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国家林业局政府网4月8日讯,近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相关单位专家对广西凭祥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进行了现场考察。凭祥竹林生态站是由国际竹藤中心牵头组建的国内8个竹林生态定位站之一,拟建在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凭祥竹林生态站以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麻竹、撑篙竹、吊丝竹、车筒竹等丛生竹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丛生竹林经营模式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探讨丛生竹林碳、氮等物质循环规律,揭示丛生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将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竹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全球关注和研究热点之一。文章运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相关评估方法,对建瓯市2003、2005、2007、2009、2011年五个年度的森林主要植被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及相关分析,并结合其人口及地区生产总值(GDP)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年份,建瓯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实现了持续增长,由2003年的1337891.26万元增长为2011年的1685970.95万元,其中,固碳制氧功能价值居于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首位,并呈持续增长状态;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人均受益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增速。
简介:背景:森林管理者必须处理固有的随机生态和经济过程。树木的未来成长是不确定的,所以他们的价值是不确定的。低冲击、高频率或罕见的森林增长的灾难性冲击的随机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塑造树种和森林景观的组合。此外,木材价格的波动影响很大的森林收入。方法: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模型提供了一种严谨和实用的方法,优化管理策略,给出了这些风险的来源。结果:例子说明这样的管理方针与组合生态和经济目标问题,包括树种和大小,景观多样性,古老的保存,和碳封存。结论:研究结果说明MDP方法处理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的能力。他们认识到,未来是最好的看在概率方面。考虑到这些可能性,MDPS领带最佳自适应行为严格的决策时间的森林和木材价格的状态。该方法是理论上严谨,高效,实用的现场实施。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的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对生态美的破坏,特别提出了"异化劳动"对工人审美能力与情趣的摧残,使工人们变成了"片面的人"。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才能创造美,此观点此后成为生态美学研究的基石。马克思严肃批判了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对自然的极度破坏和对人审美能力的摧残,他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动人类社会急速发展,但也是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关键因素;自然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人也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全面的人"的概念,与其相对立的"片面的人"则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工人在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只关注物质的需求,失去了对事物的审美能力,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对事物的审美观照并创造美。各方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其观点进行研究,本文则从生态美学角度出发,探究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劳动与美的统一,而共产主义则是实现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统一的社会阶段。
简介:突飞猛进的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大有希望的未来,可是,技术异化、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的焦点,如何行动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生态哲学就是哲学转向行动,是行动的哲学。它提倡关系、有机、整体,以此为基础关注人的行动,生态哲学意味着生态性的哲学。哲学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这是哲学在不同时代的外在转向;哲学还有其内在发展逻辑。从外在的转向和内在逻辑的研究可以看出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的发展。它的构成应该有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生态方法论体现为环境伦理学。由于生态哲学是哲学转向人的实践、人的行动,哲学在关注世界、关注人的思维之后,关注人的行动就是发展的必然。环境伦理、生态道德就是人的行为规范,环境伦理学把人的道德关怀扩展到生态环境,生态哲学才会在环境伦理学领域里率先发展起来。生态认识论的研究可以从人类思维的历史分析中来阐释,在时间维度的整体中考察哲学思想的历史。从哲学的逻辑起点开始,研究不同时代哲学所关注的主题,分析生态哲学思想之所以生成的逻辑必然性,解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思维整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这是认识论维度的生态哲学研究。生态本体论体现了生态世界观,本体论可借助于自然科学成果来研究。在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哲学把认识世界的任务交付给了科学,生态哲学的本体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基础,那么生态哲学本体论的阐明就离不开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宇宙论是最宏大的自然观,它对生态本体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现代自然科学所提供的作为生态哲学科学基础的生态学科学、地史地质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混沌理论等如何支撑生态哲学,如何深化有关生态本体论的研究,是研究生态本体论不可缺少的。
简介:"道生"极具"生态"智慧。这不仅是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础,也是成就中国智慧中"生态"蕴含的主要条件。"道生"禀天地阴阳之气,其节奏及韵律性的生成与转换旨在促生万物生命的生态共荣。"道生"与"道法"二义,从"生"之本根缘发,凸显其智慧性,继而悟解人何以由天地自然道化而成。这使得人的发展、人的社会运行机制及精神文化存在,既是生态转换及"道法"的延伸,也积聚着"道生"的生态智慧。这不但有对"和"的生成及运演逻辑等多层面给予有机体验、深度阐释及哲性辩证,而且是对宇宙自然、生命生成、人生构建的智慧聚合,这必然含蕴社会把控及精神平衡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之论与老子"道生"论的关系紧密。"太一生水"较之"道生",或许更加直观、形象、实在,其节律性表述也更形象,且有着"成"与"辅"的双向、交叉及循环,因而对生命生成展示的节律状态不但更加直观明晰,而且直接显化"道法";"道生"与"太一"之生,乃至"太极"之生相互联系。这些作为智慧性的表达,内在一致且同一,其区别或许主要在于话语表达及述者的不同。我们释解乃至体验"道生"智慧,不仅需生命肌体活动的整体参与,更含蕴精神体验性,或其本身即表征精神生态特性。而这其中,不仅蕴含丰富的精神生态资源,还呈现中国古代人生命活动及精神体验的本来状态;对精神活动与自然之道和人的躯体存在的生态有机性,有着精到的哲性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