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具有严重威胁[1]。在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无创、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及时作出诊断,针对病症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冠心病临床诊断公认的“金标准”,但其费用高,属有创性检查,且有引起并发症的风险;多层螺旋CT(MS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方面虽然无创,但X线辐射量较大;随着磁共振设备及其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进展,磁共振冠状成像技术已成为显示冠脉形态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2]。本文回顾对比分析32例磁共振对比增强冠状动脉成像(CE-CMRA)与DSA冠脉造影的图像资料,探讨3.0TCE-CMRA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对比增强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价值 应用 影像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痛发作期患者的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TCD(经颅多普勒血流图)、V-EEG(脑电视频监测)检测中的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48例头痛发作期患者进行BAEP、TCD、V-EEG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48例头痛发作期患者中BAEP异常23例(48%)、TCD异常45例(94%)、V-EEG异常39例(82%)。结论头痛发作期患者的BAEP、TCD、V-EEG均有不同程度异常,说明头痛发作期联合应用BAEP、TCD、V-EEG检查,对诊断、鉴别诊断及有无脑干等功能障碍具有很大意义及有效检测手段。

  • 标签: 头痛发作期 BAEP TCD V-EEG
  • 简介:目的:探讨BLADE(刀锋伪影矫正)技术在脑肿瘤术后3.0T磁共振脑部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脑肿瘤术后患者(19~72岁)行颅脑30T磁共振检查,常规序列扫描出现运动伪影后相应序列采用BLADE技术扫描,对两组扫描图像进行伪影评级,根据结果对比分析两组图像的运动伪影情况。结果:42个病例116个常规序列扫描出现运动伪影,扫描所得图像有诊断价值的序列数为37个,占319%;采用BLADE技术后运动伪影明显改善,扫描所得图像有诊断价值的序列数显著增多,为95个,占81.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9.125,P〈0.01)。结论:BLADE技术能有效地改善因脑肿瘤术后患者MR检查不配合而产生的运动伪影,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扫描并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BLADE 伪影 脑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氢质子波谱(1H-MRS)成像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78例,共计82个肿瘤作为研究组,其中乳腺癌54个,良性肿瘤28个。全部病例均于术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后1H-MRS检查,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的DCE-MRI及1H-MRS表现,并将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等。结果DCE-MRI检查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71%,准确性为82%,阳性预测值为86%,阴性预测值为74%。1H-MRS检查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6%,准确性为89%,阳性预测值为92%,阴性预测值为83%。DCE-MRI联合1H-MRS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82%,准确性为93%。结论磁共振波谱与动态增强扫描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及准确率较低,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其敏感性和诊断准确率,对乳腺癌的术前定性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乳腺肿瘤
  • 简介: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俗称"运动衣,Jersey"损伤,常伴有肌腱止点处的撕脱骨折,是一种少见的损伤。国外报道较多,国内也偶见报道[1-2]。Leddy等[3]早在1977年就根据损伤后肌腱所在的位置,将此种损伤分为3种类型,I型:撕脱的肌腱回缩到手掌部,肌腱长短腱纽均断裂。II型:肌腱回缩到近端指间关节,短腱纽断裂,长腱纽完整,肌腱断端常带有小片撕脱骨折。III型:指屈肌腱止点处撕脱骨折,骨折片较大,常累及关节面,短腱纽完整,骨折片移位到远端指间关节。1981年,Smith[4]对此分型做了新的补充,也就是IV型,即:肌腱止点处撕脱骨折,同时肌腱又从骨折片上撕脱,并向近端回缩。2001年,Al-Qattan[5]报道了4例不同于前几型的损伤,即:屈指深肌腱止点撕脱骨折同时合并末节基底的骨折,他称之为V型损伤,并根据撕脱骨折是否涉及关节面,分为Va和Vb不同类型。2002年,潘勇卫等[1]报道的14例屈指深肌腱撕脱性损伤中有4例是此种类型的损伤。2012年10月29日,我们收治2例非运动性损伤的V型屈指深肌腱撕脱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 近端指间关节 撕脱骨折 运动性损伤 骨折片 指屈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方法采用V-Y腱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并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手术病例共计14例,12例获得随访,时间为2-10年,平均5.2年,疗效优10例(83.3%),良2例(16.7%),优良率达100%。结论V-Y腱成形术疗效佳,可以作为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优选术式。

  • 标签: 腱成形术 陈旧性跟腱断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AK和CD44v6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原位观察正常大肠粘膜、癌旁及癌组织中FAK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FAK在低分化、Duck’sC+D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Duck’sA+B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或P<0.01).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及是否侵犯浆膜层无关(P>0.05)。CD44v6蛋白在有浆膜层侵犯、Duck’sC+D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浆膜层侵犯、Duck’sA+B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或P<0.01)。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无关(P>0.05)。FAK及CD44v6蛋白在正常组及癌前病变组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大肠癌组。Speraman相关分析示,大肠癌组织中FAK和CD44v6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83,p=0.002)。结论FAK和CD44v6与大肠癌的发生、进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能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判断。

  • 标签: 大肠癌 黏着斑激酶 CD44V6 转移 粘附分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两种推进皮瓣修复拇、示、中、环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体会,进而得出结论“V-Y”推进皮瓣与矩形推进皮瓣都是修复末节指腹组织缺损首选的治疗方式。“V-Y”推进皮瓣手术操作相对简便、临床易于开展,但是修复组织缺损的面积小,且术后存在一定的外形不美观与感觉障碍。矩形推进皮瓣软组织推进量较大,不仅适用小面积指腹组织缺损的修复,而且适用于较大面积指腹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后患指外形、皮肤感觉及手指功能恢复均较满意,但是手术操作要求相对较高。

  • 标签: &ldquo V-Y&rdquo 推进皮瓣 矩形推进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alectin-3、CD44v6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表达的异同性,从而试解释生物学特性、相互间的关系为本课题研究目的。方法应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3、CD44在5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表达。甲状腺肿瘤旁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Galectin-3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50/50),对照组与各组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D44V6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阳性表达率为60.00%(30/50),对照组与各组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Galectin-3、CD44V6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理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免疫组化 Galectin-3 CD44v6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2组,ST段抬高组(16例)和非ST段压低组(171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变适合行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型术并检测B型钠尿肽(BNP).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时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尤其是圆锥支闭塞(P<0.01),且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与下壁右室心梗相比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抬高表明为右冠状动脉近段或开口闭塞且多伴右室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胸前导联ST段抬高 冠状动脉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odontogenictumor,KCOT)中开窗减压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16例经病理证实的KCOT患者开窗减压前后的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OPN及CD44v6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窗减压前,OPN及CD44v6在KCOT中均呈高表达。减压后,16例患者OPN均呈阴性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在开窗后显著下降(P<0.05);CD44v6在开窗减压后标本中,10例(63%)表达下降,5例(31%)表达未发生变化,1例(6%)表达升高,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在开窗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OPN及CD44v6在KCOT中呈高表达,开窗减压后二者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开窗减压术治疗KCOT的部分机制。

  • 标签: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开窗减压术 骨桥蛋白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CD44V6
  • 简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rightbundlebranchblock,CRBBB)V导联初始向量丢失是指V导联出现q波,即V导联的QRS波呈qR型。当心电图出现这种改变时,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几率将增加[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60例CRBBB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旨在探讨CRBBB时V导联QRS波呈qR型时对心脏传导阻滞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 标签: 右束支阻滞 初始间隔向量 左后分支阻滞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