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意识研究中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这种争论愈发激烈。巴尔斯的“全局工作空间假设”和埃德尔曼—托诺尼的“动态核假设”是意识的方法论外在主义的代表,它们之间具有相容性和共同核心,为进一步探讨意识的秘密提供了好的方法论。

  • 标签: 意识 外在主义 动态核 全局工作空间
  • 简介:网络谣言的控制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立法的硬控制,也需要软控制,只有从各个角度建立完善的防控机制,将硬控制与软控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公民素质,不断提高信息流通的透明度,不断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将行业自律和他律、将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相结合,才能真正地遏制网络谣言。

  • 标签: 网络谣言 软控制 新闻
  • 简介: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方法的优劣影响学习效率至巨。建议借《教师博览》的平台开展讨论,如能从此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学习方法,定能受到广泛的欢迎。为了抛砖引玉,在此先将个人在教与学中使用方法概述如下,恳请大家不吝指正。

  • 标签: 数学学习方法 大讨论 《教师博览》 学习效率 抛砖引玉 教与学
  • 简介:情境性启动法是对权力感进行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首先对权力情境性启动的两种启动方法(概念启动和定势启动)进行介绍,接着通过两个实验对两种启动方法在中文背景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认为中文材料的概念启动和定势启动是适用和有效的,可以作为国内权力社会认知研究中启动权力的方法。最后对权力概念启动和定势启动的研究范式、方法差异和内在机制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权力 无意识启动 情境性启动 概念启动 定势启动 内隐社会认知.
  • 简介: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旨在沟通不同哲学传统与体系,增进人类各民族、各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看,比较哲学其实也在不断拓展人类的认识视野;从历史发展到当今实际来看,哲学始终与科学研究的进展、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自然科学的研究可以拓宽哲学的认知视野;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及其变化,尤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都可以拓宽哲学的认识视野。

  • 标签: 比较哲学 社会政治生活 人类认知 哲学传统 比较文化 相互理解
  • 简介:绿色包装理念包含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两方面。目前我国由于相关法规不完善,人才不足.科研力度不够,生产成本高、国家补贴少、市场推行困难,民众节能环保意识差等原因,包装废弃物的污染十分严重,过度包装、有害包装泛滥。对此,我们要多做调查分析;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行业标准;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加大研发力度,保护知识产权;提高设计能力,增加艺术内涵。

  • 标签: 绿色包装设计 现状 保护知识产权 包装废弃物 保护环境 包装理念
  • 简介:每次考试结束后,考场外总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学生一拍大腿:“呀,又马虎了!”对于马虎的原因,教师和家长普遍认为是性格或态度方面的问题,觉得马虎是由于孩子天生就是个马大哈,是个急性子,或是由于对于学习、作业的态度不认真导致的。元认知干预技术课题组在金洪源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多年在校临床实践,运用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对中小学生出现马虎现象时的认知结构进行剖析,从而对马虎的心理机制有了新的科学解释:马虎是一组错误的程序性知识在自动运行,是一种潜意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矫正:即在做容易马虎的问题时,加入策略性知识来监控个体的思维,指导个体对这一问题加以注意,并按正确的程序和步骤来做题,通过多次练习、强化使程序性知识自动运行,形成一种好的审题、做题、抄写、用草稿纸等习惯,最终改变马虎这一问题。

  • 标签: 马虎 认知结构 元认知干预
  • 简介:随着哲学研究的价值论转向,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所提出的"是"和"应该"的关系问题,受到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和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人们将此称为所谓"休谟问题"或"休谟法则",并作为一个重要理论课题而不断研究和深入探讨。这里所谓"休谟问题",虽然直接表现为从"科学判断"能否推导出"道德判断"及其正当理由与合法根据问题,但其实质却是价值论和伦理学研究中"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合理逻辑关系及其实现的正确方式与合理路径问题。

  • 标签: 价值论转向 逻辑路径 休谟法则 休谟问题 西方伦理学 哲学研究
  • 简介:援类而推的方法是中国先秦时代特有的并广泛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对于这种推类方法,古代先贤只给出了一系列的语义说明,没有而且也不可能给出一个形式语言的语形说明。如借助现象对事物的状态和功能及其所具有的规律进行描述的科学认识方法,我们今天可以尝试着给它构造一个推理模式,并通过分析它的思维进程、根据、推导原则及违反原则的错误,展现它的特点、能够成立的有效性及世代相传的普遍适用性,并进而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原则、文化传统、人文精神,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增强我们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越来越广泛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中,促进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辩证扬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思维方式的沟通。

  • 标签: 有效性问题 先秦时代 构造 推类 文化传统 科学认识方法
  • 简介:以文化范式批判为切入口所建构起来的社会批判理论,尽管因认识到只有经过文化范式中介过的客观现实才可能对现实的个人起作用,因而表现出了一定的深刻性,但由于其没有追问具体的文化范式的来源等问题,因而在学理逻辑上依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经验主义的学术思路由于只看到了经济事实的物质存在形式而没有看到其社会存在形式,因而始终无法跟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相比肩。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自觉,不仅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学术思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前提条件。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自觉 学术意义 社会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简介:在我国,街头官僚(Street-LevelBureaucrat)行政裁量权的控制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容易被人们忽视,即使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其研究也总是遵循立法一执法一司法的“法制主义”思路,使得研究具有明显的“单点注入”特点。对街头官僚行政裁量权进行法律控制,在立法、司法等方面均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境。街头官僚行政裁量权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性裁量权,对其实施有效而合理的伦理限制与伦理控制,应当是街头官僚行政裁量权之合理行使的根本。

  • 标签: 街头官僚 行政裁量权 法律控制 伦理控制
  • 简介:11月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主持会议。北京大学哲学系朱良志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韩德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法教授、清华大学肖鹰教授就“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理论建构”问题先后发言。

  • 标签: 中国美学史研究 学术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7月6—7日在辽宁大连召开,由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理工大学国学研究所主办。来自台湾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台湾中山医科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的近20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台湾中山医科大学萧宏恩教授、山东大学刘陆鹏教授分别就“当代墨学与医学”、“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是原因抑或结果”作了报告。南开大学张晓芒教授、天津商业大学关兴丽副教授作了题为“先秦推类模式及其规则意识”的报告,南开大学卢兴副教授则探讨了牟宗三和劳思光所代表的港台地区的“人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方式。

  • 标签: 中国哲学史 哲学走向 学术研讨会 世界 大连理工大学 方法论
  • 简介:所谓象思维,是指产生于阴阳五行理论和象数易学,以元气、阴阳、五行和卦象等为基本思维要素,具有一定推演规则.并通过对诸思维要素的推演来建构多种象模型,进一步用这些象模型来解释并把握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思维方式。象思维的逻辑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观物取象、象有其理、以象释物。象思维促成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大量象模型理论。但在以近代科学思维方法为参照的前提下,象思维显示出四种局限性特征:玄思性特征、感性化特征、普适性特征以及封闭性特征。由于这些局限性特征,导致象思维固然能够建构庞大的象模型理论,但并不能促成近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在中国产生。

  • 标签: 象思维 象模型理论 科学 李约瑟难题
  • 简介:20世纪以来,《周易》研究被l学者们从各种视角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与探索,由此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其中,易学史研究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各种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在对前人易学思想进行钩沉索隐、考镜源流的过程中,对中国易学的一些核心命题思想进行了全新的解读、诠释。

  • 标签: 易学史 索隐 钩沉 形态 《周易》研究 20世纪
  • 简介:产品的造型,就是对产品赖以运作的结构形象、吸引视觉的外在装饰形象进行塑造,从而产生丰富的形态视觉特征,直观传达出不同的审美、功能语义。本文是从立体构成原理在造型设计中运用的角度探索造型的基本方法,主要基于满足比例尺度、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调和的形式美法则,探索如何进行产品的造型设计。

  • 标签: 产品 造型 构成 材料 肌理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强调根据地建设要注重减轻人民的负担、保护人民利益,并把关心群众生活,保护群众利益作为敌占区政策的出发点;提出了'人民是一切的母亲'和'党的优势主要在于群众的拥护'的著名论断,并阐述了群众运动的自身规律。抗战时期邓小平的群众工作思想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新形势下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抗战时期 邓小平 群众观点 群众工作
  • 简介:4月13—14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由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开幕式上,“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杰、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副主任靳希平、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谢文郁先后在开幕式上发言。研讨会期间,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学者针对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三部古希腊研究著作——《真假之辨:柏拉图(智者)研究》、《存在与实体: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1—9)》、《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所体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读者一作者”相互回应式的深入交流,并对这三部著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山东大学 希腊思想 问题研讨 文本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方法论
  • 简介:实验采用消失文本范式,操纵注视点上字、词消失单元和呈现时间,探讨字词视觉呈现、字词识别加工对中文阅读眼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0ms延迟时间的消失文本均严重影响总阅读时间,其中单字消失、单词消失与双字消失对阅读效率的影响没有差别;各消失条件都导致较多回视次数;相对于其他消失条件,单字消失和双字消失导致较多的再注视词数。(2)120ms延迟时间的消失文本均不影响总阅读时间,但会通过取消部分眼跳的方式导致注视持续时间的增加,字消失单元(单字消失和双字消失)迫使读者取消部分词内再注视眼跳。综合两种延迟时间下各消失文本的数据可见,字识别和词汇识别相互影响,词在中文阅读的词内再注视眼跳选择目标环节起到蕈要作用。

  • 标签: 中文阅读 消失文本 眼动 字词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