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用金属材料在骨科应用中的生物功能化。方法:本文利用计算机检索技术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检索词为3D打印技术、生物功能化以及骨科医用金属,并对最终纳入的61篇文献资料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医用金属材料是最早应用在骨科领域中的材料,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材料属性正在朝着生物功能化方向发展。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材料性能的同时,能够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的方式进行金属材料生物功能的有机耦合。结论:骨科医用金属材料的生物功能化能够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备良好的生物性能和骨诱导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也为骨科领域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承托区口腔黏膜微生物、义齿性口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90例于2019年1月至6月来我院完成义齿修复的患者开展临床研究,根据入院时间不同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选用的义齿基托材料为钴铬合金铸造的,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纯钛铸造的,对比两组患者佩戴前、佩戴1个月义齿基托与承托区可培养细菌组成比以及义齿型口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可培养细菌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义齿性口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9.25,P<0.05)。结论 与钴铬合金相比,纯钛制造的义齿基托在降低口腔黏膜微生物以及预防义齿性口炎上效果更显著,具有诸多良好性能,可减低口腔内部感染风险,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非稳态噪声和稳态噪声接触情况,为金属加工业噪声危害的治理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于2017年10至12月调查浙江省3家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737人的噪声接触状况。使用问卷收集工人一般人口学信息、职业史等,采用个体噪声仪记录噪声,计算噪声接触水平(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 h)和峰度。结果金属加工业噪声接触工人以年龄18~40岁(527人,71.51%)、男性(570人,77.34%)和初中学历(416人,56.45%)为主。工人接触噪声LAeq,8 h超过85 dB(A)572人(77.61%),接触非稳态噪声(峰度≥4)558人(75.71%),8年以下工龄634人(86.02%)。调查的30个工种中,噪声超标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冲压工、电焊工和其他工种,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操作工、倒角工、攻牙工、滚丝工;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打磨工,温州某汽车制动器制造厂的装配工、总装作业员和其他,以及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抛光工。结论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接触的噪声超标率高,且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也高,需采取隔声降噪工程控制、加强个体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防控噪声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存活规律,为制定预防病毒通过食品和加工材料传播的防控措施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将病毒培养物接种至常见进口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样本表面病毒核酸载量;使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实验测定病毒滴度,观察病毒存活时间。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病毒半衰期。结果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病毒核酸载量随时间下降,且温度越高病毒核酸载量下降越快。不同种类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病毒存活时间不同,室温条件下,猪肉和车厘子表面病毒存活24 h;其次为带鱼和鲜橙表面。加工材料表面病毒存活时间均较短,小于24 h。4 ℃条件下,病毒在猪肉表面至少存活1周,其次为车厘子和带鱼。-20 ℃条件下,病毒在猪肉和塑料包装表面的活性下降缓慢,8周后病毒滴度仍然较高,而在带鱼和纸板表面的活性下降明显。结论不同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的病毒核酸存续时间和存活规律不同,且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应根据食品、加工材料类型,以及生产环境条件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消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