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身边常常有人这样说: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原因是,可以让孩子实现父母的梦想。比如说:母亲很想弹钢琴,但是小时候家里没有条件学习,所以就一定要让孩子学,母亲似乎觉得很满足。父亲很想上大学,但是当时无法参加高考,所以就让孩子一定要上大学,父亲似乎也觉得很满足。
简介:以241名2—8年级儿童为被试,运用情境故事探索儿童责任心发展的特点。结果显示:(1)责任心的认知判断与行为倾向一致性较低;行为倾向与情感体验一致性较高;(2)责任心归因可以分为权威取向、自我取向、认可取向、成本取向、原则取向5种;(3)随着年级升高,自我和社会责任心归因中权威取向比例下降.原则取向比例上升;环境责任心归因中成本取向比例下降,原则取向比例上升;(4)责任心的成本取向似乎与现今的社会转型有关,是以往研究所没有的。
简介:“二谛”观念在佛教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念最初的较清晰表述是在部派佛教的一些文献中。中观派是对这一观念极为重视的佛教派别。《中论》等文献中的有关内容是佛教“二谛”观念的代表性表述。小乘部派佛教中的《俱舍论》和《成实论》也提出了有特色的“二谛”理论。佛教不同文献中的“二谛”观念出现差别与有关佛典所属流派的基本理论倾向不同直接相关。“二谛”观念对佛教体系在总体上保持和谐及健康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简介:想象是由象情理的运动所开拓的四维时空的心灵境界,是思维意象诞生、存在、发展变化的场所,是具有生命力的心理场。“具有先验功能的想象打扫出一个时空场,在这场内,个别的对象和事态都可以象经验的想象活动那样出现”(爱德华·s·凯西《〈审美经验现象学〉英译本前言》)、《审美经验现象学》下卷第614页)。先验功能的想象是创造性想象,经验的想象是再现性想象。
简介:“红碪体育馆能容纳十万人,可毕竟寺庙少有这样的条件,况且现场讲经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现在人生活忙碌,终究也不方便。倒不如网络,随时打开随时可以听可以看。网络上能看到听到的可不止十万人。”
简介:本文提出应该从青年马克思所持的人类学和存在论(本体论)相结合的实践论哲学立场出发,来具体地解读《巴黎手稿》关于美的规律的三个关键词:尺度、规律和美的规律,认为美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任何人的对象化劳动的产品(包括艺术产品),只要其外在具体的感性形状、形象、形式既符合这产品所属的物种的尺度(合规律性),又符合人对该产品的衡量尺度(合目的性),它就具有审美的意义;这两种尺度辩证统一的客体表现就是美,主体表现就是美感。
简介:2012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第八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出席会议,传达了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蒋坚永副局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房兴耀主教作了《2011-2012年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工作报告》,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主教作了《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2013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简介: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越是站在外面指责与要求,孩子们越是在里面忙得不亦乐乎或更加找不到东南西北。“只缘身在此山中”,做母亲,有时候可以试着把徘徊在山中的孩子引到山顶,在他看清楚的时候,一点也不比我们的决策与定力差。
简介:人们通常认为,卢卡奇只承认社会历史辩证法,否认自然辩证法。这是西方学界不适当地夸大卢卡奇批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结果。实际上,卢卡奇旨在区分辩证法的两种类型,并不反对自然辩证法(自然界存在客观辩证法)。但是,卢卡奇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论述引发新语境下理解科学的二元论,阻碍了科学辩证图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的形成,是西方实证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问题上长期纷争不休的重要原因。
简介:陈嘉映《说理》(2011)一书的出版,使我们可以隐约一窥其念兹在兹的“theBook”的大致轮廓。此书与其《哲学科学常识》(2007)一起,摊开了一种哲学观。陈氏哲学观的要义可概括如下:消极地说,哲学不是实证科学(广义的物理学),也不是语言学;积极地说。哲学致力于经验反省和概念考察,是一门通过穷理而达乎道的学问。这种哲学观的形成,得力于他对西方思想史上两个重大关节的深入研究,它们是: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为了推进思想、促进对话.我们在该哲学观所展开的义理脉络中,对整体性概念和形而上学的地位问题作了生发性的讨论。
简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和伦理精神的研究,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主办、井冈山大学和江西省伦理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伦理学者100余人参加,论坛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大家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这一主题,从历史考察、现状探究、前景展望、国际借鉴等维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充分体现了青年伦理学者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的历史使命感.
简介:2012年4月第二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在曼彻斯特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会议着重讨论了威廉·莫里斯《生活之美》、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雅克·朗西埃《歧见》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四个文本,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讨论了人道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简介:一、导言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纪念梵蒂冈第二次公会议召开50周年(1962-1965)。对于世界基督宗教而言,我们这里的聚会显现出三个历史性的意义:首先,这是在从未就教义规范、政教体制和教派纷争召集过任何一次公会议的中国大陆来纪念发生在欧洲大陆的历史性会议,而那个大陆历经无数纷争、冲突,甚至流血的战争,为了寻求建立一个恒久有效的规则,而一次又一次地以全体主教聚会协商的方式,
筹二个你
2-8年级儿童的责任心发展
印度几部重要佛典中的“二谛”观念
第二章想象情理氤氨境场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粉丝最多的法师微博@归元隆印
理解《巴黎手稿》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三个关键词——重读《巴黎手稿》札记之二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八届常委二次会议在京召开
慧妈妈用佛理教育子女的故事二:护持——如何让孩子拥有“选择抗体”,不再沉湎电脑游戏
从实证主义批判到科学二元论——卢卡奇自然辩证法思想新探
陈嘉映哲学思想专题讨论之二——哲学之为穷理达道之学——论陈嘉映的哲学观
多维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综述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第二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会议综述
合一,普世教会的千年梦想:梵二公会议50周年纪念之启迪:背景、缘由与远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