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在学术界畅行不衰的“二重证据”是由王国维先生率先提出的.该“二重证据”在古史研究领域迄今仍然颇具影响力.实际上“二重证据”既包括狭义的历史学者用考古资料来补正历史文献,亦包括考古学者通过运用历史典籍来解读和印证考古发掘资料.例如:久负盛名的临淄齐国故城五号东周墓的殉坑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的,年代是春秋晚期,关于该墓墓主的认定便是借助了传世历史文献.伴随着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相互渗透,以“二重证据”为基础,出现了“多重证据”.“多重证据”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合成作战,联合攻关,形成多重证据,是在新时代对“二重证据”的新发展.通过对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坑中殉数量的研究及骨骼等的鉴定,不仅能识别这些殉龄并发现体质的变化,甚至能够揭示出其品种来源和饲养方式及养业的发展规模等多方面的情况,而这就得通过兽医学、生物学乃至统计学等多学科的介入以获得多重证据、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运用由“二重证据”发展而来的“多重证据”,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就能够深入地揭示东周时期的齐文化,对东周齐文化的深入探讨应该是由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多学科来共同进行的.

  • 标签: 二重证据法 多重证据法 东周齐国殉马坑
  • 简介:“雍廪”并非人名,而是地名“雍林”的音近通假。《左传》《管子》等文献的“雍廪无知”,其实是《史记·齐太公世家》“雍林人袭无知”的简略表述。“雍廪无知”于《国语》等文献中又作“渠丘实无知”,“雍廪”与“渠丘”是大地名与小地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于《春秋》中又作“齐人无知”,称国名是由《春秋》地名书写义例所致。

  • 标签: 雍廪 无知 雍林 渠丘 地名
  • 简介:从考古资料可知,东周齐国贵族墓葬有的殉葬马匹,集中见于中高级贵族墓葬中。殉葬的马匹应按照一定的标准选取,而非随意使用,其殉葬方式包括车马同殉和单独殉两种。根据文献记载可知,在春秋早中期,齐国的殉主要是由东部的莱国输入;春秋晚期开始主要是由本国饲养。

  • 标签: 东周 齐国 殉马葬俗 来源
  • 简介:韩少功的《桥词典》除了文体方面的创新,作者对人物的书写也别具特色.他没有用大量笔墨集中刻画某一角色,而是以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点染刻画了众多生活在桥村的人物形象,描绘了那一时代特有的乡村风貌.在这一书写过程中,融入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发展、人格的重建方面的忧虑与期待.

  • 标签: 韩少功 《马桥词典》 人物书写 叙事角度
  • 简介:东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舍身求法的高僧。献是继显、宝云、智猛和勇等之后的又一位西行求法僧。献的西行,往返均取“青海道”;在西域,献先后游历了吐谷浑管辖的鄯善国故地,和芮芮控制下的于阗、龟兹和高昌等国。献取得的佛牙,是从乌缠国流入于阗国的,乌缠国即汉代的乌秅国、显记载的於麾国,也即玄奘记载的乌铩国;佛牙来到汉地后,曾经由陈武帝、隋文帝和唐宣宗等帝王公开供奉,流传有绪,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佛教圣物之一。

  • 标签: 青海道 乌缠 法献 佛牙 西域史地
  • 简介: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重要的是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不仅要对其核心文化价值进行继承,还要在形式、工艺、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徐州香包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徐州庄香包在工艺发展方面积累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香包工艺产品产业化,打造品牌;传承方式机动灵活;传承文化内涵,适应时代发展;运用互联网拓展营销途径;发展香包文化旅游产业。这些成功经验为其他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徐州马庄 香包 民间工艺 传承 发展途径
  • 简介:进祥(1829-1916)字云卿,甘肃固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人,清末民初著名回族将领,历任广东、广西、甘肃等地总兵、提督。清末被朝廷册封为建威将军,民初被中华民国政府授予陆军上将军衔,任大总统军事顾问等军职。晚年告老还乡,住固原三里铺"提督府",深居简出,专务伊斯兰功修,不参与社会活动,只关注当地回民教育事宜。享年88岁,安葬于出生地固原撒目尔村祖坟。

  • 标签: 宁夏回族自治区 人物研究 将军 清末民初 中华民国政府 固原市
  • 简介:服气是道教重要修炼方法之一。通过对唐宋之前相关道经的研究,可获知道教关于服气的总体理论,并可清楚地看到道教服气在理论上的重要变化,即从早期的服外气理论到唐代之后服内气理论的转变。服外气的理论和方法随着道教的发展而逐渐丧失了在道教修炼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但却作为独立的技术存留在更广泛的医学和养生实践当中。

  • 标签: 服气 内气 外气
  • 简介:荀子的礼与法家的看似接近,都具有制度化、成文化的特征,实则非常不同。荀子的礼治仍是在孔子的思路上,即良治是按照周朝的制度遗存进行改良,而且其礼学的关注点是普遍的人。法家的法治则认为周朝的礼制已经不适合新的政治形势,所以要用君主集权的法治来统治社会,而其法学正是为此而进行的特殊性思考。这种差异决定了法家之学具有的是特殊的时代价值,而荀子的礼学则更具有普遍性意义。

  • 标签: 荀子 法家
  • 简介:《中论》广说诸不成以显无生之义,其理路有二一是通过展示各种边见所造成的两难困局来说诸不成;二是直接向缘起开刀,在世间共许的缘起上显示诸不成。若按吉藏“三中说”判定,第一种理路只得“尽偏中”,未达“绝待中”,尚不是中道究竞义。龙树依世间共许的“此有故彼有”说“彼此俱无”,以大乘“无生”义重说因缘相,开显缘起甚深之义。

  • 标签: 中论 缘起 诸法不成
  • 简介:加拿大哲学家瑞比通过反省一些哲学咨询师的理论及其应用,提出了哲学咨询的四阶段.“自由漂浮”是哲学咨询的第一阶段,哲学咨询师在此阶段鼓励来访者随意自在地说出任何想说的话语,使用苏格拉底式的“助产术”方式帮助来访者将问题浮现后,随即就进入到了“即刻问题解决”的第二阶段.哲学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找到澄清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发展出一套哲学理性的思维能力,从而能解开困扰其自身问题的症结.当来访者对即刻问题的解决获得满意时,哲学咨询师与来访者都要进入哲学咨询的第三阶段,即“有意向性的教与学”.哲学咨询师在此阶段不仅要与来访者讨论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帮助来访者将哲学推理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进入哲学咨询的第四阶段,即“超越”阶段.来访者通过与哲学咨询师的多次对话后,发展出推理能力和对话技巧,学会如何超越个人目前的状况,使自己不再沉溺于过去的痛苦,建立起一套属于自我的价值体系.哲学咨询作为哲学践行的一种社会应用形式,其方法及其实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自由漂浮 即刻问题的解决 意向性的教导行为 超越
  • 简介:学生的问题行为与自身一些不合理信念或观念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从而引发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由于其自身年龄特点和认知发育的不成熟,他们在描述事件时模糊不清,矛盾、不合理,使问题变得复杂,这时需要教育者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有利于教育者准确地把握学生问题行为的性质、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知,积极归因,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本文借助学生问题行为引发冲突的三个具体案例阐述了具体谈话的概念、应用原则与使用方法。

  • 标签: 具体谈话法 问题行为 校园暴力
  • 简介:金刚萨埵忏悔是藏传密教前行的基础修行内容,本文尝试从现代精神分析视角解读金刚萨埵观修方法的神秘外貌下所蕴含的心理机制,阐明其中触及并试图修复的人类深层心理创伤,指出金刚萨埵修行乃是通过直觉性的运用人类童年本具的想象性内化和自我内在对话能力,将人生最主要的三大创伤:口腔阉割、肛门阉割、生殖器阉割及随之而引发的诸多人格障碍,在持续的观想念诵中一一面对、修复,从而为后面的密法正行奠定基础。

  • 标签: 金刚萨埵 精神分析 创伤
  • 简介:与集中研究“人类解放”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相区分,对《〈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的研究应当更加注重“人类解放”的前提问题。“神圣形象”就是人的自我异化,其根源在于“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然而,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批判“非神圣形象”自我异化的根本任务。这就是“人类解放”的前提。从宗教批判出发,明确解放是人从国家和政治统治中解放出来。从政治批判出发,表明解放必须从“德国人”的政治解放上升到“人”的普遍解放。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力量在于现实的变革,即无产阶级通过彻底的革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 标签: 宗教批判 政治批判 前提批判 人类解放
  • 简介:在大同构想中,康有为尤为注重对于智和仁的奖励与申彰,奖智和奖仁在康有为的大同构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智仁彰”既是大同世政治运转之依凭,同时亦是在竞争消弭之境况下,防止大同世退化变质之重保障。然而,深入检视可以发现,康有为之“智仁彰”本质上是一种“智一元论”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与其意欲达成的大同世之间存在一种自反性的矛盾。“智仁彰”的施行非但不能达成康有为“人皆平等”的大同愿景,适相导致“阶层分立”之严重后果。康有为思想中强烈的“智识主义”倾向,既与有清以来儒家智识主义不断孳衍的思想进路相顺承,又是康有为现实关切的思想表征。

  • 标签: 康有为 大同 智仁双彰 伦理悖论
  • 简介:哲学视域,通过对“为学”与“为道”的诠释和对《管子》“四篇”与《老子》的比较发现:二者均以自然之道为规制人生和社会的根本依据:二者所论之道有可知可得可效法之同和可言说与不可言说之异;由此形成二者哲学思想致思取向“为学”与“为道”的不同。《管子》“四篇”规制人生和社会的目标是通过对礼法的改革和完善,在现实世界中彰显和实现道,其致思取向是“为学”;《老子》规制人生和社会的目标在于回归道,其致思取向是“为道”。在一致崇尚自然之道的同时,对人为的礼法,《管子》“四篇”建设多于否定,《老子》否定多于建设。

  • 标签: 法哲学 为道 为学 《老子》 《管子》“四篇”
  • 简介: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似乎持有不同的农民观,尤其是毛泽东的农民观似乎很难被纳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中。但实际上,毛泽东的农民观并没有偏离马克思与列宁在阶级分析方面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相反地,毛泽东以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为原型所提出的农民观,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在此意义上可被视为阶级分析的一种中国式表达。

  • 标签: 农民观 阶级分析 毛泽东 马克思 列宁
  • 简介:有关中国司法改革的研究,应坚持结构分析与机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非偏执于某一研究进路.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司法改革首先是回应社会转型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即在确保司法制度内核处于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渐进地实现制度变迁.作为司法改革的结构性环境,“政治正确性”直接决定了司法制度设计及其变迁的方式、方向和效果;作为司法改革的机制调整方式,“技术性治理”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行动策略和行为惯性.同时,由于转型社会正义的掣肘,成熟的司法样态尚须我们考虑多种价值之间的关系.因此,关于中国司法改革的研究,我们需要更具张力的理论阐释.

  • 标签: 司法改革 政治正确性 技术性治理
  • 简介: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二十三》(以下简称《药王品》)讲述的是佛向宿王华菩萨宣讲药王菩萨的前身一切众生生喜见菩萨精勤修行、燃臂供养而获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的事迹。该经云,在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一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其时有一菩萨,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该菩萨一心求佛,精进修习苦行,经一万二千岁证得“现一切身色三昧”后又暗自发心:“我虽以神秘力供养如来,不如以身供养。”

  • 标签: 法华经 菩萨 敦煌 供养 三昧 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