNA载体与HBV复制载体pHBV1.31共转染HepG2细胞,72h后收取细胞上清,ELISA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g)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amiRNA可显著抑制细胞上清HBsAg、HBeAg和HBVDNA的水平。结论:amiRNA作为防治HBV感染的潜在有效手段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人工microRNA RNA干扰
  • 简介:小麦纹枯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土传病害。培育、推广抗纹枯病小麦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普通小麦中抗源匮乏,严重制约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进展。为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纹枯病新抗源,本试验通过人工接种、抗病鉴定方法,在江苏省和北京市两地,对来源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102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系,进行4年的纹枯病抗性的多环境鉴定。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品系间对小麦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在其中进行小麦纹枯病抗源的筛选是有效的。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扬麦12相比,这102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大部分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抗或中抗水平,其中一些品系在多年多点鉴定中表现稳定抗性,如ZC93、ZC111、ZC112、ZC123、ZC172、ZC206和ZC221表现为抗病水平,病情指数低于目前最好的普通小麦抗源,可作为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新抗源。

  • 标签: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小麦纹枯病 抗性 病情指数
  • 简介: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BAC)是在大肠杆菌F质粒的基础上建成的高容量、低拷贝的质粒载体。BAC载体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筛选、基因组测序、新基因的发现、图位克隆、BAC微阵列、转基因和动物品种资源保存等方面。本文综述了BAC载体的发展及其应用。

  • 标签: BAC载体 文库构建 基因组测序 转基因 动物品种资源保存
  • 简介:东方田鼠(Microtusfortis)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南17个省区,在韩国及俄罗斯也见报道.国内对该鼠的5个亚种,即指名亚种(M.f.fortis)(西北)、东北亚种(M.f.pelliecus)、辽宁亚种(M.f.dolichocephalus)、长江亚种(M.f.calamorum)和福建亚种(M.f.fujianensis)(华南),作过一般生物学描述[1],对于东方田鼠研究得较多的是长江亚种,60年代有人对该种动物的生态学特点进行了报道,近期对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种群动态、繁殖特性、迁移行为也有系列研究[2],特别是该种动物具有对日本血吸虫天然抗感染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本研究通过对人工繁殖的东方田鼠的细胞遗传学的观察,了解该种动物的染色体数目的范围、染色体核型以及染色体G带特征.

  • 标签: 东方田鼠 系列研究 华中 抗感染 日本血吸虫 染色体核型
  • 简介:利用比色法简便、准确和快速地测定发酵生产的古尼虫草菌丝中甘露醇含量.结果表明,甘露醇的最大特征吸收峰在412nm处,质量浓度在10~50mg/L范围内线性较好,其回归方程ρ=-0.842+97.329A,r=0.9992;平均回收率100.24%,RSD=0.54%(n=5).样品中甘露醇采用水提取法,提取时间2h.甘露醇显色后20min内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在测定时要注意排除果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用此法测得发酵古尼虫草菌丝体中甘露醇的含量为7.4%,RSD=0.24%(n=6).

  • 标签: 古尼虫草 古尼拟青霉 虫草酸 D-甘露醇 比色法 含量测定
  • 简介:对4个不同来源人工蛹虫草菌株进行平板试验,在培养条件相同情况下,观察比较其生长情况;对相同菌龄不同菌株菌丝体所含虫草素进行超声波提取。结果表明:峰面积与虫草素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高,其中菌株YJ113菌丝体虫草素含量最高,为0.505%,其次为菌株YJ111、YJ114,最低的是YJ112,仅0.097%;菌丝湿重依次为YJ113〉YJ111〉YJ114〉YJ112;不同蛹虫草菌株菌丝湿重与其虫草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蛹虫草 菌丝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虫草素
  • 简介:人工湿地系统是模拟自然湿地,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去除污染物,从而实现净化污水、美化环境的功能,是一种经济环保且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微生物作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污水、废水中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本文从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和影响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去污能力的三个因素,温度和营养物质、基质方面,总结归纳了人工湿地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人工湿地 微生物 除氮 活性
  • 简介:以4份老芒麦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100%RH高温高湿老化法(AA)对老芒麦种子进行不同梯度的老化处理,探讨老化后老芒麦种子活力和种子内部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4份老芒麦种子的各项活力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生理生化指标中,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出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而丙二醛含量则出现整体一致的上升趋势,POD活性变化无规则,SOD活性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CAT活性则发生整体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将为老芒麦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完整性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 标签: 老芒麦 人工老化 种子活力 生理生化变化
  • 简介:采用显微观察和PCR检测分析了人工接种后稻曲病菌在水稻穗部的增殖状况。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的菌丝首先附着在花粉上或花丝上,柱头上未发现有菌丝附着;后期(接种后8d)在柱头上有附着菌丝的花粉粒。显微观察和PCR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小穗内菌丝增殖的速度不同,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生规律提供了信息。

  • 标签: 稻曲病菌 人工接种 PCR 组织观察
  • 简介:[背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的人类活动介导的多种侵扰,如烈性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入侵.很多研究调查了红树林生态系统底栖动物群落对互花米草入侵的响应,但互花米草移除对生物群落的影响鲜有报道.[方法]选取位于山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的3个断面(山角、永安和北界),分别在3个断面定量采集互花米草拔除前和拔除后的底栖动物,比较其物种组成、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研究人工拔除互花米草对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互花米草拔除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选取的3个断面上共观测到1~3种拔除前后共有的物种,且优势种在3个断面上均发生了变化;物种丰富度在2个断面(永安和北界)上略有增加,在一个断面(山角)上降低;在3个断面上,互花米草拔除后生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都显著降低.[结论与意义]底栖动物群落的这些显著变化会对其栖息地内以及周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及红树林的生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当大规模人工移除互花米草时,需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合理、有效的互花米草清除策略,保护脆弱的红树林生态系统.

  • 标签: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红树林 互花米草 生物量 物种丰富度 物种栖息密度
  • 简介:根据GenBank报道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氨基酸序列和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设计,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得到适合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目的TIMP-2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质粒pPIC9中,构建了pPIC9-T2表达载体,PCR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得到了正确的TIMP-2基因序列.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剂 人工合成 克隆 GENBANK 毕赤酵母
  • 简介:目的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48只健康恒河猴在非麻醉状态下及30只健康恒河猴在麻醉状态下的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两种状态下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旋转型粘度计测定及分析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健康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结果血液生化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GGT、AST、CREAT、TBIL、DBIL、P3+、TF;较明显低(P<0.05)的项目有ALT、ALP、LDH、HBDH;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UA、Ca2+、CK-MB、ALB,较明显高(P<0.05)的项目有TPROT.血常规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RBC、Hct、MCV、MPV、RDW、NEUTRO,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MCH、MCHC、PLT、LYM、MEDIAN.血液流变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还原低切,血沉K值,聚集指数;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变形指数,电泳指数.结论本文测定并比较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健康恒河猴在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讨论分析了两组数值之间的差异和原因,了解应激反应和麻醉剂对动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 标签: 血液生化值 麻醉 恒河猴 血液流变 血液常规 全血
  • 简介:森林是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加强林木育苗成为森林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林木育苗指的是对各种林木从幼木时期开始管理,并且期间进行合理的管理,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以及森林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林木育苗进行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林木的存活率.

  • 标签: 林木育苗 技术要点 林木管理
  • 简介:锥栗在将乐县广泛分布,笔者经多年探索,整理了一套适合山地锥栗生产的锥栗育苗、定植、早期密植的高效栽培技术

  • 标签: 筐培 密植 高效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