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机构.从学科的设置和专业方向来看,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宗教学、文献学、政治学、法学、国际关系、影视人类学、民俗学、古文字学等,还包括蒙古学、藏学、突厥学等专门的学科.

  • 标签: 社会文化人类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 总序 影视人类学 多学科
  • 简介:戒律为佛法之生命.佛法住世久暂,无不以是否制戒摄僧而定.佛陀制戒之本怀,即在于此.《善见律》明确指出:“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戒律之存亡,实为佛教法身慧命之所系.中国佛教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灯灯续焰,有赖义通大乘、被机最广的《四分律》一系.而《四分》一系之开宗弘化、护法安僧,则全仗历代祖师沥血呕心的辛苦经营.魏晋六朝,律法西来,祖师们摩顶放踵、箪路蓝缕,奠定百代基业.隋唐盛世,道宣律师横空出世,综论百家,逡巡千里,于终南山著书立说、创宗明义,从此南山一脉法海横流,树立万世不拔之基.近代以来,佛法衰微,律事难兴,有弘一大师风华绝代,苦身焦思,难行能行,矢志弘律,使不绝如缕之律学大著僧海,普及四众,近代佛教得以律幢再树,戒学重光.

  • 标签: 佛教戒律 戒律研究 民国佛教
  • 简介:两汉之际,佛教经由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传播到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中国社会制度、思想文化、民众生活激荡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富璀璨的中国佛教.反思中国佛教的发展,每个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需求,也是佛教“契理契机”精神的具体体现.清末民初,西方文化的传播,国家与民族的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应运而起.

  • 标签: 人间佛教 佛教研究 研究论丛
  • 简介:宋朝的如净禅师曾言:“佛法是出世间法,不能苟合于世间法.”佛法的主旨在于化世导俗,强调的是于世而离世,不坏俗而标真,不离真而立俗.应该说大乘佛教不共的是出离心,不二的是菩提心.如东晋慧远所说:“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缺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也.”从历史上看,“法运都随国运转”,佛教的兴衰始终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涉,从来就没有一条脱离开社会生活而独立运行的轨道.佛教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曲折发展息息相关,中国佛教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连在一起.

  • 标签: 佛教社会史 北京佛教 张蕾蕾民国
  • 简介:中华民国的建立,不只是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同时还把封建体制下凝固的文化传统摆在了新时代的激变与转折之中.新型的民主共和体制,要求国家政权与文化与此相应,旧有的一切适应封建体制的政治结构与文化传统通通需要转变自身.于是,文化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学术界出现了反传统的研究趋势,思想界则有新学与旧学的激烈辩论.打倒孔家店也好,推行白话文也罢,尝试汉语拉丁化,提高俗文化地位,倡导立足国民的新史学,表彰走向民间的新思潮,如此等等,都是此一国家体制转变带出的文化表现.李鸿章所谓“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不是就此做出的感慨,但借用来描述此一时代转变同样十分恰当.作为文化传统中最有影响力之一的佛教及其文化,显然也被逃身无术地裹挟在此一时代转变的大潮之中.

  • 标签: 佛教研究 吴华民国 成都佛教
  • 简介:原文:其土出火(?)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无盗寇,人有乐康。译文:那里的地方生产石棉布、返魂香、夜明珠和夜光璧,世俗生活中没有盗贼,人民安乐康宁。原文: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广阔,文物昌明。译文:法规不依景教的教导就行不通,君主没有德行就立不住。土地房屋广大辽阔,文明事物兴盛发达。

  • 标签: 明月珠 土地房屋 世俗生活 乐康 罗含 阿罗本
  • 简介:宗教这种历史文化现象,是在人类社会生活或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憧憬希望田野的宗教情怀;惟其初始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歧异,才决定了这种神圣而超越的终极情怀在具体的'文化遗传'中,分别被安置成了内在的道德情操与外在的宗教救赎两途。农耕生活产生了'天道自然'的宗教情怀,游牧或商业航海生活则产生了'神创世界'的宗教情怀。

  • 标签: 宗教情怀 生活方式 “天道自然” “神创世界”
  • 简介:延安整风时期,以对犯错误的干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为前提,毛泽东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出发探索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干部:一是从思想层面着手弄清思想、分清是非;二是通过多种措施并举造就有利的政策环境,为犯错误的干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创造条件;三是以对中国革命负责的态度对犯错误的干部作出适当的组织处理。

  • 标签: 毛泽东 干部 错误 团结
  • 简介:2013年3月1日,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传印长老在此次政协会议中,给两会提交了《关于解决佛教寺院的法人地位的提案》.他表示,因为没有设立法人,佛教寺院迄今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独立民事主体资格,所以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而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办法,佛教寺院已具备了设立法人的所需条件.但正是因为寺院有方丈、无法人的尴尬境况,佛教寺院无任何法理依据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才会被各种利益集团侵犯导致商业化.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解决,希望引起全社会重视,健全法治.

  • 标签: 人间佛教 佛教僧人 佛教公民
  • 简介:美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年轻的现代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现代世界最年轻强势的帝国,而且近乎施蒂纳意义上的那个"唯一者"。一个基于"五湖四海"的多民族移民——甚至,最初还只是被放逐的败落者或流放者——所组成的年轻国家,建国不足两百年便能够取大英"日不落帝国"而代之,成为现代世界头号帝国,这本身便是一个国际政治的奇迹,其间必有诸多耐人寻味之处。

  • 标签: 伦理学研究 唯一者 伦理思想 施蒂纳 政治价值 国际政治
  • 简介:格局既是当下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必须面对的、既存的社会事实,也是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的现代文明必须加以理解和超越的障碍性要素。差格局在传统社会交往中的必然体现出道德情感的差格局。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情感也随之呈现封闭性、私人性、排外性的特征。在现代社会,以血缘、地缘等为基础形成的自然形式的道德情感已经失去生存的土壤,迫切需要一种与公共化、开放性、理性化为特征的生存样式相契合的情感形式——公共情感。它是人们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状态之下,在高度的自由自主的基础之上,越出个体的狭隘性、私利性,走向社会公共空间,进行公共合作所展现出的合作性、互惠性、利他性的情感形式。道德情感在生存实践中得以生成、展现。正是生存实践赋予人的自然意义上的情绪、意志、欲望、性情以道德内涵与道德意义,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性品质,为道德情感的社会运用提供担保。现代公共实践让每个参与社会合作的人在情感状态下,可以越出个体狭隘、自私,关心他人,走进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他人发生情感互通。

  • 标签: 差序格局 公共化 道德情感 生存实践 公共实践
  • 简介:唐、宋时期,将范畴及学说进行图型表达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儒释道也有近似的发展趋向,其中,以“圆”为基础图型的佛学阐释和易学图型“太极图”及其学说,便是哲学图型发展中的典型案例。虽然,佛学圆大致是由本体论层面的图型诠释而落实到具体修行次第及勘验方式,易学太极图及其学说则由尽可能完善图型诠释而至充实宇宙本体论,但儒释道不同形式的图型演绎,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在提高传统哲学思辨水平及丰富思想资源上各有贡献。本文尝试通过述说太极图所出渊源之历史疑问,由此引出相关图型演进问题,进而述说佛学圆法的运用,以两陈述相关学说具体发展脉络的方式,尝试对传统哲学图型法的逻辑演进做个初步展示,并联系康德哲学图型法阐释,略窥所涉图型演进问题的意义。

  • 标签: 太极图 圆相 易学 佛学 图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