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成人眼球内葡萄膜黑色素瘤与非黑色素瘤性肿块的MRI征象,寻找最佳联合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5年3月至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的254例成人眼球内肿块患者的MRI资料,包括128例葡萄膜黑色素瘤和126例非黑色素瘤性肿块。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肿块的MRI征象,包括部位、形态、边缘、T1WI和T2WI信号(分别与脑灰质和玻璃体相比)特征及均匀度、高度、基底径、基底径与高度比值、强化程度、强化方式、有无伴发视网膜脱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MRI征象,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黑色素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联合参数,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黑色素瘤与非黑色素瘤间肿块部位、形态、边缘、T1WI和T2WI信号(分别与脑灰质和玻璃体相比)、信号均匀度、强化程度、伴发视网膜脱离,肿瘤高度、基底径与高度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的T1WI和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高度、形态、部位、强化程度及伴发视网膜脱离是诊断黑色素瘤的有效指标,其中肿块的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优势比(12.237)最大,准确率为86.2%。与脑灰质相比T2WI呈低信号和T1WI呈高信号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与玻璃体相比(Delong检验,P<0.001)。肿块的高度、强化程度、T1WI和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联合诊断黑色素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6%、92.1%和96.1%,高于任何单一指标(P<0.001)。结论综合分析肿块的T1WI和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比)、高度、形态、部位、强化程度和伴发视网膜脱离情况可提高鉴别诊断葡萄膜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性肿块的准确率,以脑灰质为参照物评估肿块的T1WI和T2WI信号优于玻璃体。

  • 标签: 黑色素瘤 眼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倡导下,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于2020年4月对黑色素瘤指南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在2019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精准医学基本原则,以及资源可及性的考虑,结合了我国黑色素瘤患者的实际特点,对新药物和新研究结果进行了更新,并且引入了更多中国文献证据。新版指南从诊断、手术、辅助治疗、晚期治疗、黏膜来源黑色素瘤治疗对黑色素瘤的规范化诊治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黑色素瘤/诊断 黑色素瘤/外科学 黑色素瘤/辅助治疗 指南解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head and neck mucosal melanoma,HNMM)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和口腔。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且肿瘤容易复发及转移,HNMM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手术及辅助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给HNMM的治疗带来令人欣喜的前景。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所致的恶性肿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倾向于早期转移,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黑色素瘤发生侵袭转移涉及复杂的分子机制,这些分子水平的异常改变影响着肿瘤细胞的生长调控、代谢、运动性和逃逸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回顾了黑色素瘤发生侵袭转移时在基因水平、表观遗传和一些生物大分子方面的主要机制,包括一些常见通路(MAPK/ERK, Wnt/β-catenin, PI3K/AKT, JAK-STAT)及伴随基因、大分子的异常改变等。尽管其潜在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但作为侵袭转移发生所依赖的重要途径及分子靶点,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为阻断或抑制侵袭转移发生的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侵袭 转移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SNM)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SNM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结果42例SNM患者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3.1岁。19例患者行手术+放疗治疗,14例患者行手术+放疗+靶向治疗,9例行手术+放疗+化疗治疗。随访时间5~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7.1%(3/42)。结论SNM发病率低,侵袭性强,早期诊断及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SNM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先进的辅助和新辅助靶向化疗可能是未来治疗SNM的主要方法。

  • 标签: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 诊断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本科2019年4月1日收治的1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的诊疗经过,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提供经验。

  • 标签: 食管恶性黑色素瘤 胃转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直肠肛管黑色素瘤(ARMM)是一类起源于直肠肛管区域黏膜上皮的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漏诊率高。根治性手术是ARMM治疗的核心手段,尽管随着对疾病了解的深入,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手段得以应用于ARMM,但缺少精准的临床分级分期标准指导,ARMM的整体预后依旧较差。

  • 标签: 黑色素瘤 直肠 肛管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胰腺转移性肿瘤较少见,黑色素瘤转移至胰腺尤为罕见。组织病理学检查为其金标准,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现结合文献,报道入院收治的1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诊断为黑色素瘤胰腺转移的患者情况。

  • 标签: 黑色素瘤 活组织检查,细针 院内诊疗 胰腺转移
  • 简介:摘要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临床罕见,本文介绍1例以消化道不适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患者,该患者既往有黑色素瘤病史,结合病理、内镜、临床等检查,最终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

  • 标签: 胃肠内窥镜 胃肿瘤 黑色素瘤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黑色素瘤(简称黑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黑素细胞的高度侵袭性和致命性的皮肤恶性肿瘤,具有转移早、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黑素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特别是DNA甲基化方面被认为是黑素瘤发展和演变的普遍内在特征。该文对黑素瘤中异常DNA甲基化基因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地回顾,并对DNA甲基化基因的生物标记作用进行总结,提示黑素瘤患者异常DNA甲基化基因的检测,有望作为黑素瘤患者的早期筛查指标和诊断标志。

  • 标签: 黑色素瘤 DNA甲基化 基因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较罕见,其侵袭性高、预后差。本院收治1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伴胃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 胃转移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中脑黑质及其他含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NM)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因此NM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通过NM磁敏感序列成像可检测到神经元中NM的含量,进而应用于NM与帕金森病神经病理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重点探讨NM的生理意义、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作为协助帕金森病诊断与疾病监测的生物标志物的前景。

  • 标签: 神经黑色素 帕金森病 黑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索黑色素瘤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9—2019年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收治的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脑转移的局部治疗包括手术、立体定向放疗和全脑放疗。全身治疗手段则分为化疗、靶向治疗(BRAF抑制剂)及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共计271例患者被纳入本项分析中,其中男占55.4%,全组患者中位年龄52岁(范围16~82岁)。有50.2%患者发现脑转移时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正常,25.5%的患者颅外转移器官数≥3, 24.7%的患者并发肝转移。诊断时有50.2%的患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随访至2020年4月,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9.1个月(95%CI为7.7~10.5个月),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8.0%(95%CI为36.0%~44.0%)、11.0%(95%CI为9.0%~15.0%)。与脑转移生存期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脑转移、乳酸脱氢酶大于正常上限以及并发肝转移(均P<0.05)。结论黑色素瘤脑转移预后差,发现脑转移后中位总生存期短。有症状的脑转移、乳酸脱氢酶大于正常上限以及并发肝转移是黑色素瘤脑转移总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

  • 标签: 脑转移,黑色素瘤/化学疗法 脑转移,黑色素瘤/靶向疗法 脑转移,黑色素瘤/免疫疗法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黑色素细胞培植术对各类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150例各类型白癜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奇偶数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为75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研究组以黑色素细胞培植术为主,评比项为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起效、显效时间、白斑消失时间短,以上4项差异为P<0.05。结论:黑色素细胞培植术应用于各类型白癜风治疗中,整体效果良好,可快速消除白斑,控制病情发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白癜风 各类型 黑色素细胞培植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阴黑色素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981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外阴黑色素瘤患者,共59例。回顾性分析外阴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15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6.0个月(2~198个月)。结果(1)临床特点:59例外阴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18~83岁);按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的分期标准,Ⅰ期18例、Ⅱ期7例、Ⅲ期26例、Ⅳ期8例;38例患者的病变为单发,21例为多发;肿瘤最大直径的范围为0.3~17.0 cm;其中17例患者的病灶表面有溃疡。(2)治疗方式:59例外阴黑色素瘤患者中,5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外阴根治性手术、20例因病变局限于单侧外阴行外阴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3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化疗联合干扰素治疗、1例干扰素治疗、1例放疗。淋巴结处理:5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37例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其中24例(65%,24/37)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9例术前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查体均未发现腹股沟肿大淋巴结,其中3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1例(1/3)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余16例未行腹股沟淋巴结手术。术后辅助治疗:5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31例术后辅助化疗,1例辅助放疗,4例干扰素治疗,17例予包含化疗的联合治疗,3例术后未行辅助治疗。(3)生存情况:随访期内,59例外阴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0个月(2.0~198.0个月),3年生存率为42.5%,5年生存率为23.8%。Ⅰ、Ⅱ、Ⅲ、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2.0、45.0、24.0、23.0个月,Ⅰ、Ⅱ期分别与Ⅲ、Ⅳ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外阴根治性手术、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0、29.0个月)均明显长于未手术患者(9.0个月,P<0.01);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未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0、32.0、30.0个月,3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49.0个月)明显长于术后辅助放疗、干扰素、包含化疗的联合治疗患者(分别为9.0、14.0、26.0个月,P<0.01)。(4)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分期、外阴手术与否、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是影响外阴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仅分期是影响外阴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外阴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差,分期是其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能获得相对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外阴肿瘤 黑色素瘤 外科手术 放化疗,辅助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