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面对各种因素导致的DNA损伤,细胞有一套应答修复机制。其中细胞周期阻滞在DNA损伤应答修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修复受损DNA创造了条件。关于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集中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细胞周期检查点等方面。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损伤位点募集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样激酶(PIKKs)可引起细胞周期检查点相关蛋白的激活,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DNA双链断裂修复等常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中,招募的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综述了主要DNA损伤修复形式与细胞周期阻滞之间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 标签: DNA损伤 DNA修复 DNA断裂,双链 细胞周期阻滞 G1/S/G2检查点
  • 简介:摘要放疗通过放射线诱导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来治疗癌症,但肿瘤细胞中异常的DNA双链断裂修复往往会导致放疗抵抗,而表观遗传学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靶向表观遗传学相关的重要分子可能是潜在的肿瘤放射增敏手段,但将表观遗传学药物与放疗联合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本文将对表观遗传学在肿瘤放射性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表观遗传学 放射性DNA损伤修复 肿瘤/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培养肺癌细胞H1299、A549、H157和H838,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筛选出放射抵抗最强的细胞为H1299,选择H1299细胞进行实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对H129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筛选雷公藤甲素最佳作用浓度为50 nmol/L,最佳作用时间48 h。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雷公藤甲素组(50 nmol/L)、4 Gy组和雷公藤甲素+4 Gy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1299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Chk2、p-ATM、p-p53、Bcl-2、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4 Gy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 3、p-Chk2、p-ATM和p-p5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38±1.34)%、0.42±0.04、0.38±0.04、0.98±0.11、0.73±0.08和0.95±0.0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2.43)%、0.22±0.02、0.23±0.03、0.32±0.03、0.21±0.02和0.25±0.03,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0.52±0.05)低于对照组(0.93±0.09,P<0.05)。雷公藤甲素组细胞存活分数(0.46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0.44±0.04)低于对照组(0.702和0.93±0.09,P<0.05),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9.27±1.08)%、0.45±0.05、0.41±0.0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2.43)%、0.22±0.02和0.23±0.03,均P<0.05],雷公藤甲素组细胞放射增敏比为1.579。雷公藤甲素+4 Gy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6.53±2.19)%、0.91±0.09和0.79±0.08]均高于4 Gy组[分别为(12.38±1.34)%、0.42±0.04和0.38±0.04,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0.21±0.02)低于4 Gy组(0.52±0.05, 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DNA修复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 标签: 肺肿瘤 雷公藤甲素 放射敏感性 DNA修复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培养肺癌细胞H1299、A549、H157和H838,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筛选出放射抵抗最强的细胞为H1299,选择H1299细胞进行实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对H129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筛选雷公藤甲素最佳作用浓度为50 nmol/L,最佳作用时间48 h。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雷公藤甲素组(50 nmol/L)、4 Gy组和雷公藤甲素+4 Gy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1299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Chk2、p-ATM、p-p53、Bcl-2、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4 Gy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 3、p-Chk2、p-ATM和p-p5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38±1.34)%、0.42±0.04、0.38±0.04、0.98±0.11、0.73±0.08和0.95±0.0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2.43)%、0.22±0.02、0.23±0.03、0.32±0.03、0.21±0.02和0.25±0.03,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0.52±0.05)低于对照组(0.93±0.09,P<0.05)。雷公藤甲素组细胞存活分数(0.46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0.44±0.04)低于对照组(0.702和0.93±0.09,P<0.05),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9.27±1.08)%、0.45±0.05、0.41±0.0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2.43)%、0.22±0.02和0.23±0.03,均P<0.05],雷公藤甲素组细胞放射增敏比为1.579。雷公藤甲素+4 Gy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6.53±2.19)%、0.91±0.09和0.79±0.08]均高于4 Gy组[分别为(12.38±1.34)%、0.42±0.04和0.38±0.04,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0.21±0.02)低于4 Gy组(0.52±0.05, 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DNA修复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 标签: 肺肿瘤 雷公藤甲素 放射敏感性 DNA修复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收纳5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病人中有26例为上颌前牙唇侧凹陷,32例为上前牙缺失或缺损,病人均伴有牙槽骨缺损及骨损失,采用浓缩生长因子(CGF)辅助的骨组织再生手术(GBR),并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临床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总共植入76颗种植体,其中2颗种植体发生脱落,其余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情况良好。种植体成功率为97.37%(74/76),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且牙体美观,病人满意度良好。结论 CGF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能够促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加速手术切口愈合,而在种植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病人精心护理,能够确保种植手术的顺利完成,有利于预后向好的方向发展。

  • 标签: 浓缩生长因子 口腔种植修复术 骨组织再生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修复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20年1月至3月收治的1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14例,年龄18~78岁。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DTC组(90例)与对照组即甲状腺良性结节(benign thyroid nodules,BTN)组(5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所有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DSB修复能力,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评估DSB修复能力与DTC发生风险的关系。并根据BTN组DSB修复能力中位数将DSB修复能力分为高和低2组,采用Logistic 回归法对可能影响DSB修复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TC组的DSB修复能力中位数为27.87%,BTN组中位数为36.75%,DTC组的DSB修复能力低于B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99,P<0.05);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DTC患者比BTN患者的DSB修复能力低(OR=2.245,95%CI:1.067~4.725,P=0.033),有辐射暴露史的人群DSB修复能力降低(OR=2.698,95%CI:1.271~5.725,P=0.010)。结论DSB修复能力较低的人患DTC的风险可能增加,辐射暴露可能是DSB修复能力降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辐射 DNA双链断裂 DNA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紫草油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的120例肛裂术后患者资料,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紫草油组、凡士林组和湿润烧伤膏组,每组各40例。于肛裂术后第1天起至创面修复,分别给予紫草油、湿润烧伤膏、凡士林外用并统计3组的创面愈合时间。3组分别于第1、7、14、21天取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组血清中TGF-β1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各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结果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表明,紫草油组愈合时间(19.20±2.86) d优于湿润烧伤膏组(21.58±3.88) d及凡士林组(26.55±3.6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09,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术后第21天紫草油组中的TGF-β1和VEGF因子的mRNA分别为(1.934±0.030) ng/L及(2.001±0.028) ng/L,均高于凡士林组及湿润烧伤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094、937.85,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紫草油组的中的TGF-β1和VEGF的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869±0.019) ng/L及(0.879±0.017) ng/L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99、20.127,P<0.05)。结论紫草油能够促进术后肛裂创面愈合。对肛裂术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凡士林、湿润烧伤膏。

  • 标签: 肛裂 紫草油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的人肠三叶因子(ITF)重组表达及纯化策略,观察重组人ITF(rhITF)对烧伤小鼠肠黏膜损伤与修复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新型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和酵母菌X33重组表达ITF,并通过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与阴、阳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蛋白,行非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蛋白质印迹法鉴定rhITF。rhITF与胃蛋白酶溶液、胰蛋白酶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分别作用0.5、1.0、1.5、2.0 h和1.0、2.0、4.0 h后行非还原SDS-PAGE,分析rhITF的稳定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5只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分为假伤组(30只)、单纯烧伤组(45只)、烧伤+rhITF组(30只)。将单纯烧伤组和烧伤+rhITF组小鼠背部造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烧伤,假伤组小鼠模拟致假伤,烧伤+rhITF组小鼠伤后灌胃1 mg/kg rhITF,其余2组小鼠伤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伤后24 h,取15只单纯烧伤组小鼠,制备烧伤血清,用于细胞实验。伤后3、5、7 d,每组各取10只小鼠处死后取小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肠黏膜病理变化,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取3批人结直肠腺癌HT-29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25 μg/mL rhITF组、50 μg/mL rhITF组(样本数为3),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rhITF组(样本数为3),CK869抑制剂组、CK666抑制剂组和溶剂对照组(样本数为2),分别进行相应处理,Transwell实验观察培养12 h后细胞移行。另取2批HT-29细胞,每批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组和烧伤血清+rhITF组(样本数均为6),培养24 h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Ras相关C3肉毒杆菌毒素底物1(Rac1)及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Arp2/3)复合亚基1B(ARPC1B)蛋白表达,活化磁珠下拉实验检测细胞Rac1活性。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结果每升发酵液获得rhITF 82.35 mg,蛋白纯度高达98%,且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rhITF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溶液中较稳定,与胰蛋白酶溶液作用2.0 h后仍有45%残余,与胃蛋白酶溶液作用4.0 h后仍有90%残余。假伤组小鼠伤后各时间点肠黏膜未见充血、水肿,单纯烧伤组小鼠伤后各时间点肠黏膜主要病理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烧伤+rhITF组小鼠伤后3、5 d肠黏膜主要以充血、水肿为主,伤后7 d肠黏膜水肿和充血减轻。与单纯烧伤组比较,假伤组、烧伤+rhITF组小鼠伤后3、5、7 d肠组织DAO和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培养12 h后,25 μg/mL rhITF组细胞移行数为(58±12)个,显著多于阴性对照组的(16±5)个(P<0.01),显著少于50 μg/mL rhITF组的(123±9)个(P<0.05)。培养12 h后,烧伤血清组细胞移行数为(60±13)个,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的(143±11)个和烧伤血清+rhITF组的(138±8)个(P<0.05)。培养12 h后,溶剂对照组细胞移行数为(155±9)个,明显多于CK666抑制剂组的(33±5)个、CK869抑制剂组的(28±5)个(P<0.01)。培养24 h后,烧伤血清组细胞AMPK、Rac1蛋白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相近(P>0.05),p-AMPK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P<0.05或P<0.01),ARPC1B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P<0.05)。培养24 h后,烧伤血清组细胞Rac1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P<0.05或P<0.01)。结论本研究获得的rhITF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超强的稳定性,能耐受极端pH和蛋白酶水解,减轻烧伤小鼠肠黏膜损伤。rhITF能通过抑制AMPK磷酸化维持Rac1-Arp2/3活性,促进肠上皮细胞移行,加速肠黏膜修复

  • 标签: 烧伤 肠黏膜 肠上皮细胞 细胞移行 肠三叶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于口腔残根修复中应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口腔残根修复的80例患者(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应用金属桩修复),研究组(40例,应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牙周状况、龈沟液炎性因子及龈沟液骨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77.50%)比较,研究组(95.00%)更高(P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口腔残根修复 应用价值 龈沟液因子
  • 简介:摘要:当下法医最为常用的物证检验鉴定方式便是DNA鉴定技术,这一技术也是当下生物基因研究领域准确率最高、最先进的技术。在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背景之下,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司法领域之中,解决了一系列的司法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伦理、法律、社会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基于此,就需要从现代社会伦理的角度探析亲子鉴定这一技术,将DNA鉴定技术的优势放至最大,这也是确保其严格遵循社会道德的关键依据。

  • 标签: DNA 亲子鉴定 伦理 道德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lando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材料与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对创面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接受治疗的66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3)以及对照组(n=33)。给予对照组传统皮片移植治疗,给予观察组lando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材料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lando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材料 自体刃厚皮片移植 创面 细胞因子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瘢痕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色列飞顿CO2点阵激光,波长10600nm治疗面部瘢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点阵激光治疗,治疗组使用点阵激光联合重 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肤愈合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 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 < 0.05);治疗组结痂时间、脱痂落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瘢痕的治疗作用显著,能有效促进损伤皮肤组织的愈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O2点阵激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面部瘢痕
  • 简介:摘要DNMT1不仅是一种重要的DNA甲基转移酶,维持子代与亲代甲基修饰的统一,它的N端还含有特异性序列,使其在DNA损伤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DNA损伤应答反应是细胞对DNA损伤反应的统称,包括对DNA损伤信号的识别和放大、招募DNA修复因子启动修复通路和协调周期调控、诱发细胞凋亡。本文对DNMT1的作用、DNA损伤应答反应过程以及DNMT1通过参与损伤信号的感知和传导,调控DNA修复、周期检查点停滞和细胞凋亡参与DNA损伤应答反应过程加以综述。

  • 标签: DNMT1 DNA损伤应答
  • 简介:摘要:在科学技术支撑下的法医学发展道路上,DNA检测技术的应用可谓是一场技术性革命。在法医物证期间,通过分析和检验DNA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能够比较准确的实现亲权坚定,完成个体识别。在当前法医物证坚定工作中,DNA检验技术是比较具有技术性的检验手段,本文基于当前我国法医物证DNA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探究DNA检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应对措施。

  • 标签: 法医物证 DNA检验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DNA(ctDNA)在肿瘤药物疗效预测、耐药监测、高危人群筛查、鉴别诊断、微小残余病变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展现出潜的在应用价值。其中基于ctDNA特定基因突变的标志物已写入部分肿瘤的临床诊疗指南,用于预测肿瘤药物疗效和监测耐药,国内外也有少量批准的伴随诊断试剂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但是,大部分ctDNA相关标志物的临床有效性仍然处于医学研究阶段。实验室自建方法(LDT)的建立和性能确认,也是目前ctDNA临床应用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ctDNA临床应用,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

  • 标签: 循环肿瘤DNA 标志物 高通量测序 性能确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孕不育症患者血中的核因子κB(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生殖道(宫颈分泌物、精浆)解脲支原体(UU)的含量,分析其在不孕不育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不孕不育夫妻30对为观察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在过去两年内有生育史的健康夫妻30对,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中 NF-κB、TNF-α含量,采用脲酶比色法检测生殖道分泌物UU。结果观察组UU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孕不育症患者UU感染者血中NF-κB[(16.72±1.23)mg/L]、TNF-α[(12.00±0.98)ng/mL]水平高于UU阴性者[(11.84±0.48)mg/L、(8.03±0.56)ng/mL)] (t=-44.347、-36.461,均P<0.01);观察组NF-κB[(15.82±2.21)mg/L]、TNF-α[(11.27±1.8)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90±0.71)mg/L、(1.75±0.21)ng/mL] (t=40.511、37.474,均P<0.01);且NF-κB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2 = 0.9547,P<0.05)。结论UU感染可导致患者体内细胞因子NF-κB、TNF-α表达异常,细胞因子平衡失调,降低生殖能力,从而引起不孕不育症。

  • 标签: 不育症 感染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类 妊娠 生殖健康 解脲支原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DNA是一种含有遗传信息的重要生物分子。现代铀矿开采、放射医疗以及核电站等行业环境中存在电离辐射,人体防护不当会引起多种类型的DNA损伤,导致基因组拼接不稳定,引发与癌症和衰老等相关的多种生物学疾病。DNA辐射损伤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生物辐射损伤的程度进行评估,对核辐射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综述了国内外DNA辐射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相关检测方法的原理、功能及优缺点,并对其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辐射,电离 DNA损伤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严重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死亡原因。焦亡是由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介导的一种坏死和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其机制分为典型炎性小体激活和非典型炎性小体激活,caspase-1/11及消皮素D是焦亡发挥作用的关键底物。线粒体DNA作为一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介导细胞焦亡,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本文就线粒体DNA介导的细胞焦亡与脓毒症的关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线粒体DNA 细胞焦亡 脓毒症 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消皮素D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严重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死亡原因。焦亡是由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介导的一种坏死和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其机制分为典型炎性小体激活和非典型炎性小体激活,caspase-1/11及消皮素D是焦亡发挥作用的关键底物。线粒体DNA作为一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介导细胞焦亡,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本文就线粒体DNA介导的细胞焦亡与脓毒症的关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线粒体DNA 细胞焦亡 脓毒症 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消皮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