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道观的经济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处理,张宇初说:“苟求衣食,欺诳神明,租课湮没,修造不举,祭祀荒违,以致科差点充,上下靡宁。甚则攘窃非为,有乖教法,不惧天理之诛,有负檀施之愿。在公库,则众职举行,方丈会众,查理议罚,计其轻重,甚则更替,轻则罚倍其数,入库公用”。意思是,如果为了自己穿衣、吃饭的生活问题,因而欺骗神明,骗赖应该交付的租金,偷盗国家规定的赋税,又不进行必要的道观修缮维护和保养,荒废道观里正常的祭祀活动,以致于让朝廷来征收赋税或者派差役的人要点道观的名或者拘捕道观里的人,使得整个宫观上上下下不得安宁。
简介:霞谷是德性论者,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是贯穿霞谷著作的一条主线。其性情本源与全体之说认为“情其源头,性其全体,情其发处,性其用处”,以批评朱子;其四端七情之说主张“四端亦有气,七情亦有理”,理气性情合一,批评退溪的“主理”、“主气”之说;其良知说明确提出“恻隐之心即良知”,“以其全德之德而言谓之仁,以其本体之明谓之良知”,将情与知统一起来,反对将良知“专属知识一边”,主张德性之知即良知是由情感说明甚至决定的。霞各很推崇儒家经典中的《大学》,其中尤其重视好恶之情,认为“好恶乃一篇之要”,实即以德性为要,而德性之根本在情感。总之,“实心真情”是提高德性、实现万物一体境界的根本。这是霞谷对今人的重要启示。
简介:<正>三十一张骞张骞(?—前114),西汉武帝时首通西域的使节。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公元前138年,以郎应募出使大月氏,欲相约共攻匈奴。途中为匈奴俘虏。匈奴“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后寻机西走大宛,经康居入大月氏。大月氏不愿与匈奴为敌,未能缔约,张骞又至大夏。留岁余,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后,乘匈奴内乱得脱,于公元前126年归汉。“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汉武帝封他为太中大夫。公元前123年,张骞从卫青出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公元前119年,张骞建议武帝联结被匈奴赶出故土的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