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醉护士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1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74例,给予常规麻醉管理,研究组有74例,予以麻醉护士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管理,比较两组麻醉准备时间。同时同期选择我院24名麻醉医师,根据不同麻醉管理办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对两组麻醉管理手段实施后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分析数据,研究组静脉全身麻醉准备时间以及神经阻滞麻醉准备时间、椎管内麻醉准备时间均较短,与参照组麻醉准备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医师的管理满意度为(91.67%),与参照组麻醉医师的管理满意度(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护士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力度,有利于麻醉质量提升,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导我院合理使用麻醉药品,保障我院麻醉药品科学管理,使用合理,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统计我院2017年12月份麻醉药品门诊处方527张,参考麻醉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处方一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正常使用的麻醉药品8种品规,共527张处方,其中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使用率为45.35%,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使用率为24.29%,盐酸吗啡片(10mg)使用率18.41%,其余使用量均小于10%,处方书写合格率为98.29%。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处方基本合格,但仍有书写不规范现象,医院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减少麻醉药品处方不规范现象,合理规范使用麻醉药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他汀类降脂药品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的100例服用他汀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药物和类型。结果在100例不良反应报告当中,存在男性52例,(52%),女性48例(48%),年龄在50-8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患者80例(80%)。有32例(32%)患者为原有疾病,其中有2例为心肌梗死,2例高血压,3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3例为脂肪肝,7例为肝硬化。国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进口药物,肝胆系统的不良反应占据22%,胃肠道占比例42%。结论临床上要对他汀类降脂药品进行严格使用,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需对这一内容提高重视力度。
简介:目的:了解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JCI)标准下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2015—2017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相关数据,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日剂量分析法,对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7年,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50775.0、879511.0和1236108.0元,2016、2017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7.15%和40.54%;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DDDs分别为32795、31410和36339,在JCI认证后,2017年比2016年增长了15.69%。3年来,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3年来,口服+外用制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累计构成比分别为63.24%(1812832.3/2866394.0元)和68.24%(68606/100544)。结论:在JCI标准下,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更趋合理,但仍需严格管控,使之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地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统计我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品种、用量以及联合使用等情况。结果(1)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共涉及9个品种,均为口服剂型,其中,278人使用佐匹克隆,149人使用右佐匹克隆,137人使用氯硝西泮,135人使用阿普唑仑,69人使用奥沙西泮,64人使用劳拉西泮,23人使用艾司唑仑,19人使用唑吡坦,8人使用苯巴比妥。(2)分析二类精神药品联合使用情况发现,84.53%单用1种,14.28%联合使用2种,1.19%联合使用3种。结论总体分析,本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在二类精神药品中,新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占主导地位,使用相对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