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临床容易误诊为颈椎病的病种和原因。 方法 分析我院 19 例误诊为颈椎病的病例资料。 结果 本组最后确诊为腕管综合征的 6 例,肘管综合征的 4 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 1 例,运动神经原病 2 例,吉兰 -- 巴雷综合征 1 例,肺癌骨转移 1 例,心肌梗塞 1 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 1 例,下肢静脉血栓 1 例,强直性脊柱炎 1 例。所有病例开始均误诊为颈椎病,其中 6 例腕管综合征, 4 例肘管综合征, 1 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2 例运动神经元病最后通过肌电图检查得以明确诊断, 1 例吉兰 -- 巴雷综合征通过肌电图和腰椎穿刺得以明确诊断, 1 例肺癌骨转移通过上级医院核素扫描得以诊断, 1 例颈肩痛者通过常规心电图诊断为心肌梗塞, 1 例短暂性晕厥,双下肢无力者通过脑 CT 和腰椎穿刺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1 例通过下肢血管彩超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 1 例通过查 HBLA-27 得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结论 颈椎病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疾病,且颈椎 CT 或颈椎磁共振诊断颈椎病的阳性率极高,故临床很多貌似颈椎病的病例很容易误诊,临床医生需提高警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17年巫山县居民死因。方法监测辖区范围内所有的居民,报告对象为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进行死因分析。结果2015年—2017年我县共报告死亡病例11298,粗死亡率785.94/10万,标化死亡率499.10/10万(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标化),其中男性死亡人数6970例,粗死亡率942.2/10万,标化死亡率597.00/10万,女性死亡人数4328人,粗死亡率620.45/10万,标化死亡率391.47/10万。结论巫山县居民死因以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这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提示需加强死亡监测与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lncRNAPCAT19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的作用,通过shRNA敲低lncRNAPCAT19的表达,之后再观察lncRNAPCAT19对肺癌细胞的增值与侵袭作用。方法首先将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培养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转染lncRNAPCAT19shRNA,对照组转染control-shRNA,之后采用q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中肿瘤细胞的lncRNAPCAT19的表达量,并且,通过采用MTT和侵袭实验的方法来分别观察两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我们通过qRT-PCR检测发现,研究组A549肿瘤细胞中lncRNAPCAT19的表达量为0.421±0.030,而对照组中lncRNAPCAT19的表达量为1.116±0.078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36,P<0.01),说明通过shRNA可以减低lncRNAPCAT19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MTT结果显示,研究组A549细胞的OD值为0.542±0.029,而对照组A549细胞的OD值为0.719±0.065,两组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2,P<0.01),说明lncRNAPCAT19表达下调具有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值能力;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中的A549细胞穿过基质胶的数量为71.2±9.1,而对照组中的A549细胞穿过基质胶的数量为149.6±12.8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13,P<0.01),说明lncRNAPCAT19表达下调具有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敲低lncRNAPCAT19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隆阳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发现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PS方法抽取隆阳区18个乡镇27个监测点8个年龄段的健康人群,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2013—2015年共检测1208人,有免疫史与无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05);男女性别间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隆阳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偏低,未形成有效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建议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规范接种资料管理,加强对薄弱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督导,切实提高含麻疹组份疫苗接种率,加强日常RFIS的监测,避免麻疹疫情爆发。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2018年某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分析影响AEFI发生率的因素。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某市2015~2018年AEFI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8年某市年共监测报告AEFI226例,AEFI发生率平均41.94/100万;男、女AEFI发生率分为48.20/100万、35.05/100万;0~1岁年龄组比例最大(占45%),0~1岁年龄组6~9月龄比例最大(占36.27%);全年12月均有报告,夏季发生例数最多,占39.38%,其次是春、秋季,冬季最少;61.5%AEFI接种当天发生,发病率为25.79/100万。结论AEFI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无接种事故,无疫苗质量事故报告。某市报告覆盖率逐渐升高且趋于稳定,疫苗的安全性好。
简介:背景:研究发现,干扰长链非编码RNAH19的表达,可以降低胃癌细胞系MGC-803肿瘤球细胞的成瘤能力、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而H19在胃癌中是否能通过影响肿瘤干细胞关键标志物Sox2的表达进而调控胃癌干细胞尚不清楚。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H19在胃癌组织及胃癌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胃癌干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H19在38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胃癌干细胞CSC-G、人永生化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经脂质体分别转染H19siRNA(si-H19)和阴性对照siRNA(si-NC)48h后,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MTS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CSC-G细胞干性、增殖和转移能力,Westernblot检测CSC-G细胞中S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qRT-PCR结果显示H1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且在肿瘤T分期高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高表达(P均<0.05),同时H19在CSC-G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GES-1细胞(P<0.05);②转染H19siRNA后,CSC-G细胞软琼脂克隆球形成的数目显著减少,细胞增殖能力抑制、细胞侵袭能力减弱、Sox2蛋白表达减少(P均<0.05);③结果表明,H19在胃癌组织和胃癌干细胞中高表达,H19可能通过作用于干细胞相关蛋白Sox2促进胃癌干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015—2018年海南省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汇总海南省2015—2018年献血人群相关资料,从献血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四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男、女献血比例2.31;18~25岁献血人群比例最高占33.84%,年龄段越低献血比例越高;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人群占比76.37%,自由职业人群献血比例最高占41.17%,而约占全省总人口45%的农民献血比例仅为5.42%。结论海南省2015至2018年献血人群的分布情况趋于稳定无明显变化,以男性献血者为主,18~35岁献血人群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文化程度偏高的人群献血比例较高,农民献血比例低是造成我省血源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5年8月7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是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高空槽东移的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下产生的。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持续向连云港市输送水汽、动量以及热量,再加上冷空气以及切变线等辐合的抬升作用,推动了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持续而强盛的上升运动是推动暴雨形成的一个关键因子。带状回波的分布同925hPa切变线以及地面辐合线的位置基本保持对应。本次强降雨天气的触发机制属于边界层辐合线。假相当位温(θse)和探空指数均说明大气层结呈不稳定状态,非常有利于强降雨天气的发生。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8月7日连云港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高空槽不断向东移动,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场,而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不断向连云港市输送动量、热量和水汽条件,一旦出现冷空气、切边线等的辐合抬升运动,对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在暴雨天气出现的过程中,连云港市上空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且存在垂直速度中心,与强辐合中心保持一致,对于低层水汽向高层输送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700hPa、850hPa和900hPa处均存在假相当位温的高值中心,且850hPa和925hPa处的假相当位温较大,均在70℃以上,说明低层有能量积聚且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有利于暴雨天气的出现。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5年8月7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是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高空槽东移的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下产生的。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持续向连云港市输送水汽、动量以及热量,再加上冷空气以及切变线等辐合的抬升作用,推动了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持续而强盛的上升运动是推动暴雨形成的一个关键因子。带状回波的分布同925hPa切变线以及地面辐合线的位置基本保持对应。本次强降雨天气的触发机制属于边界层辐合线。假相当位温(θse)和探空指数均说明大气层结呈不稳定状态,非常有利于强降雨天气的发生。
简介:摘要 :疫苗是群体性社会性减灭某些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群众对疫苗接种工作的了解和重视 ,人体接种疫苗后的潜在负面反应引起了社会性的关注。目的:分析晋江市 AEFI的影响因素,分析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评价 AEFI相关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方法利用 EXCEL软件对 2015—2018年 AEFI 个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晋江市 2015—2018年共报告 AEFI 175例 ;两岁以下儿童 (占 57.71%)是发生最多的年龄组 , 引起 AEFI 的疫苗主要为第一类疫苗 (77.14%,135/175)尤其是百白破疫苗(无细胞) (60例 ) ,以接种第一剂次者居多,反应时间主要集中在当日 (75.43%)和次日 (17.14%),以一般反应为主 (占 72.57%),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为主。
简介:目的了解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IgG抗体水平,为完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203名1~19岁健康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1岁~组(n=240)、4岁~组(n=396)、7岁~组(n=364)和14~19岁组(n=20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VZV-IgG)浓度,VZV-IgG浓度≥100mIU/mL判定为阳性,表明调查对象具有抵抗水痘病毒感染的能力。结果VZV-IgG的抗体阳性率为71.49%(860/1203),抗体浓度为447±17mIU/mL。随着年龄增加,VZV-IgG抗体浓度呈上升趋势(P<0.05);城市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农村(P<0.05);不同剂次水痘疫苗免疫史人群VZV-IgG的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2剂次免疫史人群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病史人群VZV-IgG的抗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患过水痘人群的抗体浓度最高。结论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抗体水平存在城乡及年龄差异,需加强薄弱地区和14岁以下人群含水痘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