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老年焦虑量表(GAI)进行中文修订,并对北京市1292名老年人进行测量,考察中文版GAI的使用情况,同时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焦虑水平基本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文版GAI维持了英文版的单维结构;(2)7.4%的老年人有弥患焦虑症的风险,女性焦虑得分高于男性,低龄老年人的焦虑水平高于高龄老年人,仅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与子女同住及独居老人;(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及朋友交往可进入方程.
简介:以笔者近年在上海浦东地区所做的田野调查、浦东川沙道士薛明德先生的口述资料为基础,本文尝试研究清末至解放初期上海浦东乡村道士的概貌。长久以来,这些乡村道士以“家族道士”的形式生存,世代延续着家族的道业。作为浦东地方社会中最主要的“仪式专家”,历史悠久的家族道士常常成为一个社区仪式生活的“主祭司”。通过提供传统的仪式服务与仪式指导,家族道士与社区的庙和村民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主顾关系。另一方面,浦东沿海社区的各个家族道士之间因为互拜法师形成的“师承”关联,以及共同的祖师祭祀、仪式互助等行动,使该地区的家族道士自然地形成一幅地方道士团体的面貌,表达了这些火居于社区之中的乡村道士的一种身份意识。
简介:尽管"情感"在传统伦理学理论中不是一个受到重视的词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情感不值得被关注。在当今农村社区生活中,以人情消费为表现形式的感情——"人情"——在农村社区生活中呈愈演愈烈之势。本文把情感确定为伦理学理论的关键词,以情感为路径来构建农村社区伦理,用道德情感主义理论指明农村社区伦理建设的情感之路。"人情"不是道德情感的基础,也不是道德判断的基础,相反,"人情"想要成为道德的情感,有必要经受道德情感主义的道德判断。道德意义上的人情是真情,使农村社区生活回归真情,既是我国当代农村社区伦理建设的理论任务,也是道德情感主义理论自身面对的巨大现实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