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该所由1993年批;隹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隹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简介:该所是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首批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同时进入“211”重点建设学科。目前,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蚕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博士)培养的重要基地。
简介:本文结合河田生物重建的实践,对乡土灌木与外来品种的选用、不同流失程度配套相应的生物措施和持续施肥作了粗浅的探讨,并对今后的生物措施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简介:对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过滤池的水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在对原有池塘稍加改造后,整个系统中的水质明显改善,有效的减低了NH4-N,NO2-N浓度,NH4-N,NO2-N浓度最高值分别为1.52mg/L,0.66mg/L,经过6个月的运行,分别降为0.36mg/L,0.12mg/L;(2)生物过滤池对流经水体的NH4-N,NO2-N,COD一次性去除率分别为50.0%,26.7%,24.6%。
简介:<正>据德国《工程师协会信息报》报道,奥地利图尔思农业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塑料,这种称之为“FASAL”的热塑性塑料是以刨花、锯未为原料,加工时在原材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玉米粉,在制
简介:指有生物栖息的地球外壳部分,它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统称为“生物圈”。它是在出现活的有机体时候形成的,至今大约15—40万万年。大气圈的厚度约800—1000公里,其中活的有机体的分布上限为10—15公里,但大多数生物都集中在50—70米的气层中。在离地一公里处就已经很少了。地面上的生物之所以能够生存,
简介:单宁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酶,广泛地分布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单宁酶自发现以来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饮料、酿酒、制革、化工等行业.单宁酶即单宁酰基水解酶,可水解鞣质的酯键,产生没食子酸、没食子酯葡萄糖.综述了单宁酶的微生物来源、发酵条件、纯化方法和酶生物技术进展.
简介:武汉地区是我国经济和交通的腹心要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园林植物南来北往,西引东去之道:而且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概括为:春暖多变,雨水频繁;夏季酷热,梅雨伏旱;秋季温暖,晴朗少雨;冬季低温,风大干燥。武昌、汉阳为丘陵地带,长江、汉水两岸为冲积平壤;其多湖的湿地环境和多山的山体植被,是生物繁衍生息的良好自然环境。
简介:当今,在国内外业务书刊或专家学术报告中常提及“生物安全”措施的词语,鲜为人知,其蕴义何在?
简介:下面这些消息最先出自《作物生物技术时讯》。1测定疫霉菌序列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DOEJGI)的科研人员与弗吉尼亚生物信息研究所(VDI)及其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比较了两种植物疫霉菌的完全序列。
简介:生物安全是指预防感染因子进入猪场生产中的每个阶段或场区或猪舍,控制疫病在猪场中传播,减少和清除疫病的发生等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规则和步骤。它是一个畜群管理策略,通过它能尽可能减少引入致病性病原的可能性,从现有环境中除去病原体,是一种系统的,连续的管理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控制疫病发生、流行、传播、扩散的方法。
简介: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养猪业当前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质量安全,二是效益提高,三是环境治理。由这三大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药物残留、能源缺乏、饲料短缺、疫病频繁、环境污染等已成为限制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简介:利用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与酰氯反应,合成了14个新型N-酰基-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50mg/L时对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lens的致死率为95%-100%;化合物c7在1000mg/L时对粘虫LeucaniaseparataWalke的致死率达100%。
简介:7月13日下午,科技部部长万钢率科技部副部长尚勇、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迟计以及计划司、条财司、合作司、农村司、高新司、社发司等主要负责同志在重庆市副市长吴家农、市科委主任周旭、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严晓光等领导陪同下,视察了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王小佳等校领导陪同视察。
简介:2007年10月12日教育部教技函[2007]68号文公布了2007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人选名单,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团队被正式列为教育部2007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2008—2010年,资助经费300万元,项目负责人为长江学者夏庆友教授。
简介: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激发师生们对艺术业余爱好的追求,该所成立了“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插花艺术爱好者协会”,特别邀请到从日本留学5年归国的小原流派四级教授向玉冰老师,利用周未业余时间为该所16位插花爱好者讲授“小原流插花艺术”。
简介:为寻找新型结构的农药先导化合物,采用1-对氯苯基-3-氯-1-丙酮为原料,合成了14个结构新颖的对氯苯丙酮肟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经1H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和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Ⅴi、Ⅴe和Ⅴh在50mg/L浓度下对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lens的致死率达到100%.
简介:
简介:一切有生命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统称为生物质,它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秸秆气化),将蕴藏在生物质中的化学能全部或部分释放出来,以满足人类对能源(不是指食物)的需求,这种能源就称为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能源,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简介
浅谈生物重建中的生物措施
水产养殖闭合循环系统中生物过滤池的水处理效果研究
新型生物塑料
生物圈
微生物单宁酶及其生物技术进展
武汉地区园林有害生物调查与生物防治
浅论“生物安全”措施
生物技术要闻
猪场的生物安全
生物发酵床养猪法——对“生物发酵床”养猪的了解
新型腙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科技部部长万钢视察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举办“小原流插花艺术”培训
对氯苯丙酮肟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生物农药未来似锦
新型生物质气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