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特异性霉菌性阴道炎、滴虫、阴道炎发病状况。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12例妇检人群,由专业医师取女性阴道分泌物,行涂片检查,在显微镜下对阴道清洁度等级进行详细观察。结果经对512例阴道分泌物进行详细检查后发现,338例(66.02%)Ⅰ、Ⅱ级正常清洁度,174例(33.98%)Ⅲ、Ⅳ级异常清洁度;9例(1.76%)滴虫,4例(0.78%)霉菌;各年龄组间Ⅲ、Ⅳ级异常清洁度及Ⅰ、Ⅱ级正常清洁度检出率与霉菌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36-45岁组滴虫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必须要强化女性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妇女阴道炎相关认识水平,降低妇女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在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的意义,保障女性身体健康。方法对妇科体检对象随机抽取838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阴道分泌物感染情况。结果838例中清洁度为I度和II度的病例为667例,占总病例数的79.59%;Ⅲ度和IV度的病例为171例,占总病例数的20.41%。阴道分泌物非特异性感染的患者为171例,阴道滴虫感染的患者为6例,占总病例数的0.72%;阴道真菌感染的患者为29例,占总病例数的3.46%;阴道单纯白细胞增多感染的患者为136例,占总病例数的16.23%。结论通过对女性体检结果的分析,了解女性阴道的健康状况,有利于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女性定期妇科体检是保障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产妇宫颈分泌物的培养鉴定结果与菌种药敏耐药性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期间我院的临产妇13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我院的临产妇139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临产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以及细菌的药敏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菌阳性率以及各类细菌药敏性质。结果对照组临产妇的细菌阳性率为65.9%,观察组临产妇细菌阳性率为48.9%,两组临产妇的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菌种的耐药性质有所差别。结论对临产妇应该加强抗感染措施,避免其分娩之后出现并发症。可以根据临产妇宫颈分泌物中菌种的不同,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感染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门诊育龄期妇女做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和检测,检查和检测育龄期妇女阴道病原菌感染状况,为优生保驾护航。方法对120例门诊育龄期妇女进行涂片并送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检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3例,占32%,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检出率为100%。120例患者分泌物涂片中线索细胞阳性者,白细胞低于10个的大于70%,大于11个的占23%。结论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试验探究32例创口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方法从我院选取的32例患者的创口取分泌物,对其中所含病原菌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测定。结果从32例创口分泌物中分离出32株病原菌,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00%,其中革兰氏阳性杆菌11株(34.375%),革兰氏阴性杆菌21株(65.625%),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为创口分泌物中的优势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就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高,对万古霉素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高,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低。结论创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对创口感染的控制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结膜囊分泌物细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行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的患者248例,对其结膜囊分泌物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其鉴定结果及细菌耐药性。结果248例患者的标本中,共分离出G+135株(54.4%),前三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G-113株(45.6%),前三位分别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G+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对加替沙星耐药率最低;G-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较高。结论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可分析细菌类型及分布,有助于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早起期行细菌培养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与年龄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针对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9654例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阴道炎疾病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其中≥60岁组发病率为80.30%,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真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高逐渐降低,其中≥60岁组发病率为3.54%,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以<30岁年龄段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阴道炎感染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妇女采取不同的预防以及诊治措施。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EBV)感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符合EBV感染IM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83例。按年龄分为小于1岁组、1~3岁组、3~7岁组和7~14岁组。比较4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83例患儿中男57例,女26例。发热、颈淋巴大和扁桃体炎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阳性率分别是83.33%、41.18%和80.00%。肝大、脾大的发生率分别为18.63%和21.57%。4组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肺炎、肝损害、心肌损害、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3~7岁组发生肝损害的概率高于其他几组。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EBV感染IM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存在差异。学龄前儿童肝脾大的发生率较高,WBC计数较高;3~7岁儿童肝酶升高的程度更重,肝损害的发生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定量检测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14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和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40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抽取两组受试者5ml静脉血液用EDTA抗凝处理后送检,对样本进行荧光PCR定量检测。结果140例实验组患者中EBV阳性率为13.57%,CMV阳性率为16.43%,二者均为阳性占6.43%;实验组和对照组CMV阳性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MV定量和EB定量检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时间较短,准确率较高,临床实践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认真分析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总结各种类型阴道炎的不同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涂片镜检和BV检测,镜下观察滴虫、真菌、BV。结果78例阴道炎患者中正常12例,占15.38%,真菌阴道炎10例,占12.82%,滴虫性阴道炎19例,占24.36%,BV29例,占37.18%,其他阴道炎8例,占10.26%。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比例均高于真菌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通过阴道清洁度检查发现,Ⅰ~Ⅱ度清洁29例,占31.18%,Ⅲ度清洁16例,20.51%,Ⅳ度清洁33例,占42.31%。结论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可以有效地诊断阴道炎,在确定阴道炎类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感染性咽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接收的咽炎伴消化道症状35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血清ELISA法对其检测,将162例EBV-VCA-IgM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为阴性患儿作为对照组,经超声检查后,对比其肠系膜淋巴结最大数量、大小与血流情况。结果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炎11例,观察组为43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EB病毒感染性咽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血清ELISA法检测EBV-VCA-IgM或给予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简介:目的为评价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拟雌激素活性及其对雌性小鼠乳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人类生殖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采用雌性性成熟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3个实验组和1个溶剂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氧化乐果染毒剂量分别为400、40、4mg/kg体质量,每天腹腔注射1次,左右下腹交替进针,注射体积为0.1mL/(20g·d),溶剂对照组给予等量,连续染毒14d。分析天平称重,比较染毒前后小鼠的体重变化,并取左侧乳腺固定,切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通过对定时有计划的给药的小白鼠的实验,得出内分泌干扰物对小白鼠乳腺组织影响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来说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和动物的危害程度。结论氧化乐果具有拟雌激素活性,影响小鼠乳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对乳腺组织有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