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药物的群体药动学参数估算。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十年来大量运用该法研究的论文进行归纳整理,介绍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简介:目的从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的角度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脑电变化的特征。方法选取MCI患者19例,其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1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患者9例。MCI患者经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体衰退量表(GD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Hachinski缺血指数(HI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脑电信号后行非线性分析并与10位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HE)行组间比较;同时,VCIND亚组与aMCI亚组行MCI组内比较。结果MCI组与HE组比较,脑电非线性参数关联维数(D2)、点关联维数(PD2)、复杂度(Cx)平均值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CI亚组与VCIND亚组比较,脑电非线性参数Cx平均值增高,李亚普诺夫指数(LE)平均值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电非线性分析能够较早客观判断脑功能的改变,对MCI的诊断及亚型的判定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简介:目的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建立一种客观评价意识障碍程度的方法,探讨意识障碍患者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30例伴有意识障碍的卒中患者为意识障碍组,均经临床检查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和常规脑电图进行评估。取30例意识状态正常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依次采集所有患者安静闭眼、听觉刺激(言语和音乐)和痛觉刺激(患侧和健侧)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并计算其复杂度(Cx)、近似熵(ApEn)和互近似熵(cross-ApEn)非线性指数。结果①意识障碍组和意识正常组在安静闭眼状态下的非线性指数分别为0.25±0.04,0.35±0.08;ApEn为0.54±0.08,0.72±0.12;cross-ApEn为0.69±0.10,0.90±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在听觉刺激和痛觉刺激的状态下,意识障碍组患者的各项脑电非线性指数与安静闭眼时比较,几乎无变化(Cx:听觉刺激为0.25±0.04,0.26±0.06,痛觉刺激为0.25±0.05,0.26±0.05,P=0.529;ApEn:听觉刺激为0.52±0.10,0.53±0.12,痛觉刺激为0.50±0.11,0.55±0.12,P=0.909;cross—ApEn:听觉刺激为0.69±0.13,0.67±0.16,痛觉刺激为0.66±0.11,0.71±0.12.P=0.605)。意识正常组患者的ApEn和cross—ApEn非线性指数显著增高,但复杂度变化不显著(Cx:听觉刺激为0.37±0.07,0.39±0.08,痛觉刺激为0.37±0.08,0.39±0.07,P=0.205;ApEn:听觉刺激为0.76±0.11,0.79±0.10,痛觉刺激为0.74±0.13,0.81±0.10,P=0.017;cross.ApEn:听觉刺激为0.93±0.10,0.97±0.09,痛觉刺激为0.94±0.13,1.00±0.11,P=0.006)。结论脑电非线性分析能够实时监测和定量检测大脑皮质受抑制的程度。意识障碍患者脑电非线性指数明显低于意识正常者。结合听觉刺激和痛觉�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新的数学模型预测肺部肿瘤在500ms后移动的位置以补偿使用动态肿瘤跟踪放射法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由于多叶准直器(MLC)控制系统的延迟所造成的误差。方法使用具有外源性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网络(NARX)建立数学模型,使用实时循环学习算法对其进行训练,在模型训练后可以对肿瘤的位移进行预测。结果①建立的新的数学模型能够计算出肿瘤未来500ms后移动位置的估计值,并与500ms后肿瘤真实的位置相近,证明建模的成功。②预测的七名癌症患者的未来的肿瘤移动位置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和门控占空比相比于先前的研究者建立的数学模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结论使用新模型的预测结果相较于以前的模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停留在理论模型阶段,需要继续进行改善。
简介:摘要针对传统威布尔参数估计方法对于初值要求较高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算法。首先介绍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函数形式;然后阐述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最后采用某机构液压锁寿命数据作为算例验证本文方法,算例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威布尔分布参数估计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得C4-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9.1软件进行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形成三维图像,利用Freeform软件进行模型修改和表面划分,以IGES格式转入有限元软件Ansys9.0完成有限元模型建模。下颈椎韧带以非线性的弹性元素建模,韧带的起止点及横截面积根据文献确定,关节突关节定义为有摩擦系数、表面滑动接触关系。在C4施加40N的预载荷,在1.8N·m的力矩作用下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运动,将实验结果与Moroney等实验结果对比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整个模型共有145570个节点,96645个单元,模型在各种工况下的平均刚度与Moroney等的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利用Mimics和Freeform建立的下颈椎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可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肃北、肃南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气象因素对鼠疫流行的影响。方法收集1973 - 2016年肃北、肃南2个县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来源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当年及领先1、2、3年(相对于当年作为参照的前1、2、3个年份)的气象因素(年均降雨量、气温、相对湿度)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采用R2.3.2软件,以年鼠疫检菌阳性率为因变量,气象因素为自变量建立时间序列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采用非线性效应关系定量研究气象因素对鼠疫的影响。结果2006 - 2016年与1974 - 1983年相比,年均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的平均值肃北县分别上升了0.99 ℃、3.55%RH、12.16 mm;肃南县分别上升了1.00 ℃、2.01%RH、14.60 mm。1973 - 2016年共发生11起人间鼠疫,发病12例,死亡7例。肃北县鼠疫疫源地内领先3年年均降雨量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 mm,动物鼠疫发生增加0.40%;领先2年年均相对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RH,动物鼠疫发生增加11.66%。肃南县鼠疫疫源地内领先1年年均降雨量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 mm,动物鼠疫发生增加1.32%;领先3年年均相对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RH,动物鼠疫发生增加11.96%。另外,肃北、肃南县领先2年年均气温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 ℃,动物鼠疫发生分别增加73.17%、70.18%。结论甘肃省肃北、肃南县鼠疫的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一定范围内的年均气温上升对鼠疫的流行不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存在滞后效应。另外,同一疫源地内不同类型气候对动物鼠疫流行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和肥胖关系的剂量效应,为该菌用于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8年广东肠道微生物组计划中6 986名包含体重指数、腰围及常见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的志愿者。根据细菌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测序信息,计算AKK属及其操作分类单元(OTUs)丰度;根据2002年中国肥胖工作组标准,诊断中心性或全身性肥胖。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计算AKK菌每升高一个单位,患肥胖风险的OR(95%CI)值;通过比较AKK菌第1~20分位数OR值的变化估计AKK对肥胖的剂量效应。结果共注释到3种AKK菌(AKKOTU1、AKKOTU2、AKKOTU3):AKKOTU1及AKKOTU2分布于90%以上人群;AKKOTU3分布于21.7%的人群中;3种OTUs均呈"双峰"分布,但和常见混杂因素的相关性具有差异。AKKOTU1、AKKOTU2及AKK属为肥胖的保护因素,对中心性肥胖的OR(95%CI)分别为0.95(0.93~0.98)、0.97(0.94~0.99)、0.93(0.91~0.96),对全身性肥胖的OR(95%CI)分别为0.88(0.80~0.97)、0.98(0.93~1.02)、0.81(0.74~0.89);该保护效应在调整常见混杂因素后仍然显著。通过剂量分析可知,AKK菌对中心性肥胖和全身性肥胖的保护效应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加,达到显著保护作用的最小剂量分别为1.83%和4.98%。结论AKK菌是肥胖的保护因素,但肥胖干预需要考虑AKK菌剂量效应及不同菌种/株水平的差异。