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和田河流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区,根据和田河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为流域未来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区域生态环境整治规划提供参考,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

  • 标签: 生态 环境 敏感性 分析 评价
  • 简介:布哈河是青海湖的主要的水源之一,流域面积135.23×104hm^2。由于上游地区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导致流域植被引起退化,为此,提出了恢复和治理治河流植被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布哈河 流域 综合治理
  • 简介:研究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地形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实现手段。DEM水平分辨率作为重要的尺度参数,是确定地形参数和应用尺度的重要指标。选取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马莲河流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流域地形特征的提取与分析。研究提取流域的基本地形特征如坡度和坡向,提取流域水系,划分了小流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DEM水平分辨率对提取的地形特征及水文特征的影响,为马莲河流的数字地形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地形分析 水平分辨率 流域特征 马莲河流域
  • 简介:水资源的非安全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难题之一。结合蚂蚁河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设计与监测,重新认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供需矛盾、水质污染和水旱灾害等问题,分析流域非和谐、非健康、非安全方面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超负荷用水、点面源污染及水环境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安全与人水和谐为目标,进行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自我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监控等综合管理。

  • 标签: 水资源 水环境 生态保护 流域管理
  • 简介:森林是水源涵养功能的基础和载体,青海省北川河流森林覆盖较好,但当前流域内林地的水源涵养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青海云杉、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和青杨这5种在流域内典型树种,对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10个与水源涵养功能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分析评价,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林种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在林冠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的水源涵养能力最佳,华北落叶松次之,沙棘和青杨居末;但在枯落物层的比较中,华北落叶松、白桦和青海云杉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好,青杨居中,沙棘表现最差;而在土壤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同样水源涵养能力较好,沙棘居中,青杨和华北落叶松较弱。同时,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检验得到:青海云杉权重最髙,达到25%c,另外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占林冠、枯落物和土壤这3层比重最大,为70.51%。综合林冠、枯落物、土壤和层次分析比较结果,当前水源涵养能力排序为:青海云杉林地>白桦林地>华北落叶松林地>沙棘林地>青杨林地。这一结果为进一步讨论流域内植被景观格局和空间优化配置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水源涵养能力 林冠 枯落物 北川河
  • 简介:通过野外径流小区实地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伊犁河流裸露缓坡地在不同放水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径流泥沙特征,并运用水力学理论分析坡面径流水力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入渗率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随着放水量的增加,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大,入渗率随之减少,坡下部土壤水分变化量高于坡上;2)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输沙率呈现递增的趋势,含沙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含沙量与放水流量存在较好的幂函数关系,随着冲刷时间的延长,含沙量、输沙率均呈现递减的趋势;3)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径流平均流速、雷诺数、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逐渐增大,弗劳德数逐渐减小,流速与流量、弗劳德数与雷诺数均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水流为层流、急流状态。

  • 标签: 裸露缓坡地 放水冲刷 土壤水分 径流泥沙 水力学参数
  • 简介:在多瑙河三角洲,沙棘组成了那里复杂而独特的生物群落,沙棘群落是主要的生物主体,并主要分布于多瑙河三角洲。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优良个体的选择、沙棘父本性状的描述,繁殖能力的大小以及苗木标准等。父本选择关注的特性主要有:冠形、叶片的大小和色泽、枝条每年增加的长度和萌条数、10cm长的萌芽的数目、开花期花粉的大小和活力。对于选出来的优良个体,大量用于选种、园艺、林木培育(公园的绿化)、植物改良、林业等。这种沙棘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叶产量高的特性,因此是制药行业非常好的贮备材料。

  • 标签: 沙棘 多瑙河流域 父本选择 乌克兰
  • 简介:采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Pettitt系列显著性突变点的无参数识别方法分析延河流径流和泥沙演变趋势及突变点,基于流量历时曲线分析延河流突变点前后径流和泥沙变化特征,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径流和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河流径流和输沙量均呈减少趋势,输沙量在1971和1996年有2个显著性的突变点,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河川径流量和输沙量。随着突变点后期水土保持措施力度的加大,水土保持措施拦蓄径流和泥沙的作用逐渐增强。水土保持措施使径流高流量部分减少,常流量和低流量部分增加,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可削减汛期流量,增补枯季流量。突变点后期输沙量较之变化前期整体呈减少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径流 泥沙 演变趋势 延河流域
  • 简介:选取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作为塔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表征,分析不同干旱年份,塔河干流来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响应,并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河岸生态系统进行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塔河流干旱程度直接影响其地表生态特征,干旱程度的加剧,导致径流量的减少,从而引发河岸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进而引起流域植被生态特征的变化。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均出现水分胁迫的状况,地下水埋深3.5m为草甸植被生长胁迫深度,地下水埋深5m为柽柳生长的胁迫深度,地下水位埋深4.5m为胡杨生长的胁迫深度。通过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生态情景分析可以看出,在保证率分别为75%,90%和95%的干旱年,距离河道100m处,地下水埋深在4~4.28m范围内,盐化草甸植被开始受影响,柽柳和胡杨长势良好,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28m,草甸植被受影响较大;距离河道300~1000m的距离,地下水位埋深在4.19~5.71m的范围内,草甸植被消失,柽柳、胡杨生长开始受到影响;距离河道1500m处,地下水埋深在5.71~5.98m的范围内,柽柳、胡杨生长停滞,濒临死亡,当地下水埋深达到6.06m,柽柳和胡杨出现枯死的现象。

  • 标签: 干旱 地下水 径流 生态响应
  • 简介:2012年9月对太子河流39个采样点的鱼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并运用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鱼类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共采集到7目35种鱼类,鲤形目为优势种类,各采样点鱼类个体数量平均值为164.97尾,香农维纳指数平均值为2.56,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82,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1.38。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氮、河宽和溶解氧,太子河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 标签: 太子河流域 鱼类 环境因子
  • 简介: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变化,黄河流水沙特性也发生了变化。为了解黄河流产流和产沙的变化过程,通过引入区域径流深和区域输沙模数等参数,根据黄河流主要水文站1950—2015年以来的实测水沙资料,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法和水文量累积曲线法,深入研究黄河流产流侵蚀过程和空间分布的变异特点。结果显示:黄河流除唐乃亥站无明显趋势变化外,其他干流水文站和11条支流水文站的径流深和输沙模数大都以指数形式呈显著减少趋势,表明黄河流产流产沙能力减弱。黄河上游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深和区域径流深较大,为主要产流区;中游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模数和区域输沙模数较大,为主要产沙区;下游多年平均区域径流深和输沙模数均为负值,为水沙主要消耗区。黄河流水沙异源现象仍然存在,但有减弱趋势。

  • 标签: 产流与侵蚀 径流深 输沙模数 空间分布 黄河流域
  • 简介:通过开展大棚小型西瓜新品种引进试验,结果表明,‘黑小宝’、‘金玲珑’、‘小玉儿’产量分别为2241.8kg/667m~2、2225.3kg/667m~2、2215.2kg/667m~2,分别增产16.7%、15.8%、15.2%,增产效果显著。同时,3个品种较‘黄小丽’(CK)表现抗病性强,坐瓜率高,且无畸形瓜,适应性和品质好于对照,可作为当地大棚早春栽培品种加以推广。

  • 标签: 塑料大棚 小型西瓜 新品种 引进
  • 简介:分析官厅水库上游妫水河流20多年水源涵养林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妫水河流的森林覆盖率一直呈上升状态,从1975年的10.96%,已上升到46.61%;经济林面积增长迅速,每年约增长150hm^2;树种组成正在向多样性转化,从1975年以4个主要树种为主,到1995年已形成8个树种的格局。因此认为妫水河流水源涵养林总体状况正在好转,但还存在经济林面积增加过快,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和森林植被类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 标签: 妫水河 水源涵养林 动态格局 植被类型 树种组成
  • 简介:本研究以地面样方调查结合2000-2013年MODIS—NDVI数据,建立样方生物量和遥感数据的关系模型,反演锡林河流产草量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植被指数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6以上,模型精度为80%,线性模型作为遥感估测应用可行;锡林河流年平均产草量鲜重为1001kg/hm2,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2000-2013年,产草量年际间变化大,变异系数为51.6%,产草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锡林河流草原产草量的时空变化与主要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关系密切,特别是受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结论可以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合理配置载畜量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标签: 锡林河流域 生物量 遥感 归一化植被指数
  • 简介:在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抚河流的水土流失面积由1997年治理前的4920.73km^2减少至目前的4602.79km^2,在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的基础上,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提出了维持抚河健康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对策。

  • 标签: 抚河流域 水土保持 和谐共处
  • 简介:2016年6月19日~30日对渭河流周至段鱼类资源与其栖息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鱼类有2纲(硬骨鱼纲和辐鳍鱼纲)4目(鲤形目、鲈形目、鲶形目和鲑形目)6科(鲤科、虾虎鱼科、鲿科、鳅科、鲑科和鲶科)17属18种,其中优势种为拉氏鱥Phoxinuslagowskii与鲦Hemiculterleucisculus;常见种为红尾荷马条鳅Homatulavariegata。鱼类资源多度状况与水质差异显著相关,在渭河与黑河交汇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各样区种类分布较为平均,但群落数量差异较大。总体而言,渭河流周至段鱼类组成较为简单,鱼类资源呈下降的趋势,丰富性程度不高。

  • 标签: 渭河流域 周至县 鱼类多样性 水质 鱼类栖息环境
  • 简介:该文利用Fragstats和ArcGIS计算苗二河流森林景观特征和不同景观粒度下森林景观异质性指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苗二河流有林地和非林地景观为优势地类,分布比较广泛;无立木林地面积小,分布比较集中;其它地类景观为劣势地类;2)随着景观粒度增加,苗二河流森林景观斑块形状越来越规则。景观中斑块数量较多,形状不规则,边缘曲折迂回程度较高。该指数同时反映出苗二河流景观斑块聚集和离散程度,表明随着景观粒度增加,斑块呈现聚集状态;3)随着景观粒度的增加,平均分维数整体趋近于1,苗二河流斑块形状周长较简单,趋于正方形等简单形状;4)随着景观粒度增加,聚合度指数不断下降,苗二河流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不断上升。通过森林景观特征和不同粒度景观异质性分析,为科学合理规划建设苗二河流森林景观提供指导。

  • 标签: 粒度变化 苗二河流域 森林景观 景观异质性
  • 简介:GIS地理信息系统是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管理查询和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技术工具,GIS正在被广泛应用在水土保持监测领域,本文阐述GIS技术在窟野河流沙棘减沙工程监测中的应用。

  • 标签: GIS 窟野河流域 沙棘减沙工程 监测 应用
  • 简介:介绍了昕水河流的自然、经济状况,通过研究昕水河流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典型造林模式,阐述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特点和做法。

  • 标签: 昕水河流域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 造林模式
  • 简介:项目的规划工作是工程建设程序中的前期工作,项目前期阶段最先开始的工作就是项目的规划,规划是对一个区域或一个流域做总体上的布置,规划工作的质量高低不仅对整片区域的开发、整个流域的治理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项目建设程序中最开始的工作.

  • 标签: 工程规划 规划报告 流域治理 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