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测定了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菌丝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剂处理浓度在1.0μg/mL时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量。旁路氧化酶专化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嘧菌酯的抗菌活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协同增效系数达到3.27~14.13倍。药剂处理后48h内,嘧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耗氧速率曲线趋势相似;48h以后,单位质量菌丝耗氧速率上升,且高于空白对照,而菌丝的生长量并没有增加,表明菌丝体正常呼吸作用受嘧菌酯抑制48h后会发生耗氧增强的生理应急反应。水杨肟酸在嘧菌酯处理后1h内对菌丝呼吸没有抑制作用,但在嘧菌酯处理1h后对菌丝呼吸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丝在以细胞色素为载体的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到嘧菌酯阻断后,可以诱导耗氧更高的旁路氧化途径。
简介:一、明确诊断、正确选用抗菌药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发挥抗菌药疗效的重要保证。滥用抗菌药可产生不良后果,既可产生敏感的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能使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临床诊断为依据。二、根据药物特点,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抗菌药在机体内要发挥杀灭或抑制的作用,必须在靶组织或器官内达到有效的浓度,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因此,必须有合适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给药途径既应根据药物体内过程特点,又应根据病情适当选择,严重感染多用注射给药,一般感染和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内服为宜,但严重消化道疾病伴有菌血症时,可选择内服与注射法给药并用,奶牛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宜用局部注射法给药。三、慎用抗菌药,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常用抗菌药对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无效。真菌性感染及寄生虫感染应对症选择用药。2.病情轻、病因不明的感染不宜轻易使用抗菌药物。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尽量减少长时间应用,污染场地应严格消毒,控制耐药菌株传播。使用抗菌药物,在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宜用窄谱抗生素决不用广谱抗生素;一种抗菌药有效时,决不用多种抗菌药;将...
简介:目前,种子活力测定已成为种子学领域里的一个新兴热门。自1950年以后,种子工作者发现单用发芽率表示种子的好坏已不够,因而就提出活力这个概念。近30a来,国内外开展大量工作,许多国家都把种子活力列为农业科研重点课题。在历届国际种子协会(ISTA)年会上都设有种子专题研究,并在ISTA机构内设立活力委员会。近年来,我国有些单位也进行了活力研究,如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和中国林科院等单位。辽宁省种子公司把种子活力测定作为该公司1985年农业科研攻关项目;1987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活力研究荣获科学进步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木种子站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由此可见,有关种子活力的研究在目前是面广而科技含量较高的一项研究。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曾经作过这样一个估计,以美国粮食生产为例,每年因种子质量低而减产5%,全国的损失就要达到20亿美元,这是一种觉察不出的损失。
简介:细菌与敏感抗菌药物接触生长繁殖会受到抑制,但当抗菌药物在体内消除后,其效能并不是随着药物的消失而马上消失,在一定时间内,细菌的生长繁殖仍然受到持续的抑制,这种特性就是所谓的抗菌后效应(PAE)。抗菌后效应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物的共性,也是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结构特征性指标。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大多参考的药效学指标主要是最低抗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这种给药方式忽视了药物与细菌之间的作用过程.忽视了药物对细菌持续抑制的潜力,在药效、毒性、费用上并不是最合理的。虽然目前抗菌后效应在兽医临床上研究还较少.但关注抗菌后效应.对于科学设计用药方案,合理使用各种抗菌药物,以期达到优化使用目标,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简介: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极大地加快了中国苗木产业的发展.但市场需求增长虽快,生产增长更快,进入2004年以后,各地相继传来消息,显示了苗木过剩的种种征兆,人们担心第二个"龙柏烧狗肉"的时期即将来临.目前出现的部分过剩被称为"结构性过剩",一些传统品种,如南方的杜英、香樟,北方的杨树、柳树,开始滞销,各种不同规格的苗木中,小苗已经过剩.另据业内人士透露,自政府出台基本耕地使用"五不准"政策以后,农田造林、"绿色通道"以及城市居住区、大型广场建设受到影响,苗木特别是造林用苗雪上加霜.但总的说来,城市园林绿化市场受的波动不会很大,尤其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彩叶植物,越来越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