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2月23—24日在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召开,由成中英教授发起主持,得到了美国夏威夷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东西方哲学杂志社、中国哲学杂志社、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的大力支持。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西雅图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诺特丹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卡尔加里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以及中国内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40名学者参加会议。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夏威夷大学 诠释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东西方哲学
  • 简介:10月1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丹麦、希腊、冰岛等国及中国两岸三地近70名专家学者围绕10个子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些议题分别是:严复与西方文化、严复与中国文化、严复与近代中国观念和思潮、严复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严复与教育、严复与中国的“现代性”、严复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严复与东西方文明的深度视点和对话、严复与当代中国。与会学者认为,在全球化和世界不同文明及文化进行对话的今天,百年前严复所作的中西文化与文明会通及融合的工作为当代人提供了示范和榜样。

  • 标签: 中国文化 世界文化 国际学术会议 严复 东西方文明 北京大学
  • 简介:5月5日是丹麦哲学家、神学家、作家、社会批评家克尔凯郭尔(SфgrenKierkegaard,1813—1855)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SKC)策划举办了纪念克尔凯郭尔诞辰200周年学术年——“克尔凯郭尔2013”(SK2013)活动,主题为“克尔凯郭尔和存在主义的挑战”。此次活动历时一年半,分丹麦国内和丹麦国外两个部分,形式多样,包括学术课程、会议讲座、狂欢节、展览、音乐会、城市徒步、邮票发行、电影节等活动。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克尔凯郭尔 纪念日 诞辰 哥本哈根大学 存在主义
  • 简介:5月9—11日在美国维思里安大学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美国维思里安大学联合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出席此次论坛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研究员,美国维思里安大学校长迈克尔·罗斯(MichaelRoth)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清华大学陈来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马德普教授,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北京大学韩水法教授,南京大学张光芒教授,复旦大学丁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王利民编审、柯锦华编审、孙麾编审,美国斯坦福大学海登·怀特(HaydenWhite)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苏源熙(HaunSaussy)教授、弗朗西斯·弗格森(FrancesFerguson)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艾可·比尔格来米(AkeelBilgrami)教授,美国纽约大学本奈特(ZviBen-DorBenite)教授,美国维思里安大学舒衡哲(VeraSchwarcz)教授、伊桑·克莱思伯格(EthanKlein—berg)教授等近3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

  • 标签: 高层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大学校长 学术 中美 华中师范大学
  • 简介:10月12日在北京什刹海书院和清华大学召开,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化寺方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怡学法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卢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以及其他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佛教文化 北京市 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明代 清华大学
  • 简介:清代的经筵讲论是以研经论史为主要内核的,是古代礼仪制度嘉礼的一种习礼活动,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御前讲席而被视为官方正学,是“术”而非“学”,从而被排斥在主流学术之外。其实,经筵讲论本身具有传统儒学与经学的双重特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儒学与经学的一种外延和互补,所以官方正学也是一种学术的体现。它既是清代礼制文化政策的一个重组成部分,也是清代学术多变的主要动因。

  • 标签: 清代 经筵讲论 学术
  • 简介:关于伊斯兰与多元主义的关系,美国著名伊斯兰学者赛义德.侯赛因.纳塞尔(SeyyedHosseinNasr)已从宗教多样性和伊斯兰内部的多样性进行过深入的阐述,还有大量作品阐释过特定背景下多元主义的存在条件:在先知时代和《古兰经》的启示里,在伊斯兰与其他信仰群体关系的整个历史中,在当代世界的伊斯兰内部,在穆斯林反思自身文化位置的美国文化境域。

  • 标签: 美国文化 多元主义 伊斯兰 穆斯林 学术争鸣 《古兰经》
  • 简介:5月31日至6月2日在北京召开,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全球正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议主题为“中国在21世纪的道德领导角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在开幕式上致辞,美国耶鲁大学博格(ThomasPogge)教授指出,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的中国在经济、军事等影响力之外,需要表现出更强的道德领导力。来自中国两岸三地与其他国家的20余位学者,围绕如何推动全球正义理论的新发展、在变动世界秩序之下中国的位置与作用、儒家在未来中国道德领导能力中所扮演的角色、全球正义与统治者的良心、中国的国际责任、中国与美国的博弈、政治哲学中人的优先性等政治哲学方面的学术问题展开了讨论。

  • 标签: 正义理论 学术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 美国耶鲁大学 国际影响力 全球正义
  • 简介:9月1-8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张曙光、吴向东、鲁克俭、罗松涛、徐克飞应特赛德大学(TeessideUniversity)考灵(MarkCowling)教授的邀请参加会议。张曙光教授提交题为“唯物史观与中国经验”的论文,提出应把唯物史观与近代以来的“中国经验”相结合。吴向东教授宣读题为“中国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的论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重塑社会价值秩序、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国家认同感、形成与中国的经济地位相应的文化软实力。

  • 标签: 国际学术会议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经验 论坛 大学哲学
  • 简介:12月8—10日在山东大学召开,由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芝加哥大学犹太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夏威夷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30余人与会,围绕犹太与儒学两种传统中的伦理以及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和交流。

  • 标签: 儒家伦理 国际学术研讨会 犹太教 芝加哥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山东大学
  • 简介:11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理论视野杂志社等京内学术媒体代表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政治哲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方式、建设路径及其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另外,会议达成共识,建立名为“政治哲学学社”的学术研究共同体,由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牵头负责,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等为发起单位,每年不定期轮流举办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以推动国内政治哲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政治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研究共同体
  • 简介:11月3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国学院主办。会议主题是医学与中国哲学,并庆贺唐明邦先生从事哲学研究60周年暨到武汉大学从教55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陈祖亮主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全面介绍了唐先生的学术经历与主要成就。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周易》哲学研究展开讨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高华平教授结合新近出土的楚简文献,探寻《易》学在楚国的传播状况;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萧洪恩教授侧重解析《易纬》卦气说蕴含的生态有机论的当代价值;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丁四新教授系统阐释了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哲学思想。

  • 标签: 中国哲学 学术研讨会 武汉大学 大学哲学 易学 华中师范大学
  • 简介:5月12日在安徽皖西学院召开,由皖西学院思政部和老干部处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张盛彬教授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研究”。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皖西学院政法学院和思政部等单位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议由皖西学院思政部主任郝先中教授主持。80高龄的张盛彬教授回顾了自己作为学界“愚公”,如何实现从“移山”到“造山”飞跃的学术人生,并介绍了自己学术探索的历程。郝先中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今后将以学科联络组为纽带,继续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张盛彬教授的学术思想,认真提炼和弘扬张盛彬教授的学界“愚公”精神,以此激发和培养更多的逻辑学新人。

  • 标签: 学术思想 教授 安徽师范大学 皖西学院 学术精神 专家学者
  • 简介:7月14—15日在安徽安庆举行,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出版部门等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为“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主要议题包括: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使命、特征、规律等一般理论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模式、载体、领域、能力的创新(包括网络学术交流、科普传播平台、科学教育平台、社会教育平台、传统媒介创新平台等)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构成及其自我提高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受众的分类、特征、需求等研究;新媒体的崛起对科学传播环境的影响及科学传播政策的配套研究;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教育、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企业(含传统媒介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研究;新媒体时代西方科学传播学的新进展研究。

  • 标签: 科学教育 传播学 学术会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新媒体时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简介:12月16—17日在上海举行,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哲学系,上海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形而上学:东方与西方”。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波兰、斯洛伐克、土耳其等国家的40余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郁振华主持。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与伦敦大学海斯洛普学院卡罗尔(AnthonyJ.Carroll)分别致辞。

  • 标签: 形而上学 学术研讨会 西方 东方 华东师范大学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 简介:6月15-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办。来自美国、新加坡、日本、中国港台地区以及内地数十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韩非子与子学”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有:(1)韩非子哲学的整体认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马丁尼奇(A.P.Martinich)教授讨论了韩非子哲学中的政治哲学和语言标准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蒋重跃教授则从《韩非子》中的“稽”字探讨了韩非子的形上学。香港城市大学哈里斯(EirikLangHarris)教授认为,在《韩非子》中“历史”并没有独立的价值,但我们如果以对人性和世界普遍模式的理解来分析历史,就能从历史中发现出价值。

  • 标签: 《韩非子》 国际学术研讨会 子学 中国人民大学 政治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11月16日在广东深圳举行,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承办,会议主题为“儒学的当代发展与未来前瞻”。来自中国海峡两岸三地,以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6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2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台湾“中央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述先,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成中英,台湾东海大学退休教授蔡仁厚,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儒学 当代 中央研究院 深圳大学 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