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耶利米哀歌》(下文简称《哀歌》)在《圣经》中是哀歌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国破家亡之时,先知通过哀歌抒发苦情。他们通过追述、肯诉、哀求,将他们的痛苦、哀怨、焦虑、失望等情绪全然表现出来。同时,《哀歌》生动地运用了人格化(personification)的对话体叙述方式,表述他们的苦难之情。值得注意的是,在《哀歌》出现的众多声音中,上帝却保持沉默。上帝的沉默是否意味着上帝在《哀歌》中缺席,进一步追问,上帝的沉默给他子民的信仰带来什么意义?《哀歌》用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表达上帝的子民在悲痛中行走,在苦境中自省,藉此在信仰中成长,活出新生命。另外,通过《哀歌》,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在苦难中挣扎,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勇气。
简介:相较于社会研究所的其他成员,马尔库塞对现象学运动的了解更为全面,判断更为准确。一方面,马尔库塞准确地指出了舍勒的客观一形而上学现象学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着重强调了海德格尔的一般此在现象学对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突破。另一方面,自1928年加入海德格尔圈子之后,马尔库塞就对现象学特别是海德格尔的一般此在现象学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这种批判归结为一点就是:海德格尔仅停留于对一般此在之历史性的生存论分析,而跳过了历史此在的物质内容,因此,在他那里,具体哲学最终仍是一种“先验哲学的变种”,一种“虚假的具体”。
简介:采用同伴提名法获得215名早期青少年(5年级、7年级)的同伴地位(同伴拒绝、同伴接纳)分数,采用关系网络问卷(NRI)获得友谊支持分数,以学生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的班内标准分的三科平均分作为个体学业成绩的指标,分析同伴拒绝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同伴接纳和友谊支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年级和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女生的学业成绩高于男生,同伴拒绝、同伴接纳、友谊支持水平均不存在性别差异;(2)同伴拒绝均显著负向预测5、7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且这种预测作用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在7年级,学生的同伴接纳可以调节同伴拒绝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尽管高同伴接纳并不能补偿高同伴拒绝给学业成绩带来的消极影响,但它也是个体获得良好学业成绩的必要条件;在5年级和7年级,友谊支持都不能调节同伴拒绝与学业成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