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从理论上把毛泽东实践概念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本质区别梳理清楚,就有可能在毛泽东实践概念解读上丧失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中国之旅立场,将毛泽东实践概念解读引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立场上去,或者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误当成毛泽东实践概念,用西方左派激进主义思潮实践概念冒充、伪造、置换毛泽东实践概念,将毛泽东实践概念打扮成他们政治立场上需要使用工具.

  • 标签: 毛泽东 西方马克思主义 实践
  • 简介:《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阶级”一词来源于本土话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强调是争取敌军士兵参加武装暴动,而不是通过“打江山”方式夺取政权。在1939年12月首次使用“革命特殊根据地”这一概念之前,毛泽东著作中“根据地”指就是“军事根据地”,与之相对应则是被学术界长期忽视“割据地”。毛泽东著作中“主观力量”最初指的是“革命力量”,而“客观力量”则是指“反革命力量”。《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规律”相当于现在“规则”,所谓“战争指导规律”实际上指的是“战略战术”。只有从概念角度进行解读,才能准确理解毛泽东有关文本。

  • 标签: 毛泽东著作 文本 概念史
  • 简介:政治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与初步义务;政治义务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广泛适用性和有限性道德要求;政治义务问题是一组相互关联问题;认为政治义务是伪问题观点是站不住脚.

  • 标签: 政治义务 道德义务 初步义务 政治义务问题
  • 简介:黑格尔"回忆"概念发展了柏拉图回忆说,将之进一步理解为精神内在化与深入自身过程。这个概念是在对绝对知识性质描述与对科学开端问题论述中提出,但它意义却不仅限于对过程描述,恰恰相反,黑格尔本人将回忆既当作展开过程本身,又当作这个过程展开所依据原则,因此是方法论与存在论概念统一。回忆概念双重内涵既克服了相对主义对绝对消解,维护了绝对本身超越性;同时回应了对黑格尔体系封闭性批判,通过将矛盾对立内在化方式在实现精神外化同时证明这个过程本身也正是对精神自身回溯。

  • 标签: 黑格尔 回忆 回溯 绝对精神 理性
  • 简介: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将人自由称为“能在”(dasSenkornnn),而人生存在他看来就是自由能在.海德格尔自由理论是奠基于他基础存在论;与传统自由理论相比,这种理论具有非形而上学特点.非本真性与本真性被他视为自由(能在)两种形态,在本文中将被论证是:康德他律与自律概念对于理解这两种形态来说是必要.

  • 标签: 自由 他律 自律 非本真性 本真性
  • 简介:'现实个人'是唯物史观重要理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范畴,是当前人学研究中基本概念。从多个维度对'现实个人'进行全面深入辨析,可以使我们全方位地把握这一概念科学内涵,更加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根本特征,更为深刻地理解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辩证关系。

  • 标签: 现实的个人 维度 资本家 工人 自由全面发展
  • 简介:“五蕴”是佛教中非常重要一个概念。在佛教传入中原历史过程中,“五蕴”曾有不同翻译,如“五众”、“五聚”、“五受阴”、“五阴”等。每一种不同翻译,其背后都隐含有对“五蕴”涵义不同理解,这也反映了印度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之过程。组成“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又有着不同内涵与功能,色蕴主要指的是物质要素,但又不限于物质,其余四蕴指的是精神要素。佛教认为,“五蕴”相互作用,共同积聚成每一个人的人身,人们不知自己真性被覆盖,痛苦就会多一些,只有认识到“五蕴”假合作用,才可令真性显发,而且,还要从空性角度来认识“五蕴”。

  • 标签: 五蕴 五阴 五众 不同翻译 涵义 功能
  • 简介:在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中,青年马克思对物质概念经过了一个从贬抑到接受再到深化过程。在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无生命基质、实体被马克思理解为物质自身,《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将具体事物作为出发点,表明马克思站到了一般唯物主义立场上。到了《德法年鉴》时期人被确立为理解物质问题关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立足于对象化理论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视为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神圣家族》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观点做了清晰阐发。《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实践概念实现了人与自然统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将历史性存在理解为物质本质样态,标志着青年马克思物质概念完成。

  • 标签: 青年马克思 物质概念 实体 关系 历史
  • 简介:获得愉悦游戏体验是网络游戏玩家最重要游戏目的与动机之一。所谓网络游戏体验,是指网络游戏玩家和网络游戏诸要素在一定游戏情境下交互作用产生认知和情绪反应。本文在网络游戏体验概念界定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网络游戏体验结构、类型及测量方法,概述了网络游戏体验前因和后果变量。文章最后指出,完善网络游戏体验测量方式、改进网络游戏体验研究方法、澄清网络游戏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拓展网络游戏体验应用研究是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体验 网络游戏成瘾
  • 简介:近年来,腐败心理与行为正在逐渐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前沿问题。文化视角腐败心理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关注。本文力图从腐败现象概念、指标和测量工具发展演变三个方面梳理文化与腐败相关研究成果。腐败定义繁多,一般理解为一种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行为。由于腐败行为隐蔽性,目前难以在研究中直接观测腐败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替代性指标来揭示腐败,比如腐败感知与腐败容忍度、腐败经验、腐败意向以及行为模拟等。在测量工具方面,自陈量表、情景测试等方法在不同腐败指标的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博弈范式和大数据方法可以为未来文化视角下腐败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测量手段。

  • 标签: 腐败 集体主义 自我报告 情景实验 博弈 大数据
  • 简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先秦儒家向往两种不同程度社会政治理想。其中,'大同'是最高层次社会政治理想,而'小康'则是相对于'大同'一定时段低度社会政治理想,也是较为现实一种理想。为了实现'小康'社会政治理想,先秦儒家提出了以礼治国国家治理原则。邓小平对传统文化中'小康'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一个阶段性奋斗目标。它为中国共产党确立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步骤勾画了蓝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 标签: 传统文化 “小康”概念 理想 当代转化
  • 简介:韩步江、尚庆飞在《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撰文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不仅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内在阶级属性和民族立场,而且以结构主义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进行了现实建构。毛泽东实践概念主要包涵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实践概念 现实建构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结构主义方法
  • 简介:理学西传得益于“理”概念译介。《印中搜闻》、《中国丛报》、《中国评论》三种报刊及麦格基、理雅各等人汉学著述中关于“理”译释,保存了十九世纪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最原始文献记录。翻检中学西传史上“理”英文对译,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在接受中国理学文化时心态以及曾经出现分歧与争论,后者对于理学文化西传无疑产生过推动作用。

  • 标签: 《印中搜闻》 《中国丛报》 《中国评论》 理雅各
  • 简介:情境因素会影响人们说谎行为。本文基于自我概念维持理论视角,从个体内部状态(自我控制资源、宗教表征/道德观念启动)和外部因素(金钱奖励、人际因素)两方面介绍情境因素对说谎行为影响,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自我觉察水平这一情境因素以及情境因素影响说谎行为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

  • 标签: 说谎行为 情境因素 自我概念维持理论
  • 简介:在文化理论领域中,雷蒙德·威廉斯所提出'感觉结构'概念有着显著而持久影响性。它已经从其本源意义升华成为一种理论性概念。重新评估这一概念目的是根据它在当代批评领域用语中最彻底重新部署来重新审视威廉斯著作中这个术语原初阐释。当代批评领域作为一个松散思想组织,已经被贴上了'情感转向'标签。这种所谓转向标志着文化理论领域重心明显转移,它远离了先前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共同努力朝思考抽象、难以量化、具现经验情感领域发展。我观点是这种转向可以回归到威廉斯,尤其是威廉斯语言学思考,也许可以证明在今天重新思考文学研究领域与情感关系是特别富有成效

  • 标签: 雷蒙德·威廉斯 感觉结构 情感结构
  • 简介:负责任创新(RI)是近年来兴起于欧美科技伦理学界研究热点,其对创新过程及其后果中"责任"问题普遍关注引发了对责任伦理深刻反思。本文从追溯作为负责任创新理论来源之一责任伦理入手,基于文献分析系统考察负责任创新中"责任"概念理论框架,并提出负责任创新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技创新治理现实意义。

  • 标签: 负责任创新 责任伦理 概念框架 现实意义
  • 简介:家族相似是维特根斯坦反对本质主义一个经典论证。有学者认为该理论充满内在谬误,会导致虚无主义,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及其哲学立场提出了一个挑战。本文在回应上述批评基础上指出,家族相似理论不仅没有他所指责那些论证谬误,而且也不会导致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它背后是一种语境决定论哲学思想,里面包含着一种基于生活形式原初确定性。

  • 标签: 家族相似 本质主义 语境 虚无主义
  • 简介:黑格尔《逻辑学》从本质论向概念过渡历来是黑格尔哲学中最困难问题,其实质是从必然到自由过渡问题。以往人们(莱布尼茨、康德)都是从充足理由律来看待这一问题,但黑格尔认为这中间还缺少一个目的论环节,因而必须先阐明从现实性到概念过渡问题,而这是在《小逻辑》本质论第三章"现实"中展开。这里关键在于对"现实性"(Wirklichkeit)这个词理解,它不同于存在(Sein),也不同于"实在性"(Realitt)或"实存"(Existenz),而是包含有"工作"、"活动"、"创造"即wirken意思。当我们从它后果直接存在去理解它时,它里面的自由创造含义就被遮蔽了,而显得只是偶然、与必然性相对立;只有当我们深入到它本质中,将它实体关系、因果关系和交互关系都理解为绝对实体自身反思或"自因",并把这种自因理解为现实自否定,这才能揭示出自由与客观必然性统一。这种现实本质向内反思在基督教新教中获得了启示,上帝就在人心中,必然性不再是外在命运,而是人自身自由意志体现,是超越一切偶然性之上而对自身命运把握(begreifen),这就是概念(Begriff)。概念"自为地就是必然性威力和现实自由",存在和本质都是它自身环节并处于它整体性统一中。由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组成黑格尔《逻辑学》因此便成为一个包含自身激活机制有生命范畴体系,一种高度抽象思辨生命哲学。

  • 标签: 存在 本质 概念 现实性 自由 必然性
  • 简介:通过一个相关研究和一个实验研究探索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一致性与消费者对仿制商品消费意愿关系,以及反过来个体在使用仿制商品后对其行为影响。研究一中,呈现给被试三组同一品牌正品和仿制商品,让被试评价,相对于正品,其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一致程度以及对仿制商品购买意愿,结果发现被试评价其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一致性程度越高,其对仿制商品购买意愿越高;研究二中,被试被要求使用正品或仿品钢笔完成矩阵谜题任务,并根据成绩自行兑换奖励,结果发现,相比使用正品钢笔,被试使用仿制商品后更倾向于谎报成绩,表现出与仿制商品相一致虚假欺骗属性。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自我概念影响贯穿于消费行为始终,自我概念和仿制商品形象一致性会促进消费行为,而对仿制商品消费也会反过来作用于自我,使消费者行为倾向和仿制商品负面特征趋于一致。

  • 标签: 仿制商品 自我概念 形象一致性 消费者行为
  • 简介:利用重新修订非特指行业雇主品牌量表,以求职倾向为因变量,通过两个有递进关系研究,证实不仅雇主品牌结构功能特征正向影响求职倾向,雇主品牌结构象征特征与求职者追求理想自我形象一致性也正向影响求职倾向,表明人们求职时既注重满足个人物质利益雇主品牌功能特征,也关注求职企业雇主特征风格与自我理想形象契合。

  • 标签: 雇主品牌 功能特征 象征特征 理想自我形象-雇主品牌象征特征一致性 求职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